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一章- 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

如题所述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926年七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主要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支势力。面对敌我兵力悬殊的形式,国民革命军在苏联顾问指导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在沿途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下,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在北伐军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于1926年9月在绥远五原誓师,挥军南下。北伐战争是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北伐进军过程中,尤其是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率先攻入武昌城,成功赢得“铁军”称号的第四军装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北伐战争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湘鄂赣工农运动的高涨

随着北伐胜利进军工农群众运动,以空前规模迅速高涨。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表现得最为显著。在这些省份,农民运动首先高涨起来。毛泽东于1926年11月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以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农民运动为工作中心。农民有了组织,便开始行动,发动了一场空前的农村大革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吓坏了地主豪沈和国民党右派,他们纷纷攻击农民运动。毛泽东尖锐批驳党内外责难农民运动的种种谬论,论述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举出一切革命的同志,都应该站在农民的前头领导他们,而不能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去批评他们,更不能站在他们的对面去反对他们。在城市工人运动也高涨起来。湖南,湖北两省总工会在1926年九十月间相继成立。在北伐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高涨的推动下,党中央和上海区委从1926年十月开始组织上海工人进行武装起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是北伐战争时期工人运动发展的最高峰。(内容选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