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邱姓从何而来

如题所述

 

郡望: 河南郡 

历史名人  

邱远才:即邱朝贵,清代人,太平天国时属英王陈玉成部,以军功封淮王。作战极勇,军中称"邱老虎"。后战死。

邱少云: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三一九高地反击战中,起潜伏地被敌炮火击中起火,为不暴露整个部队,他忍受烈火烧身,卧地不动,英勇就义。

 

附注:

    

1.邱姓名人最早早不过雍正之前,因为到清雍正皇帝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

    

2.明代无邱姓人,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明朝人姓邱其实都是姓丘,他们由姓丘变为姓邱是由于《明史》是清朝乾隆时命人编写的,所以为避孔子名讳硬是把丘姓都改成了邱姓。而历史的真实是这些生活在明朝得人从未把自己的姓氏改为邱。当然,清朝人也把之前其他朝代姓丘的人硬改成姓邱,如把唐朝诗人丘为改成邱为,把金代的丘处机改成邱处机,等等。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姓氏学中关于改姓的传统惯例及确认原则:改姓应是生活在某一历史时间的某个人的行为或某些人的行为,或者是生活在同一历史时间的几个人之间的行为,并且改姓只影响后人不影响前人。也就是说,姜太公的一个儿子甲改姓为丘,并不影响姜太公姓姜,而甲的儿孙就要继承父亲姓丘了。

    

      丘姓改为邱姓是雍正所为,依据以上所述,但他的下诏改姓客观上只能影响跟他同时的丘姓人和他之后的丘姓人,而不影响雍正朝之前的人,也就是说雍正朝之前姓丘的人不会从棺材里蹦出来并把自己的姓改成邱。所以雍正,雍正时的清朝人以及雍正以后的清朝人主观上故意把姓丘的前人改为姓邱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站不住脚的。当然,雍正朝的丘姓人和雍正朝以后的丘姓人若是遵雍正诏改姓为邱则是符合实际的,合乎历史规律的。

    

      所以,历史的实情是,雍正朝之前只有姓丘的人,《明史》中的明代邱姓人在世时皆姓丘,不可能遵雍正诏令改姓邱。雍正时的清朝人和雍正朝以后的清朝人将雍正朝之前的丘姓人改姓为邱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站不住脚的。

    

3.因此,现在写到雍正朝以前丘姓人的名字时,一定要注意从历史的实际出发,不能把丘写成邱。即使现在的邱姓人引用丘姓的历史名人,也要如实引用,不能犯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

    

4.总之,丘与邱同宗同祖,本为一姓,至清雍正时,丘姓多改为邱姓(可能有未改仍姓丘的),古老的丘姓遂分为丘,邱两姓。清亡后,部分邱姓恢又复为丘姓。所以有了今天丘姓,邱姓并存的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16
姓: 邱
排名: 77
由来: 邱姓主要是以地名为姓氏。一支出自现在的山东,一支出自现在的河南。丘姓写作“邱”,原因有

二:一是古代用作地名的丘,有时也写作“邱”;二是因为避孔子的名讳。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时代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为“圣人”。为了避免直接写出孔子的名,

清雍正三年(2725年)朝迁发出通知: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一律加“耳”旁为邱;地名字变作

邱。清末民初,诗人邱逢甲倡议恢复本姓,并用身作则改邱为丘,得到闽、粤族人咯应,但仍有沿用邱字

者。于是形成邱、丘二姓并存的局面。在晋代以前丘姓已经有迁到现在的陕西、浙江、内蒙等省者。中原

丘姓有一支在西晋末徙居福建。南北朝到五代时期,丘姓还分布在现江苏、山西、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

丘姓名人辈出。西汉武帝时有丘促,相传是初造笛子的人。南朝梁有文学家丘为。南宋有学者丘富国,著

有《周易辑解》、《经世补遗》等。元代有丘处机,也可以叫作邱处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人之一,死后

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现代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邱少云。根据《人民日

报》报道,邱姓是当今中国第77大姓。

参考资料:http://gzbbs.soufun.com/2811020340~-1/6059409_6059409_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