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丨这是2019年个人总结第:101篇
听说点赞和收藏更配哦
工作这么多年,每周总要面试十来个求职者。每次面对不同行业背景的他们,总感觉自己知之甚少。
都说互联网下信息大爆炸,我们知道的比以前多。可想一想,好像也不全对。信息获取的渠道多了,接收到的信息自然就多了。但这不代表,我们知道的就多了。
我们知道的比想象的要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知道拉链,但你说不清它的工作原理。
就连领导和员工天天在一起,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工作方案交上去了,领导百般不满意,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方案,结果还是被领导怼:我说了这么多次,为什么你就是听不懂?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事情很简单,表达很清晰,可这种简单清晰,都是在自我认知的水平上所做的理解。对方的认知不一定和你一样,没听进去也正常。
可是,我们自己却觉得自己真的知道很多。
为什么我们感觉自己知道的越来越多?因为我们很少独立思考,而是以群体为单位来思考。
比如企业工作细分,种类繁多,我们以为自己对公司整体都很了解。这种了解就是以企业为单位来做的群体思考。
最简单的反证就是,你根本说不清,除你岗位之外,另外的任何一个岗位,究竟具体做些什么。
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了解其实少之又少,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甚至更少了。
我们以为自己懂得的知识比前人更多,但实际就个人而言,我们所知并不比过去多多少。几乎所有的「知道」,都有赖于外界的专业知识。
而我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懂得很多,就是因为我们把存在于他人大脑中的知识,也当成了自己的。
这一点也存在着弊端,有些群体思维本身就是错的。
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本意是「人如果不修为自己的德行,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做人自私自利,就不会有好报」。
我们自己真正懂得的知识,构成了我们的认知半径。
认知半径的不同,导致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会不一样。理解不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思维差异,或者称之为眼界。
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发生你的善意,却被对方当成恶意这种情况。因为对方和你并不在一个「频道」,你说的对方理解不来。
准确的说,不是理解不来,而是理解「有差异」。因为一件事说出来或做出来,一定会给人一种表象,这种表现就是他自己的理解。
好比,你说读书非常有用,但对方觉得一点用也没有,并且会举出反面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这就是你俩对读书的理解不同。你们的认知半径,对读书并没有多少的「交集」。
值得一提的是,认知半径和思维能力并不等同。前者只是对后者有很大的影响。
考98和100分,认知是没有多少差别的。2分的差异在于思维差异,我能将知识点联系起来,但你办不到。
既然认知半径会决定我们对事物的看法,那是不是扩大认知半径,就可以实现「同频」呢?
按理说,会出现这么一个结论。但为什么,对很多同样的信息元素构成的事物,依旧会出现不同的观点?
是因为,现实是「多重的」,人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成为他们的现实。这就是著名的「社会构建理论」。
人们的思维系统,有能力把他们的「想象」创造成「现实」。进而,事物意义的来源,并非基于客观现实,而是人们「思维」或「想象」的构建。
2016年,「后真相」(post-truth)一词被列入牛津字典的年度英语词汇。
「后真相」的原意是:人们忽略事实,以立场决定是非。这也是基于「社会构建」而产生的。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小世界」,这个世界构成了他的「认知世界」,他再用这个世界去了解或解释外界的一切。
就像,天上的星星实际上都是恒星或行星,但我们不仅把他们当作星星,还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众多的星座。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系统认知」,才有了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概念。
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进行「认知构建」,这种构建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思考和行为。
这一点,已经造成了人与人认知上的差别,但还有另一点,将这种「不同频」拉大了。就是「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的意思是,我们习惯性认为,我们知道的就是正确的、有理的。它多少带着一点「自我欺骗」的意味。
当你看到原配打小三的消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一定会是:打得好。
但这个消息本身是否真实,你不会去考虑。因为你的一般认知,会让你作出「小三该打」这样的结论。
但事实上,可能原配打小三本就是一个谎言。根本没有「小三」,所谓的「原配」也只是与她有仇,故意这么说的。
事实的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相信什么。「确认偏误」就是这么的强大。
一旦人们这么认为了,就不会对你的观点或看法表示赞同。甚至因为你的观点对他的认知造成影响,形成过激反应,会反过来批评你,对你恶语相向。
确认偏误的本质,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至少认为自己知道很多。可实际上,我们对外界,知之甚少。
对自我的「过度认可」,导致他并不愿意承认,并且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认知半径小,对问题的认识存在确认偏误。所以问题节点首先不在于「扩大」认知半径,而在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根据「社会构建理论」,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确认偏误」。不管别人如何,自己都应在意识到的前提下,扩大认知半径,尽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如何做?
首先要承认自己知之甚少,同时存在「确认偏误」。思想的转变一定是第一步。你如果依旧坚持原有看法,是完全没办法去接纳新的信息。
其次,碰见不同认知意见,不要急着否定,而是将它当作自己的「偏误」。
当作偏误之后,你需要评估你和对方意见不同的来源在哪。是什么导致你对这件事的自我看法,自己的实际体验?还是道听途说?
之后用反证法,发现自己逻辑上的问题。要证明一件事,是不是错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举一个反面的例子。
比如你认为读书无用,但确实有很多人是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那你的认知就是存在问题的。
最后才是重新对某一事物进行新的认知与界定。这种认知才会帮助自己扩大认知的半径。以后再碰见类似的问题,就不会对别人意见嗤之以鼻了。
承认我们都很无知,承认我们存在认知偏误,是我们扩大认知半径,提高思维高度的必备前提。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永远无法体会到别样的乐趣。
在一个企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你不断的努力,使自己能力的不断增长,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一下晋升的问题。当然晋升不仅仅是职位和薪酬的一种变化,更多的是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