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乾博士带领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什么的牙齿

如题所述

刘增乾博士带领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熊猫牙齿能自修复。

熊猫牙齿自修复研究发现:

熊猫牙齿能够实现自修复,主要得益于其牙釉质具有高密度富含有机质的矿物质缝隙和巧妙的组织结构。

大熊猫牙齿的矿物质像树木一样垂直紧密地排列,从而形成牙釉质的“坚固森林”,而有机质则填充在“矿物质树”之间微小的缝隙中,牙釉质的变形、损伤与自动回复,微观上都是通过这种微小的缝隙实现。

熊猫的牙齿特点:

大熊猫的犬齿和前臼齿发达,没有齿槽间隙。上门齿呈弧形排列,下门齿呈一横列,第二对下门齿位置常靠后。犬齿的齿根粗大,齿冠较短,齿尖不算锋利。第一对前臼齿极小并有一侧或双侧缺失的现象,第二对上前臼齿呈半斜位,第三、四对上前臼齿的齿冠呈棱形。

大熊猫的牙齿构造复杂,接近杂食性兽类,裂齿的分化不明显。臼齿咀嚼面宽大且约呈长方形。大熊猫臼齿后移,左右上臼齿列之间的距离大于下颔臼齿列的间距。大熊猫的牙齿与其他食肉类动物不同,却与草食性的有蹄类动物相似。

刘增乾博士研究方向及所获荣誉:

研究方向:

1、提出了天然铠甲材料实现高效防护的三种典型生物力学效应,揭示了生物材料强韧化内在机理。

2、设计制备了微观三维互穿镁镍钛仿生材料,实现了强度、阻尼与吸能效率的良好匹配以及优异的断裂韧性和形状记忆功能。

相关工作为材料仿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基础,并通过提供高性能新材料促进了材料强韧化与结构功能一体化,有助于推动仿生结构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3、研制了硬度和模量与人牙适配的仿生义齿材料,兼具优异的断裂韧性和加工性能。

所获荣誉:

迄今在Prog. Mater. Sci、Adv. Mater(4篇)、Sci. Adv、Adv. Sci、A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Acta Biomater(5篇)、Acta Mater(5篇)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9篇(IF>10论文11篇,IF>8论文28篇)。

其中第一与通讯作者论文49篇,被他引2000余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4篇论文单篇被引用超过100次,受到国际学者正面评价,部分成果被Mater. Today、Nano Res等期刊以News或Highlight文章点评。

并得到Phys.org、Advances in Engineering、科技日报等国内外科学媒体报道,申请专利30余项,已授权17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