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因为就要被公司掉到山东莱芜工作,那里生活质量怎么样,城市环境好吗,人文方面呢?请大家多告诉我一点关于那里的事情吧^_^
我是大连的,现在在上海上班,要调到莱芜工作一段时间,所以是想要多了解一下那里的物价,租房价,购物区和文化区在哪里?这样一些关于生活上的问题^_^

莱芜市地处山东省中部,辖莱城、钢城两个区和三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25万。莱芜古称嬴、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在这里发生过“长勺之战”,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曾在此发动了著名的“莱芜战役”。莱芜境内资源富集,尤以煤、铁储量丰富,矿冶历史源远流长,曾是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目前,莱芜已经发展成为以钢铁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城市,是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去年全市钢产量达到1400万吨。莱芜盛产生姜、大蒜、蜜桃等农产品,是“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黄金蜜桃之乡”。莱芜自然风光优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棋山炒鸡
莱芜炒鸡以其味醇、质朴、实惠的风格,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吃莱芜炒鸡又成了当今莱芜餐饮市场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在当地异常火爆,而且现已开设到周边的泰安、临沂、新泰、博山等地。
说起莱芜炒鸡的由来,最早兴起于位于莱城东北方的夹岭山。此山是莱芜通往著名瓷都博山的必经之地,由于这段山路蜿蜒崎岖,重山叠嶂,人烟稀少,致使过往的司机、路人就餐困难。当地头脑灵活的人看准了这一商机,在风景秀丽的宽阔地带搭起草棚,垒起了土灶,并就地取材,选用漫山遍野放养的土鸡,当着客人的面现宰现杀,用农家的方法,劈柴小火炖制,一壶茶的功夫,一盆家常炒鸡就端上来了。只见酱红色的大块鸡肉,配有褐色的松莪,翠绿的芹菜,柔软剔透的粉皮,宽汤热气,散发着浓郁诱人的香气。吃着炒鸡,再点上几道或拌或炒的田间野菜和简朴实惠的家常小吃,环视着迷人的奇山异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足以驱散一路的风尘和疲惫。这种吃法,伴随着汽车飞转的车轮越传越远,“夹岭炒鸡”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城里人带着家人、朋友,专门开车到这里来吃炒鸡,生意越来越红火。精明的山里人现已把炒鸡店开到城里来了。

莱芜黑鸡产于莱芜市雪野旅游区,有生命之源绿色食品之美称。据山东农业大学报道,莱芜黑鸡每克肌肉中亚油酸含量48.92mg,亚麻酸含量17.91mg,红肌纤维含量23.55mg,公鸡温补阳气,母鸡适益阴血。所产鸡蛋叫柴鸡蛋、土鸡蛋,草鸡蛋,指散养在山坡上,自由自在刨土觅食、吃虫儿的鸡下的蛋。这些鸡吃的是一些昆虫,青草,因为它们的食料里缺少很多专用鸡饲料所必须添加的配料,如骨粉,激素等。因此其蛋清浓稠透亮,营养价值高。
柴鸡蛋与普通鸡蛋相比,柴鸡蛋较小(一般在42—53克之间),但与等重普通鸡蛋相比营养含量却高得多,而且富含免疫因子,营养价值更高,是最理想的蛋品。普通笼养鸡的产蛋率能达到95%,年产蛋量高于300枚。而莱芜黑鸡的产蛋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说每只黑鸡平均要积蓄3—4天的营养才能产下一枚小小的鸡蛋,每年产蛋数量很难超过100枚。厚积而薄发,营养相对丰富了许多。
柴鸡蛋对人体的益处:
一、健脑益智,鸡蛋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酸,脂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良好作用,可延缓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改善记忆力。
二、保护肝脏,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坏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三、防治动脉硬化 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人员根据蛋黄中卵磷脂的乳化作用,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四、预防癌症,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日本学者研究发现,鸡蛋中还含抑制诱发喉癌和淋巴癌的EB病毒增殖。
五、延缓衰老,鸡蛋中几乎含有人体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坚持适量吃鸡蛋,是不少长寿延年的经验之一。

