收集一个关于汉字起源的对联

要横批Yo~~~~

古诗: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刘禹锡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温庭筠 《杨柳枝》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子夜秋歌》
仰头看桐树,
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
梧子解千年。
笑话:
谐音特点的笑话:第一次

几次网上谈话之后,小安认定A女孩就是自己颇为心仪的那种纯情女孩。A女孩把电话号码主动给了小安,更让小安感动的是A女孩说她是第一次把电话号码给一个男孩。因为是第一次,小安怀着激动的心情拨通了电话,互通姓名,一个短暂的沉默之后,小安刚想把自己煞费心机准备的一席既浪漫又富有哲理的话满怀深情的说出来,却听到那边的A女孩娇滴滴的说:“你这是第三次给我打电话了吧!”
歇后语:
拿根面条去上吊--死不了人
拿了秤杆忘秤砣--不知轻重
拿五马倒六羊--赂了个头朝下
拿针眼当烟筒--小鸟
拿住荷杆摸到藉--抓根本
拿着棒槌缝衣服--啥也当真(针)
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帽子
拿着车票进戏馆子--对不上号
拿着豆腐去垫台脚---不顶事
拿着钝刀抹脖子--杀不死也痛
拿着凤凰当鸡卖--贵贱不分
拿着耗子当成牛--吹的
拿着虎皮当衣裳--吓唬人
拿着鸡蛋走滑路--小心翼翼
拿着缰绳当汗毛揪---说得轻巧
拿着酒壶打架---喝(豁)着干
拿着镢头刨黄连---挖苦
拿着碾盆打月亮--不知轻重
拿着算盘窜门--找仗(帐)打
拿着铁锹当锅使--穷极了
拿着鞋子当帽子--上下不分
拿着野鸡做供品--家财难言
拿着钥匙满街跑---当家不主事
纳鞋底戳了手--真(针)气人
奶妈抱孩子---人家的
奶奶的鞋子---老样子

对联:
上联:和尚过河,手掣荷花何处插?
下联: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
新联:委员入闱,脸上威风为甚猥!(无情)

上联:何所长,何所长,何所长因何当所长。

上联:先生磨墨,墨溅先生两脉墨。
下联:枚香烧煤,煤爆枚香双眉煤。
下联:牧童伐木,木伤牧童二目木。

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新联:院后廊中,院里郎中,郎中行廊中,廊中幽郎中悠。(无情)

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下联: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下联: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上联:宝塔六七层,中容大鹤。
下联: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新联:家谱四五笔,上书老子。(无情)

上联:佛印水边寻蚌吃。
下联:东坡河上带家来。
注:此联为一日东坡带家眷出去游玩,遇到佛印在水边挖蚌吃,于是出此上联。谐音:佛印水边寻‘棒’吃。佛印一听,以东坡带家眷而来
而对,谐音:东坡河上带‘枷’来。

上联:近世进士尽是近视,京师禁试进士,进士襟湿,巾拭。

上联:思南女子铜仁去。
下联:上蔡厨师会理来。
注:此联为【清】吴进三所对。其友出此上联指一位思南地方的女子到铜仁那里去,谐音:思男女子同人去;进三指着上菜的厨师而对,原
来此厨师祖籍上蔡,后住会理,经常在两地来往,谐音:上菜厨师烩鲤来。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
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注:此联谐音夏大禹;墨子【春秋】诸子(麦、墨古同音);管仲:【春秋】人物;汉高帝:【汉】高祖刘邦;田何:【汉初】《易》学大
师;比干:【商】纣的大臣。

上联:玛瑙原非马脑。
下联:琅玕不是狼肝。

上联:禾花何如荷花美。
下联:莓子每比梅子酸。

上联:溪西犀喜戏。
下联:囿右鼬悠游。

上联:鸡饥争豆斗。
下联:鼠暑上梁凉

上联:泥肥禾尚瘦。
下联:晷短夜差长。
注:此联谐音‘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长’。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注: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联:娃挖蛙出瓦。
下联:妈骂马吃麻。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下联:游西山拿衣衫衣衫落西山惜善衣衫
下联: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新联:过九畹擎酒碗酒碗失九畹久惋酒碗(无情)
新联:过桐岩射彤雁彤雁毙桐岩痛焉彤雁(无情)
新联:进北京献白金白金藏北京百斤白金(本原)
注:九畹:三峡的九畹溪。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
下联:行行行行行行行
注:上联一、三、五、六字读chang。二、四、七字读zhang
下联一、三、五、六字读hang。二、四、七字读xing

上联: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媳妇提锡壶,锡壶漏,媳妇怒。
下联;和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

