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简述

如题所述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许多攻击往往源于基础的系统漏洞和管理疏忽。事实上,用户账号管理和权限分配的不当,如操作系统版本陈旧、应用程序隔离不严,往往成为黑客的突破口。

以往,如WEB和DCOM环境中的程序,由于权限设计,可以在用户账户内自由访问,甚至可能被滥用,导致所谓的"提权"技术的出现。然而,微软在WIN10中引入了全新的应用隔离机制,彻底改变了这种补丁式修复的模式。如今,手机等设备多用户支持,正是这一改变的体现。

计算机内部的管理,以用户身份标记(如USER id和Safe id在Windows中,或USER id和Group id在UNIX/Linux中)和结构化网络信道(如VLAN id和IP套接字)为核心,构建了安全等级和访问控制的基础。安全标记和结构化信道是网络安全防御的两大支柱,通过第三方形式化标记系统,确保用户权限的合理划分,逻辑上保障了多级互联的网络安全。

在局域网环境下,由于无法像多用户网络那样强制管理客户端,可信计算标准应运而生,旨在实现逻辑证明的安全信息网络。然而,现有的标准如GB/T22239-2019和GB/T28449-2019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逻辑证明的重要性,导致一些级别较低的安全要求可能无法达到自主访问控制的保护级别。

然而,技术进步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操作系统内置防火墙的强化,结合VLAN的精细划分和用户组的管理,我们可以实现逻辑上可证明的网络安全。因此,与其盲目追求黑客攻击的技巧,我们应该更注重从系统层面加强防护,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

归根结底,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两个核心行动:一是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确保其安全性能;二是实施有效的访问控制策略,通过科学的网络架构和管理,抵御潜在威胁。这样,我们就能在数字化的世界中,有效抵御黑客的挑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