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家意识

什么是国家意识

一个完整的国家概念是--国家是被外部环境认可的“国家意识”,而“国家意识”的内涵包括五个属性:

1、经济属性--也就是财富、文明(比如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2、环境属性--相对稳定的内部治理环境(比如疆域)

3、文化属性--(从过去流传下来并且延续到未来的)各民族文化融合

4、主权属性--整体的高度统一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制度(比如外交和内政)

5、人民属性--体现每个人对主权统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能叫“公益属性”更能表达天下为公的自觉性主动性)。各族人民自觉认同统一主权的存在,获得与主权同步的情感体验(拥护效忠),和主权同命运共呼吸,主权的意愿能够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愿望,各族人民服从主权的支配和控制,自觉维护主权的利益,随主权的成长发展而发展,每个人都是整体主权的一分子,以主权的身份、在主权利益的驱动下主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并且全体人民能够明确地区分主权的意志和主权外的意志。

如果一个集体,“文化属性”以血缘或者单一民族为主导,其“主权属性”符合氏族制度形式,“人民(公益)属性”只能体现对氏族主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五个属性就只能升华到“民族意识”,这个集体(被环境认可以后)就是氏族社会;

如果一个集体的“文化属性”体现了各民族文化融合,“主权属性”符合国家制度,“人民(公益)属性”体现对国家主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五个属性就可以升华到“国家意识”,这个集体(被环境认可以后)就是国家。

可见,只有当全体人民拥有了“国家意识”,才能形成国家,然后国家就拥有国家的文明财富、国家的领域环境、延续的国家文化、国家的主权制度、拥护国家的人民。“国家意识”是“民族意识”的升级,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存在。国家的进化发展过程是从 以稳定组合为中心的原始部落--以血缘或宗教或文化为中心的氏族社会--以主权制度为中心的国家形式,推论下去,下一个高级存在形式是以人类“公益意识”主导的“大同社会”。

“国家意识”的产生和“被环境认可”是国家概念的两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一个集体,即使她在五个方面的属性都符合国家属性并且形成国家意识,如果环境“不”认可,也不能说是一个国家。而当国家成立以后,即使这个国家失去了“国家意识”的某个或者某几个属性,只要“国家意识”仍然在环境之中发挥实际上的作用,我们还是应该认可这个国家仍然存在。当然,全体人民事实上是由大多数人代表的,而环境认可在古代也仅仅停留在外族人民的心里或者不反对就是默认。

国家的“主权属性”是国家的根本标志,但是主权只有被全体人民认同,体现了每个人对国家整体统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后,才能形成“国家意识”,进而被环境认可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在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国家主权可以由不同的政党政府来代表,同一时间里面只有一个最高的政权--就是当权者。全体人民有可能不拥护代表国家主权的当权者,於是就出现当权者的改朝换代,然而并不影响国家存在的连续性。事实上,国家主权就是民主的高度统一,人民是国家主权的真正拥有者,只是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政府去集中执行。

主权属性的本质是内部矛盾的成功“统一”,根本目的是是在同种竞争中成长发展,追求外部的最大利益。紧密团结起来可以增强个体的力量,追求整体的最大利益,社会的一方影响另一方,在低层次表现为外部的生存竞争(征服和防御)、内部的阶级斗争,在高层次表现为外部和其他国家的共生互惠、内部的政治制度高於一切(事实上还是法制规范人民);而进化到人民(公益)属性,至高无上的主权依托全体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必要将竞争目标从同类竞争转变成与自然环境竞争发展,表现为国家主动地认识改造环境,在低层次表现为压抑自由,无限度地掠夺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在高层次表现为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天人合一,保护完善和提升生态平衡。

主权分为外部主权和内部主权(内政)。由於各种原因,国家的主权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分裂或者丧失,但是只要“国家意识”仍然在发挥实际上的作用,并不影响这个国家的连续性。比如捷克斯洛伐克1918年10月28日独立建国,1939年国土全部被德国吞没,主权脱离国土和人民。1945年5月9日重新解放,然而国庆节仍然是10月28日,这个事实生动地说明了国土、主权不是决定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因素,根本因素是人,是国民创造的文明财富、延续的文化和保留的“国家意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05
如果一个国家要灭亡,是先亡党,还是先亡国,应该说是先亡国的,因为亡国对应的就是国家,那很显然是因为国家意识淡薄引发起来的。如果只是纠缠与党,而忘了国家和国家意识就很容易引发内乱内斗,因为思维只局限于怎么样维护党了,而忘了大前提国家概念。认为只有维护了党才能维护这个国家,而恰恰相反,是只有维护了国家,才能够维护党和人民。只有国家意识增强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党、人民,不然为我们还要中国这个概念呢。
国家意识大致可分为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是一种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应该维护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因为从本质上国家作为一个结合体,是遵循丛林法则的,但中国应该在人性的前提下公平公正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作为个国家,中国应该要有自己的气质和旗帜。党和政府首要的就是要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在此大前提下才能采取行动(长效和短效)或制定出符合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内政外策。
国家意识又可分为物质意识和精神意识,所以国家利益又分为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国家安全也是分为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因此其他国家为了从中国获取不正当不公平的利益,往往同时施加精神奴役的,通过精神奴役而更好更大的获取国家利益。并且精神和意识往往是一种缓慢的被动影响过程。打个比方,人为什么能把狼驯化成狗,能把把野猪驯化成家猪,进一步狗和猪就能批量产生成为人的美餐?驯化一个国家也就类似这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安全意识,就会慢慢失去国家物质和国家利益。等到从狼和野猪变成狗和家猪就没有反抗意识和能力,这个时候还谈什么国家和党和人民,任人鱼肉。但国家又不是狼和野猪,是个结合体,可以通过内部分化瓦解,可见国家意识淡薄国家意识不强就很容易被内部分化瓦解。
国家利益是建立在国家安全团结的基础上的,国家越安全越团结获取的国家利益就会越大,以牺牲国家安全团结为代价而获取的国家利益只能是短期的微不足道的每况愈下的。比如说信息安全,这个招聘网,那个招聘网有多少是中国的,有多少是代理的,这个超市办会员,那个超市办会员,有多少是外国的。比如说媒体安全,可以说把狼变成狗的过程首先就是媒体宣传的潜移默化过程,有媒体和专家不是说谷歌要反思吗,你TMD的谷歌是你家的孩子?立场在潜移默化,怎么样潜移默化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等等,不一而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7-06
意识就是想法,国家意识就是国家想法。
比如:建立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国家的想法,也就是一个国家意识。
比如:改革开放,就是国家意识。
从民众意识到国家意识,是要经过一个流程的,最起码要经过人大的同意。上升到国家意识,就意味着要举全国之力
第3个回答  2010-07-05
就是先谢国家再谢父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