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第三世界的主要社会思潮哪些

如题所述

在国际关系领域,发展中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或南方国家.这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类型国家的称呼.发展中国家的概念是指,这些国家在经济领域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是经济层面的定义;第三世界则是指在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阵营的条件下不属于其中任何一方的一支独立的中间力量,是在国际政治层面的定义;民族独立国家则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强调的是这些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所共同拥有过的从殖民者手中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历史;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地理上大多位于南半球,与北方的发达国家相对,因而也被称为“南方国家”.其中“第三世界”的概念是国际政治中最经常被使用的概念.
1952年,法国学者阿尔弗雷德?索维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第三世界”的概念,指出在“两个对抗世界”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国家.它们在国际上处于被剥夺、被忽视、被鄙弃的境况,其地位类似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第三等级,因此被命名为“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的概念提出之后,很快被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所接受,在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中被多次提及,成为世界各国、各种国际组织、国际会议、报刊媒体以及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名词.
第三世界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一)第三世界的兴起促进了世界政治力量的重新分化和组合,使战后两极政治格局受到冲击.
二战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达到130多个,占到世界国家总数的三分之二.这些国家不但是冲破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强大力量,而且还使国际关系的中心发生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倾斜,以往几个大国就可以决定世界事务的时代已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另外,新兴的第三世界形成一股不可小视的“中间势力”.当整个世界被“铁幕”划分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导下的东西两大阵营时,“中间势力”的存在极大冲击了两极格局.在国际斗争中,团结起来的第三世界是世界政治格局中反对强权,保持稳定的积极力量,对美国和苏联集团都是强大的制约.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的存在和发展还大大促进和推动了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从两极化走向多极化.
(二)第三世界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主要力量.
冷战期间,超级大国之间并未发生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主要是因为全面对抗很可能导致双方的同归于尽.但双方在国际舞台上的争夺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并且,这种世界范围内的争斗、角逐主要是以第三世界国家为场所和目标的,使得身处美苏双重霸权压迫之下的第三世界备受伤害.即使苏联解体,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一个已不复存在,但世界性的霸权主义和地区性的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第三世界既是霸权主义的侵害目标,同时也是反对和制止霸权主义的直接而现实的力量.实际上,第三世界争取自身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的斗争,就是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直接打击.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作为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由于第三世界的反对,超级大国无法为所欲为,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因此大大削弱.
(三)第三世界是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建立世界新秩序,就需要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剥削和压迫,改变不合理、不公正、不平等的旧秩序.为此,第三世界国家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努力.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后的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使该组织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改变了原来由少数几个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在许多问题上,第三世界国家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作出了贡献.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上,第三世界国家就冲破了一些国家的阻挠,在联合国大会上以压倒性的优势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对塑造新的国际政治结构影响巨大.除了政治上的斗争之外,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上升.这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始终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还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先进的工业,有的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对改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弱势地位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加强了经济斗争中的合作与协调,尝试拿起经济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1973年,为反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中东政策,阿拉伯石油生产输出国组织利用石油武器,同西方国家和以色列进行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斗争的重点开始从政治领域逐步转向经济领域.发展中国家开始用争取经济独立的方法来巩固政治独立,并逐步将政治斗争同经济斗争结合起来.
另外,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要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口控制、跨国犯罪、禁毒问题、恐怖主义等等这些全球性的问题,也需要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参与.只有全球每个国家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全球治理.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