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听得懂北方相声吗?

如题所述

南方人确实听得懂大概内容,但这不代表他们能100%听懂每句话。,事实上大部分北方人甚至京津地区的普通人,也不能做到这一点。,不说那些黑话春典之类的,比方说论捧逗,“来了来了不咧”,就有人揪住了问我这个“不咧”是什么意思。再比如一到学唱,朋友有地方听不懂的我就得当翻译,有的地方还得跟人掰开揉碎了讲,比如“孟夏冤林”应该是“孟夏园林”,但是唱大鼓的老白先生是河间人所以口音倒成了“冤林”,比如诸葛亮押宝“站宝难儿的”,实际是“站宝案儿”,就是荷官。再比如外地同学来听赵津生,我就得给人解释什么是“个个”,我不解释人家听不懂啊……以前有人提报菜名,我示范表演了以后,他们问,咦,你说的什么丸子什么丸子的,还有什锦酥盘,卤十件什么的,都是什么啊,我一抖手,完了,背了这么多年,我其实自己也没懂。其实呢,说相声的老先生们自己也都没懂这些菜,包括地理图,白事会,开粥场这些贯口节目,你问他们杨村蔡村河西务都在哪儿,问他们方弼方相哼哈二将都是哪路神仙,问他们鲜果供和素供都是什么,估计他们也一抹脸儿一运气,“不知道!”,但台词也就这么一辈辈地传下来了。总的来说,我相信南方人能听懂80%,北方人能听懂90%,京津地区的能听懂95%,像我这种资深票友能听懂99%,但你永远不知道相声演员的狗嘴里吐出什么1%的东西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听懂”这个用语就有些大了,相声也是用中国话讲的,再南方的人只要会说普通话,那也至少能知道相声每一句话说什么,不至于会“听不懂”,让非粤语方言区的人去听黄俊英的纯粤语相声那才是真“听不懂”。所谓听懂,实际意思是能不能听着乐,这点无法否认,太传统的相声,尤其是你要拿个民国时期京津地区的民间段子出来,那何止南方人,北方非京津地区没有一定曲艺欣赏基础的听众一样会听得云里雾里。传统相声本来就是有欣赏门槛的艺术,京津地区的听众也许从小耳濡目染,能够潜移默化中破除欣赏的障碍。但对一个没有欣赏基础的人,拿一段三翻四抖半小时的段子给人听,他听多少遍也品不出其中有何“韵味”。

这跟奇志大兵在北方的境遇差不多,奇志大兵的半普半方相声火遍湖南,甚至辐射了大量周边省份,但让大兵把方言全改成普通话,即便能让北方人尤其是相声传统中心的人们听懂了,但人依然不觉得好笑,这道理是一样的,归根结底”韵味“这东西实在太主观了。所以相声这几十年来最革命的变化,就是建国后、文革后的两次改革,尤其是文革后到春晚壮大的这段时期,相声才真正从”曲艺“变成了”语言喜剧“,也才真正让除了京津地区外的东北人、西北人、华东人、华南人、西南人以至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听懂“了相声——是一坐到收音机和电视机前就能自然而然地乐起来,而不是还要花时间”入门“一阵后再在段三十分钟的节目里找”韵味“。今天我们看郭德纲和德云社大江南北国内国外巡演,但实际上早在三十年前,侯宝林马季领衔的国字号曲艺团就已经在南方省份、港台和海外大规模巡演并积攒了极大人气了。梁左说相声是门”还没有来得及像它们(指戏剧)那样被因袭的重担所紧紧束缚的艺术“,如果相声的听众至今还要区分“北方人”和“南方人”,那相声这东西早就如梁左所言死得干干净净了。

第2个回答  2018-01-06

在南方说相声要趋近于小品,动作要多,衣着要华丽一点,因为欣赏习惯不同,单单用嘴皮子功夫想完全拉住观众有点困难。所以我们表演就采用了传统大褂、中华汉服、衬衣皮鞋等。

特别北方的段子也不要说,什么叫特别北方的呢,例如地理图,清河沙河昌平县,一开始就完了,听不懂不知道是哪里,陌生感陡然而增。您要让我们这帮玩票的重新编一个,那也太难为我们了。时不时的蹦出几句本地的方言,绝对增彩!一些北方话的东西换成本地的口吻就可以瞬间点燃观众席,比如郭德纲《我的幸福生活》中塑造的人物为了装bi,点完二尺长的龙虾没有后说“来一盘土豆丝”,如果要是土豆的话肯定效果不行,我们考虑到非常受本地人欢迎的炸土豆——本地叫炸洋芋,直接转换并且是我一北方人模仿昆明话说的“炸呀一”全场观众那个沸腾啊!最后一点,贴近生活。你在什么群体就要说什么群体的话,我们出门表演面对路人就要说比较俗气的话比如多多发财啊之类的。我们到云师表演就把参加晚会的人员名单拿过来问问,学生会主席是谁啊,社团谁管啊把这些现场的有名的人加进段子里去。一般相声在南方都是参加晚会,所以结合上下的节目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南方人听的懂相声,也爱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