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是什么?

如题所述

目前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

1、 债务危机(官方说法是去杠杆)

2、 房地产泡沫(官方定位是房住不炒)

3、 经济结构扭曲(官方的说法是调结构)

4、 贫富分化(这个国家官方没有提)

5、 产能严重过剩(去产能、去库存)

6、 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利率、汇率、土地、自然资源、市场准入,利益问题改革受阻)

7、 后工业化时期,城镇化如何继续提高(40以上的几乎丧失城镇化可能)

8、 环境污染(环保税开征)

9、 文化价值观丧失(普世价值缺失、社会学科常识缺失、佛系大增,低欲望社会的影子)

发展前景

一、实体经济是中国政府现在和将来要强力推进的首要目标。汽车行业而非房地产业是中国优先发展的方向。中国的汽车产业没有美国、日本、德国那样的名牌产业,又赶上销售下滑。主要原因一是匮乏自己的品牌,二是居民的购买力被高房价挤压。象其它的消费一样,高房价正在吞噬公众的购买力。所以,房地产价格下调势在必行。不是调不调,而是必须调,什么时候调?怎么调?房地产对实体的伤害还表现在因为短期利益的驱使,实体企业把本该用于增加科研投入、更新换代、扩大规模的钱投入到了房地产,这无疑加剧了房地产的更快上涨,使实体经济的发展更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这没什么好说的,资本的本质决定的,资本往利润高的行业流动。

二、小政府,大社会。这是文明民主社会的特征之一,也是政府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这关乎反腐败的成果和党运、国运的长期兴衰。所以,原先依附于政府订单采购的企业就面临重新定位。

三、马云提出的新零售,线上线下的结合,很可能会演化成生产--销售(包括线上线下)的融合。订制化时代必将来临,房地产、汽车业、衣服加工厂等等一切实体经济都将直面消费不同、需求不同的消费者。

四、藏富于民。打造最大基数的中产阶级是促进消费、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程。所以,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定会演变成“效率第一,公平第一”,两个都同等重要。股市的价值投资的属性势将回归,而不应该成为极少数机构、极少数人收割广大股民的工具。房地产业也应该回归它的一般商品的属性,而不是与土地财政、炒房炒地有任何瓜葛。大部分医院与学校也将剥离掉原先本就不属于它们的商品属性。教育和救死扶伤不是要成为产业,而是要成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广受监督的便民化的平台。有条件的医院和学校方可以进行产学研的产业链的延伸与融合。

五、农村土地的集约化耕种将成为唯一形式,靠近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农村生态农庄、生态旅游将成为消费热点,也是资金青睐的地方。城市园林化,城郊都市化,现在就在进行中。但对于最广大的远离城市的土地来说,都将是各具特色的种植带。

六、促进消费的手段除调控房价、社保、医保和整顿学校、医院乱收费及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外,就是人从生到死更加精细化的保姆式的服务与保障。小孩是祖国的花朵,幼儿教育也早晚必将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延伸范畴,国家可以以加大补贴、提供场所、减免税收的方式减轻或者减免有孩家庭的抚养教育负担。养老产业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产业化,将会出现一批成规模、产业化的养老连锁企业集团。家务活也将成系统的被外包,家庭餐厅、家庭旅馆都将成为不错的商业模式。

七、文化产业必将极大发展。经济的大发展必将带来文化的大繁荣。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大雅的文化产品依然是极少数小众的奢侈品,而大俗一定会要脱离恶俗和庸俗变成通俗,并不断增加文化市场的份额,即通俗的大众的文化。所不同的只是表现的形式和传播途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不同。自媒体、直播等文化形式将在广告、商业、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行其道,并最终占据我们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我们的娱乐将不再单纯,承载了更多商业化的功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