庙子粉皮,已有三百多年的加工历史,传说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撰写《十全记》书时,御厨每天用庙子粉皮炖鸡,让乾隆帝用膳,以保证他大脑供血,后乾隆知晓炖鸡的搀货粉皮来源于莲花山脚下的庙子村,于是,便在文武大臣面前风趣地说“没有庙子粉皮炖鸡,就没有朕写的《十全记》。”由此在民间广泛流传出许多庙子粉皮与乾隆帝的《十全记》书的感人传说,从此,庙子粉皮这一百姓当家产品,便被推举为朝廷贡品。
庙子粉皮,选用莲花山脚下纯天然、无污染、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的地块,所产的优质甘薯加工而成。其产品特点:无激素、无毒素、光亮透明、耐煮、韧性强,味道香甜纯正、口感好。
经常食用,能充肌肤,去肌死,破宿血,软化血管,增强皮肤弹性。具有养生、开胃、健脾、补虚、益气、滋肾、壮阳、清热除湿、预防阴冷、调节平衡人体酸碱等保健作用,该产品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抑制大脑衰老,强体活血、润肠、通便的上等保健食品。

旅游

·房干生态景区

·莱芜战役纪念馆

·王石门“天上人家”景区

·吕祖泉景区

·莲花山风景区

·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棋山省级森林公园

·雪野三峡景区

·笔架山景区

·黑龙潭景区

·香山景区

·官正九龙山景区

·苍龙峡景区

·文昌岛景区

·云台山省级森林公园

·汪洋台景区

·龙山风景区

·朝阳洞景区

·陈毅指挥所

·南山景区

民俗文化

【莱芜梆子】 又名“莱芜讴”,音乐唱腔高亢激昂,豪迈奔放,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宝库中的奇葩。 1850年前后,徽班“老阳春”经运河入山东,定居在泰安县夏张镇。此后,流行于汶上一带的梆子,经常与徽调同台演出,逐渐结合,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

