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相当于现在什么部

如题所述

设吏部是为了管理官员,类似于现在的组织部,吏部侍郎为吏部副长官,就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副部长。
古代有六部:兵部、刑部、礼部、户部、吏部。吏部侍郎为吏部副长官,又分为吏部左侍郎和吏部右侍郎。左侍郎位居右侍郎之前。清代,吏部左右侍郎由满、汉各一人担任。明代正三品,清代为从二品。在吏部仅次于尚书。
吏部起源: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清末废,并其职掌于内阁。
古代六部包括: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
工部:掌管全国的施工建筑事务,结合了现在的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工信部的职能;
刑部:负责实施国家的政令刑罚及审核全国的刑事案件,相当于于现在的司法部+法院体系+检察院体系;兵部:顾名思义,掌管兵事,类似于现在的国防部;
礼部:接待外宾,筹划典礼、办立学校、科举考试等等,结合了现在的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中宣部的职能;
户部:所谓编户齐民,掌管户籍(税收的依据)和财政税收,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
吏部:吏部的职责就是主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和考核,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中央组织部的职能。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
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法律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四十条 委任制公务员遇有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职务发生变化、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任免其职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3
吏部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纪委等部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