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请儿科、内科医生进...,急!

男孩9岁,近两月来有三次在课间感到头晕、有呕吐感。平时体质还好活动量也大
今日有上述感回家后有呕出
因时间关系想在这里多了解些明天去医院检查。

请专业人士解答,最好能说出去医院检查时该查什么和应注意什么。

多谢各位,解答详细再加分!
请问颅压高是什么呀
能说详细些吗

请你看清楚我的提问好吗?也希望你(px05319 )理解!
是男孩9岁

首先你要知道引起小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孩子患病时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呕吐不仅使孩子非常痛苦还会影响孩子进食,家长也会为此十分紧张,因此家长应该学会初步判断引起呕吐的原因。在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有:
1、 喂养或进食不当:新生儿期喂奶过多,奶的配方不当,吃奶时吞入大量空气;婴儿及幼儿一次进食量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
2、消化功能异常: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及败血症等疾病时,在高烧、恶心、食欲减退的同时,常伴有呕吐。
3、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胃炎、肠炎、痢疾、阑尾炎等疾病,由于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此时多会伴有恶心、腹痛及腹泻等其它消化系统症状。
4、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头颅内的出血或肿瘤以及颅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能引起呕吐,以呕吐前无恶心并呈喷射性为特点,但往往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的其它症状,如头痛、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风、昏迷等。
5、精神因素: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或焦虑引发呕吐,再发性呕吐这种病有时也与精神因素有关。
6、中毒:包括各种中毒,如食物中毒、有毒动物、植物中毒及药物、农药中毒等,几乎都有呕吐症状,但不同的毒物中毒又有其各自的临床特点,可供鉴别。
7、其他:内耳的前庭功能失调或美尼尔氏病(内耳膜迷路积水)呕吐比较剧烈,但多伴有眩晕、视物旋转;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胃扭转、肥大性幽门梗阻等,此外,肠蛔虫症病儿发生肠梗阻或胆道蛔虫时呕吐也比较严重。
家长了解了上述各种引起呕吐的原因,即可结合自己孩子的表现进行分析,心中有了数,也就可以遇“吐”不慌了。

呕吐患儿如何护理?
呕吐可见于很多疾病,如脑子有病、胃肠道有病、上呼吸道感染、吃的东西不合适等。孩子呕吐时,家长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要让孩子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
②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去除臭味。婴儿可通过勤喂水,清洁口腔。
③勤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水温应冬季偏热,夏季偏凉,温水易引起吐。
④注意饮食,不要吃得太多,尽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腻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吐后应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条),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⑤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呕吐与饮食及咳嗽的关系,呕吐次数,吐出的胃内容等。
⑥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经常变动体位,否则容易再次引起呕吐。
小儿的呕吐常见于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当小儿出现呕吐时,首先要暂时禁食,让消化道有一个休息的时间,可先给些淡糖盐水或淡茶水,过几个小时或1~2天也就好了。
如果乳儿偶于吃奶后有吐,可能是吞咽了空气,下次喂食时应将奶头塞没,不让吞咽空气,吮完后可抱起小孩轻拍背部,让空气排出后取右侧卧位,并略抬高上半身。如经常在吮奶后呕吐,但一般情况正常,可能有幽门痉挛,应在医生指导下,让小儿吃些解痉药;一般营养情况受到影响时,要防幽门肥大,应请医生检查。
如果反复剧烈呕吐,吐出黄水,一般护理仍不见好转,要防肠梗阻。如果同时伴有其他发热等情况,应该把详细情况向医生介绍。如发现呕吐物异常时,应将呕吐物一并带给医生,以便参考分析呕吐原因,及时正确处理。