【莱芜锡雕】 历史悠久,品类繁多,造型美观,技艺精湛,独具一格。明清时期是莱芜制锡业的全盛时期,1780年,莱芜城西关制锡世家王家,综合多种艺术,创制了第一批锡雕制品—配套茶、酒具。以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雕制工艺不断提高,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技巧和精湛的构思设计,创造性的应用了浮雕艺术和镶嵌技法等,曾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银质奖。王家锡雕的代表作三层龙饰古香炉,雕饰精美,九龙形象逼真, 或腾云,或戏珠,栩栩有欲飞之势,还有仙鹤蜡台、餐具、瓶、盒等。这些作品雕制精巧,被视为珍品,现在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自然环境】 莱芜市位于泰山东麓,东经117°19′—117°58′, 北纬36°02′—36°33′,北邻济南市所辖的章丘市,东临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南临泰安市所辖的新泰市,西邻泰安市岱岳区。总面积2246.21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莱城居市境中部,距省会济南112公里。
地质构造受鲁中纬向构造及鲁西旋卷构造控制。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山岭环绕,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海拔最高点994米,最低点148.13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0℃,降水量695.1毫米,无霜期187天。2006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4.2℃,比常年平均偏高1.2℃;年降水量566.4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少128.7 毫米,日照总时数2288.7小时,比常年平均偏少155.1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35.9℃,出现在6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2.2℃,出现在2月9日;终霜日期3月3日,初霜日期11月5日,无霜期246天。
2006年末耕地面积68735公顷。 水资源总量5.81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种有铁、煤、铝、钴、金、石灰石、花岗石、石英、陶土、燕子石等。煤炭已探明储量10亿吨, 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基地。铁矿石已探明储量6.5亿吨,列华东地区之首。生物资源,木本植物有71科、177属、471种;畜禽有牛、羊、猪、兔、鸡等,其中瘦肉型莱芜猪为省内优良畜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16
莱芜的由来
莱芜,春秋为牟国及齐嬴邑、平州邑地。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故址在今城东10公里的辛庄镇赵家泉村;嬴邑属于齐国,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镇城子县村;平州邑在莱芜西部。秦置嬴县(治所在今城子县村),属济北郡。西汉增置牟县(治所在今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故名莱芜,故址在今淄川东南21、5公里的口头乡城子庄。嬴、牟、莱芜三县同属于泰山郡。东汉、三国魏、晋沿袭未变。北魏时嬴县治所向东迁移至今南文字村。同时撤消设在淄川的莱芜县,其区域北部划入设在淄川的贝丘县,南部分别划入嬴县与牟县。北齐天宝七年,撤消牟县,并入博平县。隋代开皇十六年,复置牟城县,大业初年又并入嬴县,从此牟县再未出现。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消嬴县,并入博平县,从此嬴县再未出现。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于北魏嬴县故城(今南文字村)复置莱芜县。从此,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今莱芜市境内。元和十五年又将莱芜县并入乾封县,太和元年复置莱芜县,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属兖州鲁郡。宋初属兖州鲁郡,继属袭庆府鲁郡。金代,废除设在今莱城的主管冶炼的莱芜监,于大定十二年将设在南文字村的莱芜县南迁至莱芜监旧址,属泰安州。元代、明代沿袭未变。清代属泰安州。1915年属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莱芜建市
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将莱芜与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区合并划为莱芜、莱东、莱南三县,抗战胜利后恢复原貌。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个区,30个乡镇、办事处。2000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莱芜市将所辖30个乡镇、办事处,合并调整为4个办事处、14个镇、1个乡。
近代莱芜
莱芜是革命老区,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因陈毅元帅、粟裕将军指挥的“莱芜战役”而名载史册。莱芜的解放揭开了莱芜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莱芜人民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使莱芜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莱芜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钢城煤都”之称,拥有煤、铁、铜、金、磷及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长石、燕子石等几十种矿藏。其中煤炭储量4亿吨,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产区;铁矿石储量4.8亿吨,占山东省总储量的1/3,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莱芜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科技部命名的高新技术新材料基地,境内有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鲁中冶金矿山公司、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部属、省属企业,装机总容量4*30万千瓦的莱城大电厂两台机组已相继竣工,并投入发电。09年底华能莱芜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开建,预计2011年底投产。
