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学 非所宜中非所宜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小孩子如果不知道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0

非所宜:是很不应该的。

一、原文:

出自宋  王应麟 《三字经》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二、译文: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二、作者简介

王应麟 (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传世书法有《著书帖》等。著有《三字经》、《困学纪闻》、《小学绀珠》、《玉海》、《通鉴答问》、《深宁集》、《诗地理考》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26

子不学非所宜中的非所宜意思:是很不应该的。出自宋儒王伯厚先生作的《三字经》,整句如下: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释义: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三字经》作品赏析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3-16
出自《三字经》:“子”,是为人之子.“不学”,是不肯读书.“非所宜”,是不宜 应如此.“幼”,是黑发年少之时.“老”,是白发衰迈之时.“何为”,言不能行也.上是责父师之过,此是勉人子之学.为人子者,若终日不学,自然痴蠢愚庸.
入而在家,则事亲事长而不知孝弟之道;出而在外,则交朋处友而不知 周旋之礼.又道自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如禾如稻兮,乃国家之栋梁,世之大宝,如蒿如草兮,乃耕者僧嫌,商者烦恼.他日面墙,悔之已晚.日月逝矣,岁 不我与.呜呼老矣,是谁之愆?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3-30
是很不应该的意思表示不写作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