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育过程的作用有哪些?

教师在教育过程的作用有哪些?

 一、教师的作用(一)从隐喻看教师的作用安德森主编的《国际教学和教师教育百科全书》列举了关于教师的四个隐喻:教师是艺术家;教师是诊断师;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研究者或探究者。北京大学陈向明博士在《教师的作用是什么》一文中,把有关教师的隐喻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其中,涉及教师作用的,有正面和负面两类。正面的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路标”,“教师是摆渡工”,“教师是梯子”,“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是学生的拐杖”,“教师是乐队指挥”,“教师是导演”,“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等。负面的有:“教师是三大公害之一(其他两害是警察和医生)”,“教师是警察”,“教师是法官”等。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有三点含义:第一,教师的工作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高尚的,他影响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同时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第二,影响人的灵魂,反映了教师工作的有机性质和生命本质,他影响的是活生生的人。第三,作为“工程师”,却带有工业生产的印记,用统一的标准影响一个人的灵魂似乎是不恰当的、矛盾的。因而,这个隐喻带有互相矛盾的性质。“园丁论”则带有农业模式的味道,是比较尊重植物自身规律的,教师起的作用只是创造生长条件。“路标”、“镜子”的说法,强调的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摆渡人”、“拐杖”、“指挥”、“导演”等,比喻教师对学生所起的指挥、领导、组织作用,以及帮助、辅助的作用。(二)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传递作用教师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连接老一代所创造的人类文明和新一代之间的桥梁。(三)教师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培养引导作用(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和条件性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第二,教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第三,教师是教育效果的影响者。二、教师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是指教师在社会各个部门和行业的总体中,其经济收入、掌握和参与政治权力、文化资源的分配与创造等方面所处的位置。教师的地位,反映着社会给予教师的程度,或者说社会对教师的重视程度,也反映着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的经济地位反映在教师工资和其他物质利益上。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对确定教师工资的依据做了如下规定:第一,应反映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反映出教师的重要性以及教师从教之日起便肩负起来的一切责任;第二,应比支付给需要类似的或同等资格的其他职业的工资更为有利;第三,应保证教师本人及家属的合理的生活水平,并为教师通过进一步进修和参加文化活动提高教师素质提供条件;第四,应考虑到教师的地位将需要更高的资格和经验并将被课以更大的责任等情况。教师工资和其他行业同等条件的工作人员的工资进行比较,有三种类型:第一种,高于型。(如奥地利、意大利、法国等。朝鲜教师的工资待遇高于同等学历从事其他职业的毕业生20%左右。)第二种,相等型。如波兰、匈牙利、前苏联等。第三种,低于型。如美国。除工资外,一些国家还给教师以其他方面的物质待遇。如日本公立学校的教师可以得到家庭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特殊勤务补贴、函授教育补贴。波兰、印度等对教师的住房也给予优待。(二)教师的政治与社会地位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体现在教师的身份、对权力的掌握或参与、在职业体系中的声望、获得的荣誉等方面。还体现在给予教师的各种荣誉和奖励。(三)教师的文化地位教师的文化地位就是教师在整个社会人口的文化水平、学术水平中所处的位置。(四)教师地位形成的原因分析在古代,儒家把教师的他们抬得很高。荀子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后来的读书人往往把天、地、君、亲、师刻写在牌位上,放在厅堂供奉。尊崇教师主要是对天子之师和名师而言的。而童子之师、蒙师则相反。韩愈就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蒙师地位不高,一是被人认为才疏学浅,二则往往出身贫寒。郑板桥的《教馆诗》写道:“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渡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这是自嘲。影响教师地位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所属的阶级是什么、这个阶级在社会上处于何种地位。西方学者认为,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地位不高,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六点:第一,教师的社会出身。第二,教学队伍的规模。第三,妇女在教师职业中所占的高比例。第四,教师学术修养的资格。第五,教师的顾客即学生处于童年的地位和状态。第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地位十分复杂,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还是社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对教育的依赖程度,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多少资源资金,以及人们由此而产生的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对教师了位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2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应该是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应该是引导作用,而不是把知识点全部托出来。 教师在生活中起到的应该是引导作用孩子从小学升到初中,性格还没成型,孩子的可爱的天性还没泯灭,他们认识事物变多了,接触的人和事也多了,想法也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