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如题所述

结构化面试由多名考官按照预先设计的一套包括各种测评要素在内的试题向考生提问,根据考生的回答,给出考生在各个测评要素上的得分,各个测评要素得分的总和就是考生结构化面试的最后成绩。面试中,一个题目可能包括一个或者几个测评要素,考官不是按照题目打分,而是按照考生在回答问题中反映出的各种能力也就是测评要素打分,最后将所有测评要素的得分相加得出考生的面试分数。
特别需要注意的几点:
逻辑层次。
逻辑层次是重中之重。它可以防止考生最常见的一锅煮,没有层次、没有话说的严重弊端。一则可以使你的回答显得有条理,该评委留下深刻印象,解决紧张状态下答题层次不够、前后矛盾、主次论点颠倒等问题,二是层次扩开了,多了,每一个层次后面都有话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
逻辑层次的准备: 1)是要树立框架结构意识。就是一看到题,它就是属于哪一个题型、准备好的题型加上这个题面所要求的点相结合,迅速在脑海中立起回答的思路框架。 2)是辩证思维的树立。 3)是层次用语:第一、一是、一要、或许是、如果是等等形成固定习惯。
2. 点的提炼和准备。
考选的内容,尤其是面试,就是你这个层次的考选人应掌握的国家大事、社会常识和生活常识的理解和运用。看起来很多,但概括起来也就是百十个点,我们常用的也就是四、五十个点。如学习观念、从细节和小事做起、要有人生目标、怎样创新、怎样守规矩、干事创业、注意团结、上进精神、艰苦朴素、拒腐防变、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等等。
3.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思路要扩开。在答题过程中最常用的是三个:一是一个题的本在这里,有这个本源可以生出千万道题,当你看到这些题时,能否回归到本源上?二是把不熟悉的题型引到自己已有准备的题型,做好二者的结合;三是把相对干巴、不好阐述的点引到自己已有准备的、或者日常比较好阐述比较熟的点。
4. 亮点的插入。
就是在整体回答的基础上,怎样比别人更能打动评委,让评委在倾听或阅卷时,被你里面的一个个亮点所调动、所亢奋,一分一分地不断地向上给你加分。 最经常用的亮点:
1)是民谚、格言。如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留给有准备的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等等、等等。 2)是哲学的观点,尤其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是向前发展的、是普遍联系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与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等等。 3)是例证。极好用却极少人用
5. 模拟。
多模拟的好处a、克服紧张情绪,适应考场气氛;b、找出存在的问题,当场提示与解决;c针对每个人的情况确定答题思路。 目的:强化题型、强化答题思路和技巧、强化点的储备;基本适应临战氛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9

我给你发一个文件,就是结构化面试的套路。

第2个回答  2017-08-09
去年我参加过面试,问题基本上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上面的问答题,更侧重于教育学问题,只要你认真复习了教育学的,面试问题你都回沾一点边,开县教师面试分差不大,5分以内,基本按照笔试成绩,面试分高的话可以前进几名。 注意的是吐字清晰,自信,声音洪亮,回答问题时不要只盯住一个考官,要环视每个考官。着装一定要选好,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