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三者有何区别网友们好

如题所述

1、发声方法的不同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发声异同其最主要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

声区是客观存在的,人声本来就有真声和假声两个机能存在,才得到宽广的音域。美声唱法从声音来说,是真声和假声都用,是真假声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的。

真假声相混的混合声这种声型整个声区自下而上均为真假声混合,声音统一连贯,没有明显的换声点,许多演唱者把这种声音效果称为:“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也可以被称为“天籁之音”。

民族唱法用的真声比例较多,对喉咙不利,所以美声唱法这种声型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的特点在民族唱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种声型演唱的作品范围广泛,除戏曲、曲艺、民歌外,对中国歌剧、近现代创作歌曲中民族风格较强的作品均适于演唱。因此,它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声乐爱好者所采用,其优点是不受音域限制,又能保持民族风格特点,便于更多地吸收美声唱法的长处。

通俗唱法:

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2、共鸣的运用不同

美声唱法是混合共鸣,声音真假混合,根据音的高低来分布某些部分的共鸣多一些,这样发出来的声音色彩就很优美。美声唱法唱歌剧时后边咽腔和鼻咽腔用得多,到高音也不掩盖。

这种唱法强调头腔共鸣,强调高位置的唱法,注重在演唱过程中三个声区的统一,在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这三种共鸣就是维持三个声区转换的基础,使其转换自然、自如、灵活、统一。

民族民间唱法头腔比较靠前,声音比较集中明亮,实际上,民族民间唱法是根据传统的声音美学观念偏爱这种嗓音色彩。民族民间唱法主要是按口腔共鸣应用技术进行歌唱。

总之,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歌唱共鸣理论和操作技术方法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共同点和现实差异,正是这些异同之处,构成了二者各具特色的唱法艺术风格特色和截然不同的歌唱艺术效果,使之领声乐艺术之风骚。

3、不同语言的区别

人类的语言是由两种音构成,就是元音和辅音。语言在声乐艺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与呼吸基本不相上下。不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在歌唱中都离不开“语言”这个歌唱的基础。

歌曲的传神、动听一方面离不开旋律的感人、歌声的美妙,另一方面更离不开歌词内容即语言的表达歌唱的语言实际上是将说话、朗诵的语言艺术化地在时值、共鸣、空间、音域等方面进行夸张民族、美声两种唱法因处理“字”与“腔”的关系上依据各自语言文化的特征,而各有侧重。

美声唱法对语言这一环节也是很重视的,它对每一个元音都要求唱得清楚而圆润。每个语种都有它自己发音的规律,对于语言、语调都有严格的要求。从美声的嗓音训练体系及基本方法中得到证实。

美声唱法训练通常都开始于单纯元音的练习,以a、e、i、o、u这五个基本元音作为发声练习的基础,解决的就是元音的乐音歌唱技术。美声唱法对不同音区的元音各有技术侧重,中、低音区强调纯母音,而在中声区向高声区过渡时,则逐步采用母音转暗的方法,以确保声音的共鸣和音色美。

中国汉语比西欧各国的语言复杂得多,而发声和语言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民族唱法汉字的基础元音也有a、e、i、o、u,如何唱好民族唱法其重要就是要将元音训练好,将元音唱好。字头比美声唱法咬得紧些、夸张些,“横”的感觉多些。民族唱法应该要取各家所长,补自家之短,便能更好、更科学地发展民族声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唱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2
三者声音位置前后上下都可以,主要得贯通,跟着气息走,我觉得民族用鼻腔美声用头腔,通俗随便唱,别跑调就行
第2个回答  2020-12-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