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制度及采购流程

如题所述

采购管理制度包括采购领导制度、经济责任制、奖惩制度、监督制度等。采购流程包括询价、供方选择和合同管理等。

一、采购管理制度

采购领导制度:采购领导制度,即采购决策制度,按采购什么、采购多少,什么时候采购等决策权属于哪一级来划分领导制度。

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制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及服务质量为目标,科学地确定相关部门、人员经济职责、利益权力的一项管理制度。明确经济责任制,有利于维护采购队伍的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讲究经济核算,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奖惩制度:为了调动广大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企业应该建立与健全各种形式的奖惩制度以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干轻干重不一样”的分配精神。

监督制度:贯彻采购制度必须坚持严格监督与考核,没有严格的监督,采购制度就会流于形式,严格的监督是以科学考核依据为基础的。在实际工作中监督的方法包括三种:一是由采购负责人对各部门组织和职工个人执行情况进行纵向检查;二是组织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横向联合检查;三是个人自查。

二、采购流程

询价:询价就是从可能的卖方那里获得谁有资格完成工作的信息,该过程的专业术语叫供方资格确认。获取信息的渠道有招标公告、行业刊物、互联网等媒体、供应商目录、约定专家拟定可能的供应商名单等。通过询价获得供应商的投标建议书。

供方选择:这个阶段根据既定的评价标准选择一个承包商。评价方法包括合同谈判、加权方法、筛选方法、独立估算等。一般情况下,要求参与竞争的承包商不得低于三个。选定供方后,经谈判,买卖双方签订合同。

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确保买卖双方履行合同要求的过程,一般包括授权承包商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工作;监控承包商成本、进度计划和技术绩效;检查和核实分包商产品的质量;变更控制,以保证变更能得到适当的批准,并保证所有应该知情的人员获知变更;根据合同条款,建立卖方执行进度和费用支付的联系;采购审计;正式验收和合同归档。

采购管理制度的特点

1、文字化

任何制度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的,采购制度也不例外。制度不是上级的口头命令或要求,口说无凭,应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大家共同的行动纲领,对任何人、任何采购活动均起规范作用。文字化的采购制度可以张贴起来,也可以打印成册,分发给每一个采购人员,要求大家领会其内容,自觉地按采购制度要求自己。

2、可行性

任何企业的采购制度都应在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条件、企业发展目标、行业特点以及采购人员本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应切实可行。不同类型企业的采购制度可以有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也应有不同的采购制度,我们反对照搬照抄和一成不变的采购制度,强调采购制度在实施贯彻中的切实可行性,而不是僵化的教条与清规戒律。

3、严肃性

采购管理制度一旦确定,采购人员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只制定制度而不加强执行与实施的监督,这样的规定、制度是毫无价值的。在实际运作中,对违反制度的采购人员应有相应的制裁措施,应提倡采购制度的严肃性。

4、协调性

采购管理制度要注重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调,把上下级工作、前后环节工作有机地协调与联系起来,以体现集体利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1-03

采购管理是指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对采购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实施、监控和控制的管理过程。采购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采购计划: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包括确定采购品类、数量、时间等,以及预估采购成本。

    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定合格的供应商,包括评估供应商的能力、信誉、质量、价格等方面。

    采购合同管理:管理采购合同的签署、履行和变更,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履行合同义务,同时避免合同风险。

    采购执行:执行采购计划,包括采购订单的发放、物流协调、验收等。

    采购绩效管理:对采购过程和供应商绩效进行管理和评估,确保采购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同时持续改进采购流程。

    采购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控制采购风险,如供应商风险、市场风险、合同风险等。

    采购信息管理:管理采购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包括采购数据、合同文件、供应商档案等。

    作为专业的采购管理系统,8Manage SPM突破传统的手工采购局限,实现电子化采购管理的模式,大大提升企业采购效率,让采购管理工作变得更简单。系统支持采购全过程管理,包括采购申请与审批流程、招投标、采购定价(询比价,竞价,协议价)、一站式采购订单管理,发货、收货、验收入库、发票与付款管理以及采购产品基准价等,帮助企业实时掌控采购进度和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