儿童出现周期性呕吐怎么办?
周期性呕吐多发生于3~10岁的儿童,诱发原因往往有饮食不规律,食后过度活动或精神刺激等。如果周期性呕吐不出现严重合并症,一般没有什么危险,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呕吐会逐渐趋于痊愈。
当孩子呕吐时,应少量饮些果汁、糖盐水,并禁食4~5小时。平时父母应教育孩子饮食有规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在饭桌上不要训斥孩子,这对减少孩子周期性呕吐是有益的。
宝宝吃饭不乖,怎么办?许多父母常会发现,一顿饭下来孩子没吃几口、吃饭时不专心,尽管爸妈们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威胁利诱,宝宝还是一口饭也不肯吞进嘴里,看在父母的眼中除了生气之外,更多了一些怜惜。
家中的宝宝不肯在吃饭的时间里乖乖地吃饭,与父母本身的态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肚子饿了,便想吃饭”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饿了,就不会有不肯吃饭的问题,因此,宝宝“拒绝吃饭”的理由多数来自想与父母做“权利之争”。由于父母对孩子不肯吃饭的行为不了解及不放心,聪明的孩子们便会抓住父母的弱点,以不吃饭的行为做为与父母交换条件的筹码,欧姿秀老师表示,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应该具有: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为能力,如此才能正确的因应孩子不肯乖乖吃饭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13
你好!首先祝你孩子早日恢复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头晕”的问题。
头晕是十分普遍的症状,除耳髓不平衡外,它的成因众多,如药物影响、心律失常等。
遇有头晕,除了尽量争取休息,饮食方面要少食多餐及避免油腻的食物,皆有助于舒缓不适。
头晕可单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头晕伴有平衡觉障碍或空间觉定向障碍时,患者感到外周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称为头晕。
1)引发原因
正常人不会出现头晕,头晕,很多人认为是小毛病,饿时会头晕,蹲久了站起来会头晕。偶然头晕,应无大碍。
感冒时,可能会附带有头晕的症状,贫血者亦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原因不明的头晕往往是因为压力太大或睡眠长期不足,一时虚弱所致。
其他不可不防的头晕病因包括:
1. 脑肿瘤:压迫脑神经,造成各种不明症状。
2. 心源性:常见于心率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3. 肺源性: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4. 眼源性: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眼底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5. 血压性:高血压或者低血压均可引起头晕。
6. 其他类:颈椎病、贫血、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
3)诊断检查
对头晕的病人,应详细了解病史和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应做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并适当选做脑脊液检查、头颅或颈椎 X射性摄影、心电图、脑电图及颅脑CT扫描等以查出病因。
4)治疗方法
1. 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少喝水。
2. 镇静剂:发作期用安定,可抑制眩晕和呕吐。
3. 血管扩张药物。
4. 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E等口服。
5. 利尿剂。
6. 中医治疗。
……
7)中药成药
鉴于抗眩晕西药起效快、但毒、副作用大,易影响内分泌、心脏、及肝肾功能的特性,有关专家建议在治疗眩晕时,采取先以西药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同时加上眩晕宁等中成药巩固疗效的作法。
对于合用西药或是眩晕轻症,只须服用口服,每次2--3片,每日3--4次。即可起到控制效果,眩晕重症患者,按每日量加倍服用,亦能实现较好收效,加之眩晕宁药性平和,不滞不躁的特点,尤其适宜老人、妇女等体质较弱的患者长期服用。
1. 眩晕宁颗粒
① 规格:每小盒9包,每包8克。
② 用法:开水冲服,每次1包(8克),每日3--4次。
2. 眩晕宁片(薄膜衣、无糖)
① 规格:每小盒18片(18片×1板)。
② 用法:口服,每2次2--3片,每日3--4次。
……
10)食疗膳方
1. 红糖油鸡蛋
取红糖(用少许水搅拌)30克,鸡蛋2个,豆油适量。将豆油放锅内烧热;再将打散鸡蛋与红糖搅拌后倒入锅内煎熟,空腹服用,连服10天。为巩固疗效,也可多服几天。
2. 篱栏蛋米粥
