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刑法对套路贷新规

2021刑法对套路贷新规

2021刑法对套路贷新规为,套路贷产生的债务是非法债务,是需要偿还的。
“套路贷”与平等主体之间基于意思自治而形成的民事借贷关系存在本质区别,民间借贷的出借人是为了到期按照协议约定的内容收回本金并获取利息,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也不会在签订、履行借贷协议过程中实施虚增借贷金额、制造虚假给付痕迹、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行为。
依法严惩“套路贷”犯罪包括:
一、实施“套路贷”过程中,未采用明显的暴力或者威胁手段,其行为特征从整体上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被害人财物的,一般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对于在实施“套路贷”过程中多种手段并用,构成诈骗、敲诈勒索、非法拘禁、虚假诉讼、寻衅滋事、强迫交易、抢劫、绑架等多种犯罪的,应当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区分不同情况,依照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数罪并罚或者择一重处。
二、多人共同实施“套路贷”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所参与的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当认定为主犯,对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应当认定为从犯。
明知他人实施“套路贷”犯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但刑法和司法解释等另有规定的除外,包括:
1、组织发送“贷款”信息、广告,吸引、介绍被害人“借款”的;
2、提供资金、场所、银行卡、账号、交通工具等帮助的;
3、出售、提供、帮助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
4、协助制造走账记录等虚假给付事实的;
5、协助办理公证的;
6、协助以虚假事实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
7、协助套现、取现、办理动产或不动产过户等,转移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
8、其他符合共同犯罪规定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定义】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形式和内容】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