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常见的动物中,只有蝙蝠和海豚这俩特殊的哺乳类动物(一个可以上天,一个可以入海)是经常应用超声波去定位的,其他的物种没有常见将超声波应用于自己生活中的。
1、飞蛾——扑火(光亮的地方)
飞蛾等昆虫在夜间飞行活动时,是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飞蛾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飞蛾在逃避蝙蝠的追逐,或者绕过障碍物转弯以后,它只要再转一个弯,月光仍将从原先的方向射来,它也就找到了方向。这是一种“天文导航”。
2、萤火虫——发光器的闪光信号
和飞蛾差不多,也是靠光信号来进行定位和活动的。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萤光素(在萤火虫中的称为萤火虫萤光素(Firefly luciferin)),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
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 ,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反应中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
3、猫头鹰——目光如炬
猫头鹰的视觉敏锐。在漆黑的夜晚,能见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猫头鹰瞳孔很大,使光线易于入眼,视网膜能辨明暗的能力非常丰富,对弱光也有良好的敏感性,适合夜间活动。
另外,猫头鹰眼中有3张眼睑,上眼睑会于眨眼时放下,下眼睑会于睡觉时盖上,而中眼睑是一线状组织,会于眼面上下移动清洁眼面。不同于其他鸟类,双目向前,视区重叠,可因此分辨距离。
同时猫头鹰是色盲,也是唯一不能分辨颜色的鸟类,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认色彩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彩感觉。
扩展资料:
三者的生活习性:
一、猫头鹰
猫头鹰一旦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便迅速出击。猫头鹰的羽毛非常柔软,翅膀羽毛上有天鹅绒般密生的羽绒,因而猫头鹰飞行时产生的声波频率小于1千赫,而一般哺乳动物耳朵是感觉不到那么低的频率的。
这样无声的出击使猫头鹰的进攻更有“闪电战”的效果。据研究,猫头鹰在扑击猎物时,它的听觉仍起定位作用。它能根据猎物移动时产生的响动,不断调整扑击方向,最后出爪,一举奏效。
二、飞蛾
蛾类从旁观者看来,好像显然地会被光所吸引;但事实上更准确的说法是“因为飞蛾头晕搞不清楚方向”而围绕着明亮的物体盘旋。蛾类利用光线来作为罗盘导航,且进化成会利用眼睛里固定的部分来接受光线。
只要光源十分遥远像是太阳或月亮,飞蛾眼里所接收到的光的角度会近乎一致地平行,这时飞蛾只要大约朝直线方向行进,视觉成像就能维持不变。
但当光源非常接近时,如果飞蛾依旧直线地行进,在移动的每一瞬间其所接收到的光的角度都在改变。所以飞蛾为了要去适应这种改变,就会变成从旁观者看来好像是螺旋状地朝光源前进。
三、萤火虫
萤火虫依其生活环境区分为陆栖和水栖两个大类,前者占大多数。陆栖萤火虫幼虫多栖于遮蔽度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地方,水栖萤火虫每一虫态都有不同的生态栖位;蛹期在水旁边度过。成虫则以雄虫及雌虫分为水上方开阔水域及水边的植物上,卵产于岸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猫头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萤火虫
夜间活动完全靠超声波的生物,除了蝙蝠外,还有很多,不包括猫头鹰,但它的听力特别发达,有利于对目标定位。
在自然界中,猫头鹰是唯一一种具有圆圆的面盘、且两只眼睛均朝向前方的鸟类。分类学上,专门为其设立了一种类别——鸮形目。
猫头鹰分布非常广泛,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都有它们的身影。大部分猫头鹰为夜行性肉食性动物,食物以鼠类为主,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我们在白天看到猫头鹰的几率非常小,反而在夜间会听到它们奇特的叫声。那么,在漆黑的夜晚,猫头鹰是如何捕捉到警惕性非常高的老鼠等食物的呢?
1、敏锐的视力
猫头鹰的眼睛瞳孔非常大,可以在夜间吸收更多的光线。大多数动物眼睛底部的视网膜上都有两类感觉细胞,一类是视杆细胞,另一类是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对弱光敏感(可感受到一个光子),但只能辨别明暗,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视锥细胞,能感受强光和颜色,对物体细节和颜色分辨力强。而猫头鹰的视网膜中只有视杆细胞,不含视锥细胞,因此,猫头鹰对弱光有良好的敏感性,适合夜间活动。
另外,由于猫头鹰的眼睛分布在面盘前方,其可视范围具有重叠区,因此猫头鹰能够看到“立体”的物像,有利于它们精确地判断猎物的远近,进行准确的抓捕。
2、灵活转动的脖子
虽然猫头鹰的眼睛对夜间弱光敏感,但是由于两只眼睛朝向前方,并且固定在眼窝内无法转动,这使得双眼看到的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猫头鹰也有解决方案。猫头鹰具有特殊的颈椎结构,使脖子能够非常灵活地转动,头的活动范围可高达270°,它们的脸甚至能够转向后方。因此,猫头鹰具有非常大的观察范围,有利于捕捉猎物和躲避敌害。
3、发达的听力
猫头鹰的听力非常发达,它们左右两耳的形状与结构并不相同,左耳道比右耳道宽阔,且左耳有发达的耳鼓,有利于通过听觉进行定位。大部分猫头鹰的头顶还生有两簇耳羽,其功能类似人的耳廓,有利于收集声音。
4、无声的飞行
猫头鹰的羽毛大多为褐色,其间还散布着细小的斑状花纹,在夜间形成保护色,不易被发现。猫头鹰的羽毛稠密而松软,具有“消音”的作用。猫头鹰飞行时产生的声波频率小于1千赫,远远低于一般小动物的分辨力范围,这使猫头鹰能够在夜间悄无声息地飞行。
5、锐利的捕捉利器
猫头鹰具有短而强壮、先端钩曲的喙,还有强有力的腿和弯钩状的鹰爪,有利于抓捕和撕裂猎物。猫头鹰借助敏锐的听力和视觉,能准确判断出猎物的方位,对猎物实施悄无声息的“闪电攻击”,还能随时调整对猎物的定位,因此,猫头鹰对猎物的攻击往往能够“一击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