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简介

麻烦简短一点!!!最好200字概括!!!请各位英雄好汉帮忙啊!!!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赵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阬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秦国暗中任命名将白起为统帅,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扩展资料:

战争起因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击败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 。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

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桓惠王十分惊恐,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息兵  。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平之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5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参战双方分别是秦国和赵国。长平之战的起因非常简单,就是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而发展动的一场战争,虽然长平之战的作战时间仅为五个月,但是双方集结了近百万大军,最终赵军战败,被斩首坑杀近45万人,而秦国战死20万人,双方伤亡60多万人,由此可见,长平之战极为惨烈,也是这种惨烈,震慑了其他国家,奠定了中央集团帝国的诞生基础。

长平之战,首先由秦国发起,秦王派兵攻占上党,而上党地区的百姓逃入赵国,赵国的军队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由此,将主战场搬入赵国的长平城。当时,秦军的战斗力极强,赵军经过几次小规模的接触战的体验,发现赵军无法同秦军直接“死磕”,身经百战的赵军老帅廉颇就选择了,依托有利地形,全面进入防守状态。

廉颇全面防守,秦军自然久攻不下,两军形成对峙,进入消耗战。后来,两国纷纷换将,秦国换上同为“战国四大名将”(四大名将分别是廉颇、白起、王翦、李牧)的白起;而赵国却用换上了“纸上谈兵”赵括。白起选择了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法,而赵括为了早点结束战争,选择了主动出击,结果被白起斩断粮道。秦王接到斩断赵国粮道的消息好,全国总动员,并且亲自上前线督战。赵军在饥饿难耐之下,选择自相残杀,最终被全部坑杀。

长平之战,赵国换帅,看似赵国最高统治层无能,实际是赵国和秦国的经济实力差距较大所致。首先在接收上党问题上,赵国最高统帅集团已经认定廉颇守城可以完胜白起,但是随着长平之战进入消耗阶段,赵国的粮食跟不上消耗,长此以往,赵国依旧会败给秦国,所以赵国最高统帅集团选择了赵括的主动出击,快速结束战争的方案。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0-26
成为第58位粉丝
摘要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口、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提问者咨询记录
第4个回答  2009-10-16
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军进攻朝国,意欲一举傔并。野王投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