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水阔知何处,一蓑烟雨任平生什么意是思

如题所述

山长水阔知何处意思是: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出自: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一蓑烟雨任平生意思是: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出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译文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扩展资料: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鉴赏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6

    “山长水阔知何处”和“一蓑烟雨任平生。”分别来自两首词。

    “山长水阔知何处”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释义是“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一蓑烟雨任平生。”出自苏轼的《定风波·三月七日》,释义是“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定风波·三月七日》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26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3个回答  2016-12-26
无论面对的是什么风雨都不惧怕,无喜无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