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日元狂贬值,搞量化宽松,拼命印钱,为什么物价没怎么涨,通胀率很低

2012年时,8块才能换100日元,安倍上台后,疯狂贬值,现在5.5元就能换了.假如物价不变的话,2012年在那住一晚酒店要10000日元,也就是800rmb,现在只需550rmb就能在那住1晚酒店,即使增了3%消费税,也就多那300左右日元,也就是多10几人民币。

以前学经济学,不是说,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导致通胀吗?再加上,日本这20年经济不景气,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该不会怎么增,纸币发行量自从安倍上台后,疯狂地印。

随著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国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增长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把东西卖给外国人,即出口。对外出口,便会有资本流入本国,雇佣更多的劳力,降低融资的成本,最终实现通货膨胀。

20世纪80年代,美国财政赤字严重增加,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后来美国与日,德,法,英签订广场协议,引导美元贬值。

在后来的三年中,日元兑美元升值了一倍多,这对日本的出口影响就大了,因为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假设原价不变,由于日元的升值,销售款就更少了,但是企业还得活啊,所以就提高价格,你价格都提高了,就没有优势了啊,所以就卖不出去了;这时候企业开源困难,那么就节源吧,裁员,抓“效率”,能省一分是一分,想办法至少混个保本。而所有这些削减成本的措施对宏观经济都将是不利的:雇员变得更少(高失业率),支付的低增长,甚至不增长(低通胀),慢慢的就通货紧缩了。

后来日本安倍上台,实行安倍经济学。安倍经济政策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打压日元,这便是重点的所在:日本以出口立国,对于出口型经济体,汇率极为重要。最近的通胀率开始走向1.25%左右,这说明宽松政策会导致通胀率走高是没有错的。

刺激了这么久,通胀率还这么低的原因有日本是主要的资本输出国,实际货币量不会怎么增加,过剩资本都流向其他国家啊,也可以说向其他国家输入通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15
首先你要明白日元做为国际货币,很多货币是流通在国际市场的,所以国内通胀并不会很严重,再者,货币政策是存在滞后性,现在印钞,不会马上通胀。中国08年印钞票,万亿钞票流入市场,到10年才出现通胀,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滞后性。所以中国才会推行人民币国际化,重走丝绸路,搞亚太自贸区,这样来把人民币推出去。
第2个回答  2014-11-19
和美国一样 我只能拿美国举例 你看看和日本有没有相似性 美国是典型的输出型通胀,他们不断的印货币,购买外国廉价的货物,来维持国内一个低的物价水平,然后美元流入外国(比如中国),中国是结售汇制度,也就是企业赚到的外汇要卖给银行,然后银行在发行等额的人民币给企业,那么美国印钞票变成中国通货膨胀了。但中国又最后去拿这比钱去买美国国债(这也是无奈之举,买美国国债可以降低人民币升值速度)。资金最后又回流到了美国,美国在用这笔钱比如做科研做技术。所以他们无通胀而把通胀输出了.

其实我认为还是看他的产业结构 生活用品 食物如果依赖进口 那么 他们的印钞不会影响他们的物价水平,而日元的汇率对中国只要不大幅贬值就没问题了
第3个回答  2014-11-17
下面两位朋友都说对了,呵呵呵,你要知道:经济这东西,理论始终是理论,而且这些理论都是几十年的啦,经过这麽长时间,这些理论早被美国的顶尖金融科学家破解,如果按书本的理论投资最后连都会输掉,要看清楚经济、金融、价格等系列,懂理论是基础但更重的是操纵这些东西中人为的因素
第4个回答  2014-11-20
日本的通胀率低首先有一个历史问题。日本经济经历了长达二三十年的停滞。这期间多次出现通胀紧缩,即物价下跌。这使得很多民众消费意愿不强,因为明天商品的价格将会比今天低。所以,人们都希望延时消费。所以,这个原因深刻影响了日本当代人的消费观念。
由此,导致了企业投资的下降。对于日本央行印刷货币,如果货币进入流通领域,通过银行等货币创造机制不断促进商品交易,这样是会造成通胀。根据货币数量理论,PY=MV(P是价格,Y是产出,M是钱,V是流通速度),只能说日本的货币流通速度较慢,钱没有真正进入流通中。(日经指数翻了一倍以上)
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在美国救市之初,前两轮QE对通胀的作用都有限。钱印出来之后没有人敢于投资。而是又去购买国债,或者存到银行了或者投到股市里。
另外,不能以人民币来衡量日本的通胀。最近几年,人民币升值,日元贬值,导致日元相对廉价。所以日本商品价格以人民币计价下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