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还是那么重男轻女

如题所述

1、农村是个熟人社会 因为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在农村几乎全村的人都是认识的,起码也是知道的。在农村面子很重要,谁家里今天生了孩子了,生的男孩女孩很快全村大部分都会知道,如果你家只有女孩的话会被村里人笑话,甚至自己本人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过分的甚至称其为“绝户头”。所以恶性循环农村才会这么重男轻女。

2、养儿防老的观念 这个观念是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根深蒂固一时间很难改变,我曾经遇到过村里一个长辈就说过,过日子就是过人,只有女儿肯定不行,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到老了家里连个人都没有。儿子就不一样了,起码娶个媳妇回来多口人,将来有孩子叫的是爷爷奶奶,女儿只能是外婆外公。带着个外字,终归不是自己家的。这种观念一时间很难改变。

3、家族荣辱观念 古时候有句话叫做:不孝有先,无后为大。这句话的分量太过于沉重,为了家族传宗接代的观念不得不去重男轻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02
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传宗接代
在老一辈人看来,男丁的兴旺是家族血脉的延续,而血脉又有是否纯正一说。如果是女儿招赘在一些老一辈看来就是稀释了家族纯正的血脉。所以重男轻女一说在老一辈之间尤为严重
二是国家发展需要劳动力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什么轮船,高铁,桥梁,电塔都需要年轻有活力,有激情的年轻人,更不要说现在中国的海上工业已占全球市场的1/4。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青年劳力,当然,是有这个能力的青年劳力
第2个回答  2018-12-02
一:劳动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仍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农业机械化因种种原因还未得到普及。而耕田、种地,挑担子等农活大都是重体力活,农民家庭中迫切需要能干重活的体力劳动者。由于男女性生理结构的不同,女性体力明显不如男性。生儿子比生女儿强,对需要强劳动力的农民来讲,这点不难理解。尤其是当父母的年老,不能再承担体力劳动时,能挑起家庭重活的儿子就是他们最强大的依靠。
二: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仍明显低于男性
虽说现在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妇女的地位一再提高,并且制定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可妇女真的就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占了半边天吗?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男人仍是这个社会的主宰者。
从最高层的中央领导者到省、市级政府官员,再到基层单位的一把手,在这些当权者中,妇女占了几成?男人一直是主流,统治着社会。虽然妇女也占据了一些重要的位置,数量却是微乎其微,少得可怜。不信?你掰着手指数数,能数出几个女市长、女省长、国务院女领导?
社会地位的低下直接决定了家庭地位的低下,在一再报道的家庭暴力中,常听说丈夫把妻子打得鼻青脸肿,而鲜闻妻子对丈夫拳脚相加。所以才有了维护妇女权益的妇联,而至今没有维护男人权益的男联。妇联的存在恰恰说明了妇女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
如果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实现农业普遍机械化,变农业大国为工业大国,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妇女的地位,真正实现妇女占社会的半边天,光喊“生儿生女一个样,反对性别歧视”只能成为一种空号,无法彻底消除“重男轻女”这种思想。
第3个回答  2018-12-02
重男轻女:简单的讲作为阶级社会层面,到目前为止还是男权社会为主!你看看现在所谓的文明社会,绝大多数领域都是有男人主宰的!不服不行!当然也有一些客观原因的!
注:重男轻女指重视男性,轻视女性的封建思想。出自《林海雪原》二十:"说的白茹含羞带乐的一撅嘴,什么黄毛丫头,重男轻女的思想。"
重男轻女是社会一种男女不平等的观念,重视男性的权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为男性的附属,并限制她们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和人身自由。这种观念常见于父权社会,常伴随着男尊女卑和性别分工的观念出现。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会影响父母对生男生女的意愿,例如:中国上古的卜辞里就视生男为嘉,生女为不嘉。
第4个回答  2018-12-02
我知道会有一大群人冲进来说自己爸爸妈妈很爱自己,但就我身边而言,重男轻女思想还是很严重的~就说安徽吧,省会合肥好点,但还是有,比如我同学家,按面积和户口5套拆迁房子,一套都不给她~下面的小城市尤其是农村地区,更严重了:1.必须要儿子,如果第一胎是女儿,第二胎一般会查性别,女孩子一般就堕胎了2.家里有男有女的情况下,很少会给女儿买房,资源优先儿子3.彩礼很贵,为嘛贵,男多女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