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口头禅有哪些?

如题所述

四川方言口头禅有“老子”“爪子”等。

1、“老子”,读音〔Lǎozǐ〕。

一般“老子”说的是中国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李耳,但在四川话里,“老子”的意思等同于“长者”、“父亲”,早在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有记载:“予在南郑,见西陲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称老子”。

四川儿女爱呼父亲为“老汉”,“老汉”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年老的汉子,因为一家人中,年老的汉子多半是父亲,当“老汉”的对子女当然就是开口“老子”,闭口“老子”了。

2、“爪子”,读音〔zuàzi〕。

(说明下,四川人平翘舌音是不分的,z、c、s和zh、ch、sh是不分的。)这里的“爪子”不是鸡爪爪,鸭爪爪,在四川话里“爪子”的就相当于普通话里“干嘛”的意思。例如:“老公,你想爪子?”

语言的相关应用与评价

四川内部基本各个城市能交流,少部分音调和土语上面有差异,以前难度大一点,今天被普通话洗礼了的年轻一辈,虽然方言音在,但是谈吐思维好多人都是普通话思维了。所以,四川人的那些口头禅般的土语,个人觉得使用频率会比较低。

只有几个城市,要么它本来的语言声调就特别强势,比如泸州的叙永,还有乐山,这两处。成都和划出川的重庆,因为经济发达,以及强大的本土文化自信,保留更多的土语交流思维,其他城市恐怕就没那么明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5

帽根儿、揪揪儿——辫子,抵拢倒拐——走到头了再转弯,就你精灵完了!——就你聪明完了,开费了——开会了。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俗语: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