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有哪几个概念?

如题所述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

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震中距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做等震线。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千米。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 000千米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 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另外,对于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来说,最担心的是震中就在本市,或者说震源就在城市地底下的地震。日本人把这样的地震叫做直下型地震。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弹性波。地震波常分两大类: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称为体波,沿地面或界面传播的称为面波。按介质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时,介质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使介质质点之间发生更替的张弛和压缩,又称疏密波或压缩波,常记为P波。横波传播时,介质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介质体积不变,形状发生切变,又称切变波,常记作S波。它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示,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到了,快点做好防备。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遇到不均质界面便发生折射和反射,产生更多类型的波。分析地震的记录,识别出不同性质的地震波在地震图上的表现,便可推断地震的发生位置、震级、震源机制等重要参数,还可以推断地球的内部结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4
(一)地震震级:震级主要是指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虽然按照震级的大小可以分为超微震、微震、弱震、强震和大地震,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一次地震只有一次震级,这个曾出现在常识中。
(二)地震烈度:简单来说就是地震对地面造成的损害程度,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同。
(三)震源、震中:就是地球破裂的地方,也就是地震发生地下的那个点,而震源在地面上正对着的那个点我们称之为震中,震中一般情况下不是单独的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
(四)震源深度:就是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常识考试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有关震源的问题,例如:震源越深,波及面越大、破坏力越小,震源越浅,波及面越小、破坏力越大,而对人类损害较大的多为浅源地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