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饮食的古代词句

最好是有点意境的那种 写板书也可以用的 不要诗篇 谢谢了

1、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代苏轼《惠州一绝》

译文:琵琶,杨梅,还有老乡送来的荔枝!新鲜到爆,我吃吃吃,一天几百颗荔枝,简直停不下来。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宋代诗人陆游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3、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宋代苏轼《初到黄州》

译文:被贬了好伤心,不过,似乎也没那么糟:这长江水中的鱼好肥啊,是做清蒸还是红烧呢?这满山脆笋好新鲜啊,我好像已经闻到烧笋的香味了。啊,黄州真是个好地方!

4、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唐代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二》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5、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宋代苏轼《猪肉颂》

译文:把锅子洗洗干净,少放点水,记住,一定要用小火,慢慢慢慢地炖,等它慢慢慢慢地熟,千万别催,火候足了,管保好吃到销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三牲五鼎
词义: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典故: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成语出处: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哀梨蒸食
成语典故: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八珍玉食

成语典故: 泛指精美的肴馔。

伴食宰相

成语典故: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成语出处: 《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饱食暖衣

成语典故: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酒足饭饱

成语典故: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成语出处: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我着他酒醉抉饭饱,走不动。”

饱食终日

成语典故: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成语出处: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例句: 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津津有味
朝齑暮盐 囫囵吞枣 大快朵颐 香飘四溢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侈衣美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30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谓思极成梦。

●夜卧不覆首。

三国·魏·应璩《百一诗》晚上睡觉不可用被盖住头部。

●冬夜勿覆其头,得长寿。

冬夜睡眠被子不盖住头部,可得长寿。

●戒久睡,久睡倦神。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不可贪睡,睡久了会使精神疲倦。

●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

明·胡文焕《寿养丛书》晏眠:晚起。起床迟早随季节,但早起不要在鸡鸣之前,晏起不要在日出之后。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黎明:天将亮。洒扫:洒水扫地。庭除:庭院。

●惜花早起,爱月夜眠。

《太平乐府》卷二爱惜花开而清早起床,喜赏月色深夜才睡觉。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张、弛:拉开、放松弓弦,这里指严厉、宽柔。文武:周文王、周武王,周朝的两位开国君主。文王、武王治国之法是宽严相济、恩威并施。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户枢:门的转轴。蠹(dù):蛀虫。用流动的水不腐臭,转动的门轴不被蛀蚀的道理,说明人体经常运动可以不生病。

●流水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

晋·程本《子华子》逝:去,流走。运:运动。比喻人要经常锻炼身体。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不息也。

宋·张君房《云笈七笺》劳动:泛指劳动。比喻人体也要经常运动以防生病。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谷气:饮食水谷所生的精气。运动能使身体加速谷气的吸收消化,疏通血液,不生疾病。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

晋·张华《博物志》欲:需要。身体需要经常劳动,进食不宜过量。

●调和筋骨,有运动之方;均齐劳逸,有作息之则。

晋·葛洪《抱朴子》方:方法。则:规则。适当的运动使筋骨协调,有规则的作息使劳逸平衡。

●能动能静,所以长生。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有动有静,可得长生。

●劳苦胜于逸乐。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劳苦比舒服更利于养生。

●天之为物,故恒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相火论》恒:永恒。运动才有万物,运动才有生命。

●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

宋·陆游《书意》故故:常常。户枢:门的转轴。户枢流水:指“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师:效法。常常活动活动身体可保持健康,这是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

●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洿。

宋·蒲虔贯《保生要录》洿(wū):污浊。流动的水清洁,停滞则易污浊。身体也要活动,但不能太疲劳。

●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走如风。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坐着要象洪钟那样沉稳,站立要象松柏那样挺拔,睡觉要象箭弓那样弯曲,走路要象疾风那样轻快。

●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能劳。

宋·苏轼《教战守策》逸:安适。善于保养身心的人,劳作与安逸都处理得当。

●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心愈操愈精明,身愈劳愈强壮,但自不可过耳。

明·吕坤《呻吟语》操:操心,用心思考。劳:活动,劳动。心要经常思考问题,才使人变得聪明;身要经常活动,才能不断增强体质。但是不要操劳过度。

●常亲小劳则身健。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亲:爱好。经常爱好做点劳动或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养身莫善于习动。

清·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莫善于:没有比……更好。习:习惯。保养身体的最好方法是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保生铭》劳:活动,劳动。形:身体。人需要劳动身体,才可以预防百病。

●运体以却病,体活则病离。
第3个回答  2010-06-30
是成语之类的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珍玉食 ”
“津津有味”“香飘四溢”这种行不?
第4个回答  2010-06-30
琼浆玉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