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参赛以来开的车详细介绍

特别是近期开的~
谢谢~
是车的介绍不是人的介绍~!!

  迈凯轮MP4-21(2006):
  MP4-21是传奇设计大师纽维(Adrian Newey)为迈凯轮打造的最后一款赛车,与其并肩作战的还有主设计师迈克-考夫兰(Mike Coughlan),空气动力学发展主管皮特-普罗德罗姆(Peter Prodromou)和车辆项目总监尼古拉斯-通巴西斯(Nicholas Tombazis)。但是现在这四人中,已经有三人离开了迈凯轮。纽维和普罗德罗姆去了红牛,通巴西斯则返回了马拉内罗。

  1,尖锐下探的鼻锥
  鼻锥更细、急剧下探是MP4-21区别于旧车的第一特征,给人感觉似乎是来自当年激进的MP4-19。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MP4-19的鼻锥只是单纯的向下弯曲,气流的输导方式并不是希望从鼻锥下方导入车底,而是从前翼下方。而MP4-21的鼻锥在向下弯曲的同时,鼻锥的尖端则向上翘起。以配合V字形(MP4-19的前翼是W形)的前翼将更多的气流导入车底。MP4-20的鼻锥从前悬挂位置开始剧烈收缩,到尖端时已非常纤细,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是减少鼻锥的迎风面积,降低风阻系数,但纤细的鼻锥要通过FIA的撞击测试也更加困难。前翼值得关注的另两处细节是向下弯曲的端板底片,以及为了满足导入更多气流的要求,将鼻锥和主翼板的铰接片做成八字形,当然这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链接强度。

  2,优化前悬挂气流输导
  MP4-21前翼之后的改进主要集中在前悬挂周围,进一步发展的0龙骨让底盘升的更高,这为将更多气流导入车底打开了更加顺畅的通道。与此同时,前悬挂下叉臂变得更加纤细;新规则要求升高前轮和侧箱间的导流片高度,迈凯轮的处理方法是简化这部分的结构。 目前,MP4-21在这个位置的导流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链接在下叉臂前臂根部的导流片(形状较复杂),另个是靠一个水平支撑臂架设在底盘气流封闭板上的侧箱导流板。其中为了保持前者的安装强度,特别从底盘气流封闭板向前伸出一块支臂与之相连。

  3,超流线型的侧箱
  由于V8引擎的散热要求降低了大约15%,因此散热器的尺寸也跟着缩小了15%左右,这允许工程师将侧箱收的更紧。从正前方看,MP4-21侧箱进气口已被压缩为三角形,而整个车身则呈V字形。这使得侧箱挡板内侧的气流可以通畅的从侧箱下部流向车尾,迈凯轮在这个位置的气流治理,领先于所有的对手。不过由于奔驰引擎在上赛季曾多次烧毁,因此迈凯轮仍不敢在散热问题上大意。MP4-21来自旧车的烟囱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而且引擎排气管的导流罩并不像雷诺那样紧紧的包着排气管,而是留有巨大的间隙,以协助散热。另外,迈凯轮在新车测试期间,还重点测试了带散热鳃的侧箱机盖。

  4,更合理的变速箱整流罩 鳍状尾椎
  MP4-21车身最后段(引擎之后)的气流效率进一步改进,如今的变速箱整流罩由三部分组成,上方的一块与引擎盖相连,这样拆卸更容易,便于对扭杆和减震器进行调整。而左右两块则与侧箱机盖相连,让传动轴从孔中伸出。在变速箱整流罩之后,与之相连的是尾部撞击结构——尾椎,它是一个装有“吸能包”的可溃缩结构,通过吸收撞击能量来保护车手的安全。根据新赛季的规则要求,尾椎撞击测试的速度已由12米/秒提高到15米/秒,因此从外观上可以发现,各车队都将尾椎加长了。但是MP4-21的尾椎,并不是仅仅满足更高的安全要求而已。一般来讲,尾椎的断面都是矩形,或者在下方呈轻微的V形(V形可提高强度);但迈凯轮为了更好的输导机盖上方的气流,将尾椎塑造成鳍状,末端向上翘起,这在十支车队中是独一无二的。而装配在其末端的信号灯,也因此变得非常特别。