莱芜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业产区,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和多种蔬菜、果品,尤其是以出产姜、大蒜、大红袍花椒享誉全国,是“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莱芜市非常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莱芜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被列入山东省六大重点示范园区。
莱芜风土人情淳厚质朴,人民诚实勤劳、热情好客,讲求实干。建立地级市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实业快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1995年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1997年,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标准。
莱芜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加上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粮菜果畜生产基地;莱芜工业基础雄厚,初步形成以钢铁工业为龙头,冶金、能源、机械、轻纺、建材为支柱,轻重工业比例协调,能源、原材料工业配套的工业生产体系,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和能源生产基地。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莱芜交通
莱芜位于齐鲁大地的中部,境内博莱高速、泰莱高速、济莱青高速南线、莱新高速、国道205、以及省道、县乡公路,覆盖全区,形成公路铁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出行较为便利。
铁路
莱芜东火车站,位于大桥路北首,现只有泰山——淄博往返普客经停莱芜,从乘坐火车先至淄博或泰安,在转车可到达全国其他各城市。市内乘坐 9 路公交可到莱芜火车站。
公路
莱芜市长途汽车站,位于市区胜利南路,现已开通省内外的客运线路达187条,可到达济南、泰安、淄博、滨州、临沂、枣庄、徐州、连云港等省内外城市,市内乘坐4、5、8、10、101、12路公交车可到达长途汽车站。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莱芜市位于泰山东麓,东经117"19'一117"58',北纬36"02'-36"33',北邻济南,东邻淄博,西邻泰安。总面积2246.21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莱城居市境中部,距省会济南112公里。莱芜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O-13.0℃,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本年年平均......
莱芜是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环山,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整个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北、东、南三面又向盆地中部倾斜,大汶河由东向西横贯盆地中部。海拔最高994米,最低148.13米。山地12.67万公顷,占60%,丘陵约4万公顷,超过20%,其余为平原。具体分为:低山岭坡、岭坡梯田、近山阶地、山前倾斜盆地、河谷平原、水库、坑塘7个微地貌类型。
北部为泰山余脉,走向近东西,自西向东有三平山、香山等。南部为徂徕山余脉,走向与北部泰山余脉大体平行,自西向东有莲花山、大堡顶山等。两山脉诸山皆为山势陡峻、切割强烈的中低山。海拔900米以上的山头有5个,即:莲花山,东西走向,海拔994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境内13平方公里;大堡顶山,海拔939米;新甫山,东西走向,海拔925米,境内7.5平方公里;三平山,海拔924米;香山,东北西南走向,海拔918米,面积4.5平方公里。
境内河流有汶河和淄河两大水系,位河水系主要干流是牟汶河,最大支流是嬴汶河(亦称汇河);和庄河属淄河水系。此外,尚有近400条支流。南部支流河短,比降较大,多为源短流急的季节性河。北部支流河长,比降较小,多为常年河。主要河流有:汶河,分为牟汶河、嬴汶河。牟汶河,市内长近77公里,流域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为北西流向;嬴汶河,市内长59公里,流域面积797平方公里。淄河(又名淄水),干流为和庄河,境内长12公里,流域面积102.35平方公里。大小河流近400条。
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年平均气温在11~13℃之间,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南部高于北部,中部高于东部和西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山区较低。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8.6℃,7月份最高为30.9℃,极端最高为39.2℃;1月份最低为8.1℃,极端最低为-22.5℃。降水量多年平均760.9毫米,1964年最多,为1369.6毫米;1981年最少,为442毫米。
日降水量最大为168.8毫米,出现于1975年9月1日。日照多年平均2629.2小时,日照率59%,5月份最多,平均274.4小时;12月份最少,平均181.9小时。平均每天光照7.2小时,最长13.8小时。全境属半湿润地区,在一年中7月和8月属湿润期,9月为半湿润期,其它月份为干旱、半干旱期。初霜一般在10月21日,终霜多在翌年4月7日,无霜期平均196天。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干旱、风灾严重。
灾害性气候:主要是旱、涝,风、雹、虫灾次之。莱芜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大旱12年一遇,偏旱8年一遇,季节旱发生频繁,春旱机率最高。旱灾一般面积大,范围广,灾情重,特别是山区灾情更重。水灾,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尤以7月最多。春季暴雨多出现在4月上旬和5月中旬。秋季暴雨比春季多,主要集中在9月上、中旬。大涝24年一遇,发生频率为4%,偏涝6年一遇,发生频率为17%,夏涝机率最高。