上联:饥鸡盗稻童筒打。
下联;暑鼠凉梁客咳惊。

上联: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下联;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上联:贾岛醉来非假倒。
下联; 刘伶饮酒不留零。

上联: 雨打沙滩,沉一渚,阵一渚。
下联; 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上联: 指挥烧纸,纸灰飞上指挥头。
下联; 修撰进馐,馐馔饱充修撰腹。

上联: 牧童伐木,木打牧童双目木。
下联; 梅香烧煤,煤抹梅香两眉煤。

上联: 移椅倚桐同赏月。
下联; 点灯登阁各攻书。
够多了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9
汉字的由来

仓颉造字
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相传 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 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传说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现在陕西省雒南县),临于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见一支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幺?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仓颉造字成功,发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但鬼为什幺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
有一次,仓颉就是从这些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仓颉。这便是人间谷雨节的由来。
从白水县城出发,沿渭(南)清(涧)公路下洛河,然后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车在高原的沟岔间跑了一个小时左右,才来到了仓颉庙所在的史官村。这座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仓颉庙已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颉陵在吴村西侧,与仓颉庙西东相望,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存。陵前翁仲,石狮俱存,并建有石坊,上书“仓颉”二字。仓颉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刻记载,“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如今看到的仓颉庙是明清时的建筑,占地约两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对,雕刻精美雅致;山门、二门皆为硬山式建筑,拜殿、正殿和寝阁大方美观。还有明代名人篆额题联和仓颉夫妇的石雕。庙内碑刻林立,松柏苍翠,杨柳依依,楼台亭阁鳞次栉比,整个建筑雄伟壮观
告别「结绳记事」的年代
中国古书上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等记载,这是早期记事常用的方法,可惜这些物质无法长久保存下来,所以当时的记事情况已无法知晓了。但安阳小屯发现了十五万片甲骨卜辞,在龟甲与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当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总字数达到3500个上下。从甲骨文字结构来说,除了象形以外,形声、会意、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应用。可见在三千余年前的商代文字已达到了相当完备程度,那幺在它以前一定有个更长的发展过程。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龟甲上刻划符号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发现了在陶器上刻划的符号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因而有人认为它们就是早期文字。至于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发现的朱书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国的汉字至少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文字的出现既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结果,所以仓颉很可能是总结整理文字,为汉字的形成作出了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gh

第2个回答  2009-11-16
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用。

现存最早的汉字甲骨文产生在殷商时代,距今大约有三千四百年的历史。它已是一种有着比较严密体系的文字。小屯的殷墟文化,仅从它相当发达的冶炼技术和铜器、陶器、玉器上的艺术纹饰看,便可以确定它已是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完全可以推测,甲骨文产生的时代,恐怕不会处在中华民族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路口。

汉字在进入甲骨文之前,必定还有一段相当长的历程。但是,沿着甲骨文再向前追溯,我们所能看到的有关汉字起源的文献记载,最早来自周秦的典籍,而且大都是传说,有的还带有神话色彩。虽然神话与传说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根源,是某些历史现实的折射反映。但这些传说并非汉字起源历史面貌的详尽写实,它们只能推断汉字起源前后的状况和汉字起源的大体时间。可以证实汉字历史面貌的文物与文献还不够系统和充分,因此,对汉字的起源,只能以不连贯的历史证据和依照发展逻辑的推测为基础,建立科学的假说。

汉字起源的说法繁多,历代学者各抒己见,这包括

1,汉字源于结绳.认为文字是在上古时期结绳治事的启示下创制而成的。
2,汉字始于八卦.认为文字产生于易卦的卦象,如干卦为天,坤卦为地,坎卦为水,离卦为火等。
3,仓颉视龟作书.认为仓颉受到灵龟的启示创制了文字。
4,汉字、图画同源.认为书画异名而同体,在文字产生的初期,书亦画,画亦书。
5,汉字源于图画.认为二者并不同源,图画在先,文字在后,文字是在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
6,汉字源于先民的社会实践。认为文字的产生直接导源于原始的记事方法 。
7,中国文字西来说.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5
进士贵 进士不贵 贵在父子孙孙登进士

百龄难 百龄非难 难于夫妻双双过百龄

明朝永乐皇帝时,城门林浦林姓家族七科连续高中八名进士,同时三代出了五位尚书,在建祠堂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进士难 进士不难 难是七科八进士

尚书贵 尚书非贵 贵在三代五尚书(这副对联现在还在林浦祠堂中)

这个消息传到闽侯南屿水里林,这里也有一位大官,很不服气,就说“有我富没我贵,有我贵没我夫妻双双108岁”,这是传说,但南屿水西林祠堂也有一副对联(对联现也还在祠堂中)

进士贵 进士不贵 贵在父子孙孙登进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11-19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缺衣少食没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