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教育学生,尊重国旗。面对国旗要要让学生明白和理解升国旗的重要意义,增强其对升国旗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在自己的每一次升国旗活动之中。 二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使校园生活更加丰富,而且还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班级的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凝聚力,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加强,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拼搏争先的精神,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重视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养成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但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还包括了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训练,因此,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好习惯使学生的一生受益匪浅,坏习惯却往往带给人终生的痛苦。青少年时期,正是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逐步成型的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训练,效果要比在其他年龄段显著很多。 因此,教师要在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入手,把养成教育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四、制定德育量化标准,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学生的好奇心理比较突出,而且还具有贪玩、情绪变化大等特点,所以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制定一套较为全面的德育量化标准,对学生在学习、品行等不良习惯加以规范约束,促使其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由于学生的品质一般情况下都是对其进行定性评价的,但是定性评价有自身的缺陷,那就是差别不明显,达不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德育量化考核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是在说理疏导的基础上,运用量化的形式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全面的考核,对学生的行为品质进行量化积分管理,使学生的品质这种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化,对每一位学生品质的了解有一种层次鲜明的感觉。 青少年学生时期正是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一个重要人生阶段,所以,在青少年学生中实施德育量化考核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种表现,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使学生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的一项重要措施。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了就会使人终身受益。虽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不易,但是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充分发扬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育人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