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环现在是用来装饰的,在中国古代耳环是干什么用的?

如题所述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随着礼制思想约束、民族文化差异与社会风气的影响,耳饰在每个时期的形态和佩戴方式、习俗也各有不同。

中国女性戴耳饰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说,中国女性佩戴耳饰的历史,至今已有二千多年。耳饰作为女性最常用的首饰之一,其在历史上的兴衰起伏是所有首饰中最大的。

但说起来你也许不信,在中国古代,耳环在早期诞生之际,其实并不是起美化耳朵作用的。从原始社会开始,祖先们就开始佩戴耳饰。此时,耳环是一种护身符或避邪物一般的存在,只有部落里通天达地的巫师才有资格佩戴。

有些原始部落也将耳环当做是“卑贱者”的标记。在明代《留青日札》一书中也明确有相关记载:“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

因为原始部落经常发生战争,有了战争就一定会有战俘。他们将各方抓来的战俘,不论男女老幼都收做奴隶,还给他们穿上标志性的耳环,当做奴隶的标记。一旦戴上耳环,就必须听命于主人,一生不得私自取下。就连他们生下的孩子,也要被穿耳戴上耳环,继续成为小奴隶。

后来,一些戴环的人迁移至中原,改变了戴耳环的含义,人们以戴环标水见状和美丽,在一段时间内掀起了戴耳环的风俗。但历史步入先秦后,随着礼学的发展,需要穿耳佩戴的耳饰在汉族地区就变得极为罕见,因为古人十分注重保持身体的全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穿耳更是万万不能的,因此耳饰的发展在汉族地区很快跌入谷底。

在这期间,古人又发明了一类特殊的耳饰。汉族人发明了一类特殊的耳饰,称为"填"。填类似于咱们现代的假耳环,不用穿耳洞,而是系于簪首,悬挂于耳旁。

汉晋时期,人们还专门在宫女的耳上悬挂上耳珠,以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此时耳环束缚礼教的作用,大于装饰。而这种状况从先秦一直延续至盛唐。

穿耳之饰在中国汉族中真正风行的时代始于南宋,由于礼教思想的抬头,妇女穿耳之风,空前流行;不说一般的妇女,就连皇后、嫔妃也不例外。很快,穿耳就像缠足一样,成为男女有别的重要特征。

耳饰的分类

新时器时期——耳玦、耳珰

耳玦就是一种有缺口的环形玉。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就已兴起崇玉文化,玉块也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耳饰,出土实物遍及中国南北。其中,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的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块耳饰,距今约有8200—7400年历史。

不过,作为一种较为原始的耳饰,耳玦直到现在也没人清楚它的具体戴法。有人说戴耳玦时可将缺口夹住耳朵,也有人说需用细绳子系挂在耳眼上。也有人说古人生前戴环、死后戴玦...

虽然,不清楚戴法,但之所以判定玉玦为耳饰,主要是因为在新石器时代的其他墓葬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玉玦。其存放的位置多是在遗骸耳部。同时期发现的人偶像耳部也有穿孔,以此才佐证了玉玦作为耳饰的功能。

除了耳玦,有钱又爱美的古人在有限的条件下还创造了另一种耳饰——耳珰。耳珰的外形,有点类似于浓缩版汉堡包,两头圆鼓,中间细窄,它的出现要比玉玦出现晚1500年左右。


当然,我十分理解新石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金属冶炼技术,所以我们所发现的耳饰多是天然玉石等材料所做,形状和样式上都较为简单。

原谅庸俗如我,实在看不懂耳珰的美。青铜器时期——耳环、耳坠,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冶炼技术逐渐出现,人类文明进入了青铜时代,人们开始制作使用金属饰品。

可有趣的是,此时受封建文化影响,耳饰在中原却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进入发展的低谷。《庄子·内篇·德充符》云:“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反而是周边民族掀起了对耳饰狂热的追求。因此,夏商周时期的耳饰佩戴者主要是少数民族,而且男女都会佩戴。

这个时候,耳环的材质主要是金铜,但部分贵族喜欢用金子打造耳坠,再以绿松石点缀,既好看又彰显身份。

汉朝至三国时期——簪珥

前面有介绍,汉朝时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是不允许穿耳的,但是这样美美的饰品,古人怎么甘心放弃呢?既然不能打耳洞,那咱弄个“现代耳夹”就好了,于是簪珥在汉朝诞生了。

簪我们懂,就是发簪,插在头上用的。珥上面也讲过,就是耳饰,垂在耳朵边。簪珥,就很好理解了,是将这两种物体结合。人们就把珥连接在了簪上,然后将发簪插在耳朵后面的头发里,耳饰自然垂落在耳朵后面,就算是装饰耳朵了。这种首饰甚至被写在了东汉的舆服制度中,成为官方认可的,内命妇、外命妇必备的首饰。

《后汉书 舆服志》中就有提到诸后妃夫人皆有簪珥,且“诸簪珥皆同制,但擿有等级也”,按此说来,簪珥应该是汉代相当普遍的首饰,在汉代的古画中,也经常能够见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4-22
中国古代耳环的用途,超越了单纯的装饰
耳环作为一种常见的首饰,现今主要用于装饰,增添时尚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耳环却承载着更为丰富的意义,用途广泛。
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古代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耳环也成为区分不同身份阶层的标志。高等级的官员和贵族佩戴精美的耳环,彰显其尊贵地位。例如,明朝的一品官员佩戴金镶玉耳环,而二品官员佩戴银镶玉耳环。耳环的材质、款式和装饰也体现出佩戴者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宗教信仰的体现
耳环在一些古代宗教文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道教中,耳环被称为“环箓”,是道士们修行时佩戴的法器,象征着与神灵的沟通。而在佛教中,耳环则被视为“耳坠”,是佛祖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驱邪避祟的护身符
古代人相信佩戴耳环可以辟邪驱祟,保护自身。耳环上的铃铛、流苏等装饰物被认为可以发出声响,震慑邪灵,起到保护佩戴者的作用。在民间传说中,耳环也被赋予了抵御疾病、厄运的功效。
改善身体健康的辅助
在中医理论中,耳垂上分布着许多穴位,佩戴耳环可以刺激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耳环可以改善听力,预防耳鸣,缓解头痛等症状。
民族风俗和文化传承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耳环也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耳环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着当地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例如,苗族妇女佩戴的“牛角银耳环”造型独特,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实用到审美
随着时代的变迁,耳环的用途逐渐从实用转向审美。在古代,耳环更多地充当着身份认同、驱邪避祟等实用功能,而到了近代,耳环更倾向于作为一种装饰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耳环的款式和设计不断创新,成为时尚的点睛之笔。
结语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耳环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身份、信仰、文化和健康的载体。从实用到审美,耳环的用途不断演变,但其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传承至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