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起诉立案了还能协商撤诉吗

如题所述

起诉法院立案了可以撤诉,因为在没有开庭审判以前,当事人是具有自由裁量权的,有撤诉和解的权利,如果在开庭以前双方已经达成了和解,那么原告就可以向法院提出撤诉的申请,这时法院多数是会同意撤诉的,但交纳的诉讼费用只会退回1/2。
民事诉讼撤诉的条件如下:
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撤诉需要符合相应的条件才能得到法院的准许,否则将不能进行撤诉。
2.撤诉必须是原告或者上诉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类似于原告的地位,也可以申请撤诉;撤诉必须在人民法院受理之后,判决作出之前;撤诉必须自愿、合法。3.注意,人民法院可以允许撤诉,也可以不允许撤诉。
起诉立案流程
1.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
2.向法院起诉提交证据材料;
3.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4.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