用大米50克,篱栏(中药)25克,带壳鸡蛋1个。煮成稀粥,可加适量油、盐、味精调味。煮熟后,去篱栏渣和蛋壳,每日分2次食用药粥和鸡蛋,一般连续食用3天,头晕头痛症状即有明显好转。此药粥不仅香甜可口,可治疗头晕头痛,还具有辅助降压作用。
……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第2个回答  2009-12-08
虽然颅压高可能引起呕吐,但还是需要经过检查来确诊,也可能受病毒感染所致。以下就您的问题做些解答:颅压高是神经科常见的综合征,指颅腔内的压力即脑内压力增高,一般颅内压力常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来表示。临床上以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为其主要特征。正常颅内压是指正常人在水平卧位时经腰穿刺所测得的压力:正常成人为0.78-1.76kPa(80-180mmH2O),儿童为 0.49-0.98kPa(50-100mmH2O)。如果压力超过1.96 kPa(200mmH2O)时,一般认为颅内压增高。由于颅内主要成分为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所以这三种成分的增加以及占位性病变均可导致颅内压增高。(一)脑容积的增加 1、脑血管疾病 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等。2、急性颅脑损伤
颅脑外伤后的脑挫裂伤、脑内出血、颅脑手术等病变本身占触病变周围水肿可导致脑容积增加。3、感染 各种脑脓肿、肉芽肿、病毒性脑炎,以及脑寄生虫病如脑囊虫病、血吸虫病、弓形虫病等,在我国北方以脑囊虫病多见。4、颅内肿瘤
脑胶质细胞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转移瘤等.5、其他 如高热惊厥、尤其是严重和持久的高热惊厥;急性脑缺氧以及中暑,水中毒等;全身性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尿毒症、癫痫持续状态;营养、代谢性疾病;呼吸、心搏骤停等均能引脑水肿.(二)脑脊液的增多1、脑脊液循环梗阻 常见的原因有大脑导水管先天性狭窄,闭锁等;小脑扁桃体的先天性异常过长或下移;颅骨发育异常以及脑室系统肿瘤、囊肿、寄生虫、炎症性粘连等。2、脑脊液吸收障碍 常见的原因有脑膜炎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和脑外伤后等可导致蛛网膜颗粒的闭塞,而影响脑脊液的吸收,或影响脊神经根的静脉丛对脑脊液的吸收,导致颅内压增高。3、脑脊液分泌过多 见于脉络丛的病变使分泌细胞分泌过多及脑膜炎症性反应等.(三)颅内血液容积增多主要见于静脉窦血栓、脑内静脉炎、脑内大静脉的血栓以及颈内静脉血栓等。一、病史 引起颅压高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以头痛、呕吐、眼底视乳头水肿为主要特征。对于颅压高患者,详细的可靠的病史和细致的体格检查非常重要,多数患者能够通过临床医师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而明确病因诊断。询问病史时应注意发病急缓、有无脑血管疾病、急性颅脑损伤、感染、寄生虫病、颅内肿瘤、转移癌肿,高热惊厥(尤其是严重和持久的高热惊厥),一氧化碳中毒、中暑,水中毒,全身性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尿毒症,癫痫持续状态,营养代谢性疾病,呼吸、心搏骤停等病史。小儿有无先天性异常以及脑室系统肿瘤、囊肿、寄生虫、炎症性粘连等病史 。 二、颅压高的体格检查;对于颅内压增高患者,细致的检查往往能够明确诊断,其内容包括:①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气味及呼吸道分泌物;②血压;③瞳孔大小、两侧是否等大及对光反应;④眼球活动;⑤眼底有无视乳头水肿、出血和渗出;⑧脑神经和脊神经的运动、感觉和反射;⑨脑膜刺激征等。三、颅压高的辅助检查;除常规血、尿、便、心电图、胸大片等检查外,对于有颅内压增高患者还应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有选择地选用辅助检查.(一)放射学检查 颅脑X线平片、CT或MRI.(二)颅内压连续记录(三)腰穿检查颅内压增高的确诊主要是依据腰穿,测定脑脊液的压力,如果脑脊液的压力超过1.96 kPa(200 mmH2O)时,一般认为颅内压增高。希望能够经过检测尽快找出病因以便及时治疗。
第3个回答  2009-12-15
您好,我是儿科王荣珍主任医师。就此问题回答如下:颅腔内有脑、血管、神经、液体(脑脊液和血液)等内容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脑组织等内容物体积比较恒定,凡各种原因引起颅内容积增加即为颅内压增高。如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脊液量增多,脑出血,脑外伤等都是颅内压增高原因。颅内压为头痛而非头晕,头痛呈胀痛,跳痛或爆裂样痛。若头晕应该查血压,眼科有无近视、远视,鼻科有无鼻窦炎,血压如何,心率。九岁孩子应先去儿内科检查必要时再去眼耳鼻喉科会诊。
第4个回答  2009-12-08
问问孩子并仔细检查一下孩子头部,看看有无外伤情况,如果确认头部没有受过伤,造成孩子头昏以及呕吐就不应该首先考虑颅内高压问题。
建议到医院就诊时先从内科开始,为孩子检查血压和化验血液,排除贫血以及美尼尔氏综合症,再才考虑颅内占位性变化的可能性。当然,如果孩子有过头部外伤,就应直接到外科去接受检查。
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