  MP4-20(McLaren MP4-20)2005:
  采用双龙骨设计的MP4-20赛车长出了独一无二的犀牛角!这款赛车在空气动力学上获得巨大成功,它也许是F1历史上空气动力效率最好的一款赛车。但是速度奇快的MP4-20再次因为可靠性问题而两线全败。
  轮胎:米其林(Michelin)
  底盘:迈凯轮碳纤维注模/前部和两侧蜂窝状铝合金防撞结构,内带整体油箱保险装置。
  前后悬挂系统:内置式扭杆与减震器,双叉骨排列推杆和曲拐
  悬挂系统减震系统:迈凯轮。
  电子系统:底盘、引擎和数据传感器一体化控制体,电子仪表盘、交流发电机伏特调节设置、传感。
  器、数据分析和遥感斟测系统/迈凯轮。
  车体构架:单片侧进气口及引擎盖,独立底板,前鼻翼(整体前定风翼)
  轮胎参数:
  轮圈:恩肯(Enkei)
  轮圈操纵杆:汉高工艺(Henkel Technologies)/迈凯轮
  无线电通话系统:健伍(Kenwood)
  电池:GSYuasa
  仪表盘:迈凯轮电子系统内带
  赛车重量:600千克
  传动系统:
  变速箱:7档(1倒档)
  换档:半自动变速箱
  传动轴:迈凯轮
  离合器:手动档
  奔驰引擎:
  型号:Mercedes-ilmor FO 110R
  气缸数:10
  燃料:无铅美孚1号(Mobil 1)
  润滑剂:美孚1号(Mobil 1)
  MP4_20为了能和引擎搭配得更好,整个底盘在MP4-19的基础上作了非常大的改动。 说说前鼻翼,还是换了去年给人焕然一新的细长型的前鼻翼,而改用中圭中居的传统的扁平型的前鼻翼,但在与前面的分流板
  上,MP4-20今年有非常的改观,采用三层分流翼设计,使得整个前翼的下压力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同时MP4-20也加大了两旁进气孔的宽度,再进气孔的两旁加上了两片小翼,进一步的平衡了整个车身, 最明显
  的改动当然是在于驾驶舱上部两个牛角状的空气动力学配件的设计,使的整部赛车给人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而总体而言,MP4-20是一辆性能非常优越的赛车,能后很好的适应各种赛道,而其速度更是不言而喻。本人做过一个非正式的统计,在同一条赛道上MP4-20的平均单圈速度要比R25快0.3秒左右。而且这
  还是平均单圈速度,最多时能比对手快上1秒以上。 MP4-20够快,但同时带来的是传动抽断裂,缩缸,甚至爆缸。而R25呢, 够稳定,而且速度也不错,嗬嗬,结果会是谁获得冠军呢。。。
  http://cmfc.souchu.com/200512/18/1427.htm

  MP4-17(2002):
  引擎:3.0 奔驰 V10

  MP4-17D(2003):
  引擎: 3.0 梅塞德斯-奔驰 V10

  MP4-19 MP4-19B(2004):
  引擎: 3.0 梅塞德斯-奔驰 V10

  索伯Sauber Petronas C20 (2001):
  型号 Sauber Petronas C20
  底盘 碳纤维整体构造
  离合器 AP 赛车专用三重离合器
  悬挂系统 叉形拉臂,Sachs Race Engineering 内侧弹簧和减振器
  传动系统 索伯纵向7档变速箱,Sachs Race Engineering 碳素离合器
  制动系统 Brembo 6点卡钳,碳纤维刹车片
  底盘电子控制 Magneti Marelli
  轮胎供应商 桥石
  轮胎 前轮12×13英寸,后轮13.7×13英寸(宽
  度×直径)
  电子系统 Pi 'VCS' 系统,引擎及底盘综合电
  子控制系统
  长/宽/高 4450毫米 / 1800毫米 / 1000毫米
  前轮距 1470毫米
  后轮距 1410毫米
  轴距 3040毫米
  车重 600千克(含车手) 引擎型号 Petronas 02A
  汽缸 90度V型10汽缸
  气门数 每汽缸4个气门
  汽缸容量 2997cc
  气门形式 气动
  主体轴承数量 6
  凸轮轴数量 4
  轮轴驱动方式 齿轮
  汽缸材质 铝质
  润滑系统 干油底润滑
  点火系统 Magneti Marelli
  注油系统 Magneti Marelli
  引擎重量 105 kg
  引擎制造商 Petronas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16
全 名: 吉米-雷克南
生 日: 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 芬兰,拉皮兰塔
国 籍: 芬兰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1公斤
常驻地: 瑞士
处子秀: 1994年5月29日西班牙GP
婚 姻: 已婚 妻子詹妮-达赫尔曼
车 队: 迈凯轮
车 型: 迈凯轮MP4-21
车 号: 3
网 站: www.kimiraikkonen.com
辉煌战绩
年度总冠军次数: 0
首次F1大奖赛: 2001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首次登上领奖台: 2002年澳大利亚大奖赛
首次分站赛冠军: 2003年马来西亚大奖赛
首次杆位: 2003年欧洲大奖赛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87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86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56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30
F1大奖赛获取积分次数: 46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31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9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9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16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3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281
职业生涯
1989 开始练习驾驶卡丁车1990年开始参加卡丁车赛1993年首次在国内卡丁车赛上获得名次
1995 进入方程式A级,第一次获得赛事胜利;受邀参加了摩纳哥杯的比赛
1996 参加卡丁车欧洲系列赛、世界锦标赛赛事和北欧锦标赛赛事;芬兰全国锦标赛方程式A级第四名
1997 洲际A级芬兰锦标赛冠军,北欧锦标赛第4,参加大奖赛和世界锦标赛赛事
1998 芬兰冠军,北欧锦标赛冠军,洲际A级系列赛冠军,超A级欧洲大奖赛亚军摩纳哥杯季军,世界锦标赛列第7,但中途退出
1999 方程式A芬兰亚军,超A级世界锦标赛第10,首届雷诺方程式赛事季军雷诺方程式冬季系列赛冠军
2000 英国雷诺方程式冠军,参加三轮欧洲雷诺方程式系列赛,两次获胜
2001 加入索伯车队成为正式车手,得9分列车手排名第11
2002 加入迈凯轮车队得29分车手年度排名第6
2003 成为大舒马赫卫冕冠军有力争夺者,赢得91分仅以2分之差车手亚军
2004 取得1个分站冠军,1站首发,以45分的成绩取得赛季车手第7名
2005 取得7个分站冠军,6站首发,以112分的成绩取得赛季车手第2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