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最低服务年限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最低服务工作年限是指经过了考察之后,正式录用的情况下在用人单位内最低应该服务的年限,一般是服务5年,其中有1年的时间为试用期。

事业单位最低服务工作年限是指经过了考察之后,正式录用的情况下在用人单位内最低应该服务的年限,一般是服务5年,其中有1年的时间为试用期。但是不同学历的考生服务的年限也有差别,大专及本科学历的是五年,但是硕士学历的一般是三年。
设置服务年限是为了避免体制内人员流动状况频繁,给用人单位的日常工作造成影响。其实具体的服务年限还是看具体的招考单位,也并不是所有的单位都会设置服务年限,但是也有单位服务年限长达八年,所以需要考生在报考事业单位的时候看清楚要求,不要到时反悔。
在服务年限内,考生不能有以下的行为:不得随意辞职,服务年限内,除遭遇不可抗力的原因外,不能申请辞职;不得调离,允许在单位内部或本地区相近岗位之间调整、提拔重用,但不能调离服务区域;不得报考公务员或其他事业单位。

为了保持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很多事业单位规定了最低服务年限。原则上在最低服务年限期间,新录用的工作员不允许调动或考取别的单位。不过在新入职的聘用合同上一般有规定在一下情况聘用人员可以无条件解除合约:
1、试用期间
2、应征入伍
3、考入高校
4、因工作需要被组织选调到人大、党委、政府、政协、工商等其他部门工作的。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事业单位最低服务年限是什么意思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二条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第十三条规定: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