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品牌成功之道!

一个民族品牌的代表是如何诞生的!

  海尔品牌的成功之道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说明白的!下面,截取了一些说法,你自己看看应该会有一些收获。
  海尔20岁了,从一个资本亏空147万的街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营业额预计突破1000亿人民币的跨国经营的大企业,20年走过了世界同类企业100年甚至更Zhang时间走过的路。奇迹般的业绩,不仅使海尔成为国内企业中的佼佼者,而且成为世界企业中的佼佼者。

  对于海尔,新闻界多年来进行过连篇累牍的报道;关于海尔,从基础管理到企业文化,从体制创新到技术创新,从“市场链”到“星级服务”,从张瑞敏的思维到员工的漫画,经济学界、企业界都做过认真的研究和学习,已经出版了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的各种著作。但我认为造成海尔奇迹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是三样东西,或称为“海尔三件宝”。

  第一件宝是“梦想”

  海尔最初是从德国利勃海尔引进的技术,后来当人们问利勃海尔的老板学生为什么能够后来居上的时候,他非常简要的回答道,因为海尔有个梦,而我们没有。什么是“梦”?梦就是梦想,就是理想,就是远大的抱负。这个梦就是“敬业报国”,就是“振兴中华”。有了这个理想,就有了远大的目标,就有了不断提升的高标准;有了这个理想,就有了激情,就有了不竭的动力;有了这个理想,就有了顽强的意志,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有了这个理想,就有了处理各种矛盾的标尺,就有了良好的内外环境。

  第二件宝是“品牌”

  海尔是我国企业中最重视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最有成果的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砸冰箱”的故事,到最近提出做“世界品牌运营商”的总战略,海尔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品牌。

  细想想,最初的海尔有什么优势呢?亏空147万,技术设备是街道小厂的水平,员工素质要从不在车间里大小便的教育开始……可以说没有任何优势。那么靠什么能够创造出今天的业绩呢?它超人的地方,就是对品牌的重视,对名牌的打造,对名牌效应的运用。靠名牌去动员和提升员工,靠名牌去综合各种生产要素,靠名牌去打开市场,靠名牌去资本运营,靠名牌形成企业形象。如果说海尔有什么奥秘的话,那么,张瑞敏和海尔人懂得品牌的奥秘,就是最大的奥秘。

  海尔人认为,名牌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商标、商号,它是企业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企业品格和企业综合竞争力。就企业自身而论,一个名牌至少具备如下条件:1、持续而稳定的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2、相当大的经济规模。3、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4、先进的科技水平和较强的研发能力。5、完善的品牌体系和品牌管理。6、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海尔正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建立自己的企业。

  海尔人懂得,名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最核心的是建立和消费者的“三度关系”,即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海尔“真诚到永远”的理念已经家喻户晓,海尔的“星级服务”获得众人的称赞,不是偶然的。

  海尔在大造名牌的过程中,始终抓住了“名实循环”这个核心。善于以实造名,又善于以名促实,贯穿在海尔20年的经营管理之中。众所周知的“砸冰箱”的故事,打入德国市场的故事,红薯洗衣机的故事,张瑞敏哈佛讲学的故事,都是实实在在的注脚。

  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是一个制造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品牌小国。所以,海尔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件宝是“班子”

  以张瑞敏、杨绵绵为首的经营班子,是海尔成功的关键因素。

  海尔经营班子有两个“谜”。一个是稳定。20年来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动。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是个“谜”。一个是进步。20年来企业从街道小厂到世界级现代化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管理复杂了多少倍,为什么这些人还能够驾御得得心应手,这也是一个“谜”。我想至少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品质,品质好保证了团结,团结保证了稳定;一是学习,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才能够不断进步。

  海尔20岁了。20年创造的业绩已经足够辉煌。但一个人20岁,还是青年,按照老说法,甚至还没有到“而立”之年。把海尔放到世界大企业中去,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企业,许多方面也还不够成熟。不成熟,是一个弱点,但不成熟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潜力,意味着更美好的前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