土地资源共有土地224621.16公顷,可利用面积209572.77公顷,已利用面积178127.03公顷,1998年末耕地面积60718公顷。水资源总量近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4.61亿立方米,其中地面水2.13亿立方米,地下水2.48亿立方米。矿藏资源有铁、铜、金、铅、锌、铝土、煤、石灰岩、石英、蛙石、磷、花岗石、燕子石、河沙等。铁矿有大型矿体6个,中型矿体6个,小型矿体30余个。煤矿主要分布于南部八里沟至颜庄一带。铁、煤伴生元素有铜、硫、钻等,可供综合利用。石灰岩储量丰富。生物资源野生动物有野兔、黄鼬、狐狸、獾、啄木鸟、灰喜鹊等,有益昆虫有3纲9目26科118种;野生中药材有汶香附、柏子仁、酸枣仁、丹参、远志、黄芩、柴胡、全蝎等450多种,年采集近200种;野生鱼类有鳅鱼、马口鱼等;水生植物有苇、蒲、荻等。
土壤:分为两个大类,七个亚类。按亚类分:棕壤、潮棕壤,占可利用面积的13%,土层深厚,宜于耕种;棕壤性土,占31.7%;褐土性土,占17%,土层浅薄,宜发展林牧业;淋溶褐土,占15%,土层深厚,宜于耕种。褐土、潮褐土,占23%,宜于耕种。
植被:原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植被率很小,且具有明显的次生性质,除个别山地丘陵和沟谷中可见零星次生落叶、阔叶杂林外,主要是抗旱耐瘠的针叶树种。大面积的是人工植被。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莱芜,春秋为牟国及齐嬴邑、平州邑地。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故址在今城东10公里的辛庄镇赵家泉村;嬴邑属于齐国,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镇城子县村;平州邑在莱芜西部。秦置嬴县(治所在今城子县村),属济北郡。西汉增置牟县(治所在今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故名莱芜,故址在今淄川东南21、5公里的口头乡城子庄。嬴、牟、莱芜三县同属于泰山郡。东汉、三国魏、晋沿袭未变。北魏时嬴县治所向东迁移至今南文字村。同时撤消设在淄川的莱芜县,其区域北部划入设在淄川的贝丘县,南部分别划入嬴县与牟县。北齐天宝七年,撤消牟县,并入博平县。隋代开皇十六年,复置牟城县,大业初年又并入嬴县,从此牟县再未出现。
古莱芜装饰图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消嬴县,并入博平县,从此嬴县再未出现。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于北魏嬴县故城(今南文字村)复置莱芜县。从此,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今莱芜市境内。元和十五年又将莱芜县并入乾封县,太和元年复置莱芜县,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属兖州鲁郡。宋初属兖州鲁郡,继属袭庆府鲁郡。金代,废除设在今莱城的主管冶炼的莱芜监,于大定十二年将设在南文字村的莱芜县南迁至莱芜监旧址,属泰安州。元代、明代沿袭未变。清代属泰安州。1915年属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莱芜名称由来诸说,列下俟考:落石说。旧时传说,今莱芜城附近,从空中落下一块石头,莫测来源,按道家观点谓此石来自于“无”,为此县名莱芜。
莱民播流此谷说。公元前567年(甲午,鲁襄公六年,齐灵公十五年)十二月,齐侯灭莱(注:齐侯灭莱,迁莱于郳)。《水经注》引旧说云:“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山名取目说。《水经注·淄水》:“泰无、莱柞并山名也,郡县取目焉,汉高祖置。”
莱、牟音转说。王献唐在《人与夷》中认为:莱芜是莱族与牟族杂居而得名。古读“牟”为重唇音,声与“芜”相似,转写为莱芜,故曰莱芜。
莱芜,春秋为牟国及齐嬴邑、平州邑地。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故址在今城东10千米的辛庄镇赵家泉村;嬴邑属于齐国,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镇城子县村;平州邑在莱芜西部。秦置嬴县(治所在今城子县村),属济北郡。西汉增置牟县(治所在今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故名莱芜,故址在今淄川东南21、5千米的口头乡城子庄。嬴、牟、莱芜三县同属于泰山郡。北魏时嬴县治所向东迁移至今南文字村。同时撤消设在淄川的莱芜县,其区域北部划入设在淄川的贝丘县,南部分别划入嬴县与牟县。北齐天宝七年,撤消牟县,并入博平县。
隋代开皇十六年,复置牟城县,大业初年又并入嬴县,从此牟县再未出现。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销嬴县,并入博平县。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于北魏嬴县故城(今南文字村)复置莱芜县。从此,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今莱芜市境内。元和十五年又将莱芜县并入乾封县,太和元年复置莱芜县,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属兖州鲁郡。宋初属兖州鲁郡,继属袭庆府鲁郡。金代,废除设在今莱城的主管冶炼的莱芜监,于大定十二年将设在南文字村的莱芜县南迁至莱芜监旧址,属泰安州。清代属泰安州。
1915年属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37年后历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第十五行政督察区。1939年8月,莱芜县民主政府成立,属七县行政联合办事处。1940年3月,属泰山专署。
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将莱芜与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区合并划为莱芜、莱东、莱南三县,抗战胜利后恢复原貌。1945年9月恢复原建制,属泰山专署。建国后,历属泰安专区、济南市、泰安地区。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1990年8月,设立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副县级),为莱芜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莱芜市、新泰市和沂源县的部分乡镇归其管辖。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个区,30个乡镇、办事处。2000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莱芜市将所辖30个乡镇、办事处,合并调整为4个办事处、14个镇、1个乡。
[编辑本段]风土人情

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
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胶东地区灶神画像贴在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好给灶王喂马。过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山东通常都由男人致祭,但在恩县、博平等地却是妇女率儿童焚香拜奠祀灶。旧灶�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当时贴上,有的则到除夕再贴,所以对联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的词句。
祀灶多用甜和黏的食品。普通用的是糖瓜、枣等,临朐还用羊枣、柿饼,威海用糯米饼、小糖瓜,无棣、恩县、博平、招远、日照等地加用黍糕或枣糕,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或者是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所以成武等地称此为“涂神口”,有的还真在灶神的嘴上或锅灶门口粘上一小块糖。也有的在灶门口抹点酒糟或酒,谓“醉司命”。
供品除糖瓜之类外,有的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供面条,有的还供上用秫秸插成的灶马、灶鸡,好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祭祀之后,还要举行欢送仪式。一家人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掉旧灶王像和一匹纸马,同时老年人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那些迫切需要生儿育女的则念道:“腊月二十三,灶王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尾巴上带个胖小子来。”这样就算把灶王爷送走了。淄川、招远等地在辞灶之后还有卜灶的习俗,即悄悄外出听人说话以卜吉凶。
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民间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古代称大寒后10日为阳宅乱岁,嫁娶无禁。现在农村还多在年底结婚。
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古代腊日没有定期,到了晋代以后,都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为腊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于这天成道。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北宋东京(开封)各大寺庙都在这天举行浴佛会,做七宝五味粥,这种粥叫腊八粥,又叫佛粥。后来民间也做腊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腊八粥,以赠百官。山东各地腊八日吃腊八粥极为普遍。德州的腊八粥用八种粮食和果品制作,其中必定有枣,象征吉祥。腊八粥的枣是“早“,栗是“力”,就是早下力气,争取明年五谷丰收。要把腊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连”的谐音,意味着连年丰收。黄河口垦荒人家,家有新妇,腊八日用黄米、红枣制糕,名为“吃碗糕”。即墨把腊八节作为农家的节日,据说取自“七人八谷”,是对谷的纪念。
腊八节正是隆冬季节,天气寒冷,俗话说:“腊八腊八,冻死叫化。”旧时,邹平等地的地主为了表示对长工的仁慈,过了腊八节才行辞退,临走时,赠送几个腊八糕。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德州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装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经结婚的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节祭祖的习俗在山东较为普遍,一般都在午后带着祭品上坟祭祖。单县的祭品尤为丰盛,有竹子做的盂兰盆、纸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淄川则把祖先请到家里祭祀,家家都在大门顶上插上五谷穗子,据说以五谷为马,祭祀完毕后,好让祖先跨着马回去。
中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吃粗茶淡饭。
第2个回答  2010-07-24
以上几位的回答比较官方,呵呵。莱芜,城市比较小,跟大连、上海比的话,物价肯定是低的,购物区主要集中在市政府附近,如馨百超市、银座商场,文化集中区正在建设,呵呵,一般的娱乐活动是ktv。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7-17
莱芜人都挺热心的,你来了慢慢就能适应,不知道你是哪里人,物价一般,租房也是看地方,有的地方就挺便宜,但是大部分不会很贵呀,购物区就是在市中区那一段,公交车1 3 4 7 路到百货大楼那下车,那一段什么都有的卖
第4个回答  2012-10-10
人杰地灵的地方,哈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