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盐饮食真的健康吗?

如题所述

说起低盐饮食,我可是“吃了不少苦头”。我的原生家庭的口味不算重口味,但也没有刻意保持低盐口味,只能说是正常水准吧。

可是我结婚以后,发现公婆家的饮食超级清淡。清淡到什么程度呢?孩子他爸说清水煮白菜他都吃得下去。

好在我们两个独自生活时,还没有清淡到吃水煮菜,但到我怀孕时,婆婆过来照顾我,那几个月,我特别难受,吃东西都没胃口。

现在孩子快三岁了,我终于适应了婆婆做菜的口味,她煲的白萝卜排骨汤,有一次忘了放盐,事后埋怨我们不提醒她。可是我压根没察觉到,那天的汤跟平时有什么区别。

然而每天晚上婆婆下面条的时候,那味道淡得我受不了,只能去买一些豆腐乳和咸菜来搭配,买来买去,也买不到特别合心意的,后来干脆懒得买了,直接盛好面,往里面加点盐和醋(对了,我家都没有酱油,娃他爸觉得酱油也不好)。

吃多了婆婆做的低盐菜以后,有时候我特别想吃点重口味的东西,但又担心会不会超出范围,直到今天我听了这本《被误解的盐》,才知道原来低盐不代表着健康。

一,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大家都听说过大脖子病也就是甲状腺肿,但后来又出现了因为过度摄取碘盐出现的甲亢。结果现在的健康科普走了个极端,极力宣传低盐饮食很健康的理念。

其实盐除了杀菌和消毒外,还是我们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盐,也就是氯化钠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其中钠离子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阳性离子。

首先,人体的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通常细胞内液而钠离子浓度比细胞外液要低。这种内外浓度不同形成了渗透压,是维持我们人体生理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

举例来说,为什么腌菜时在菜的表面抹上大量的盐或者让菜泡在盐水里,可以帮助蔬菜脱水呢?

这就是因为渗透压原理是水分子从盐浓度低的一方渗透到浓度高的一方,蔬菜里的水分都跑光了,所以很快能脱水。

如果我们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水分,细胞外液的钠离子减少到比细胞内液还少,水分就会从钠离子少的一方(细胞外液)过度地流入钠离子多的一方(细胞内液),这样就会出现细胞水肿,也就是水中毒!

我们睡觉前喝水喝多了,第二天眼睛甚至脸都肿了,就是渗透压改变的结果。细胞水肿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还好,如果神经系统出现水肿,比如脑水肿,严重情况下会引起昏迷,甚至是死亡。

盐除了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 钠离子的浓度会影响体内钾离子的浓度。

钾离子是种非常重要的阳性离子,它的流动构成生物电流,而人体肌肉的收缩和神经传导都依靠生物电流。没有这种生物电流的话,会发生什么事呢?

再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河豚毒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而河豚毒之所以会让人死亡,主要是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无法产生生物电。没有了生物电,神经传导和肌肉的收缩都会丧失。

而且,体内短时间内钾离子浓度的剧烈波动,能够直接导致一个人心脏骤停。可想而知,钾离子有多重要了,而能够影响钾离子浓度的钠离子,也变得非常重要了。

二,盐引发高血压的说法是正确的吗?

为什么人们说盐引发高血压我在这里就不追溯历史了,因为历史上那些实验都不够标准,要么是样本太小,要么是实验流程不够严格。

从数据上来看,盐或许真的不是引发高血压的真正原因。过去五十年美国人因为科普的原因,对盐的摄入比较谨慎,可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了三倍以上。

而韩国、日本和法国,都是高盐饮食的国家,比如韩国爱吃泡菜、海带汤和涂抹酱料的烧烤,可韩国的高血压和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世界最低的。

法国爱吃奶酪、面包和腌制的肉,但他们死于冠心病的概率很低。日本人每日摄入盐的含量不低,可却是世界上预期寿命最长的国家。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不同地方的人,不同种族的人,对盐的敏感性不同。80%血压正常的人,75%高血压早期,和高血压中55%的人,都对盐不敏感。

因此,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不同个体的盐摄入量应该是有所区分的。

而且,研究表明,让很多血压正常的人,甚至早期高血压的人限制盐摄入,血压反而会升高。

因为当我们的身体察觉到盐摄入不够时,会激活一套救援系统,试图从我们的饮食中保留更多的盐和水分。而这套系统启动时,会让我们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除此之外,身体里盐的丧失会导致血量减少,动脉变狭窄,增加血管的总外周阻力,为了抵抗阻力,心脏需要加快跳动频率,增加压力,这样一来,心脏和动脉压力变大,更容易患上慢性高血压。

三,长期少吃盐的危害

1. 长期少盐饮食,会减少我们对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原因超简单,盐是种调味剂,太少或者没有,会让人没胃口,导致饭量下降。就像当初我怀孕时,吃低盐菜没胃口,孕期从来没有过胃口大开的时候。

那么,吃得少了,营养素摄入也就变少了。

2. 不吃盐或者少吃盐会引起肥胖

如果我们长期低盐饮食的话,由于口味太清淡,就会刺激人去多吃甜的食物。糖分摄入多了,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削弱脂肪代谢的系统,还会导致人暴饮暴食,从而肥胖。

糖只能提供能量,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作者在书里提到,最近的研究表明,慢性盐缺乏可能是内分泌专家说的“体内饥饿模式”。

如果你长期低盐饮食,身体会开始恐慌。增加胰岛素水平是人体防御机制之一,胰岛素可以帮助肾脏保存更多的钠,但高胰岛素也会锁住进入脂肪细胞的能量。这样一来,身体很难把储存的脂肪分解成脂肪酸,或者把储存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来获取能量。

所以,当胰岛素水平升高时,碳水成了唯一可以有效利用的用来获取能量的东西。这时,你会疯狂地渴望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来获取能量。

吃糖是会上瘾的。过量食用精制碳水化合物(面包,奶茶)不仅会让人肥胖,还会导致2型糖尿病。

讲书的医生和一些儿科专家认为,不建议大家在晚上九点或十点以后吃大量的水果,注意,是大量。以免糖分过多,变成脂肪,得脂肪肝。

四,盐可以多吃吗?

人体内部有一套非常精准的盐调节系统,叫做“水-盐代谢系统”,系统的中枢是下丘脑。这个地方出问题,会长一种叫做颅咽管瘤的肿瘤。

得了这种肿瘤,会让人生长发育停止,还可能给会出现尿崩症。正常人一天排尿1500-2000毫升,尿崩症病人一天能排6000甚至8000毫升。

随之而来的是体内盐的大量流失,变成低钠氯血症。长期处于低钠氯状态,会出现脑细胞水肿,肾功能紊乱,然后器官慢慢衰竭直至死亡。

所以,我们该怎么吃盐呢?

1. 因人而异,顺从身体对盐的渴望

人对盐是不会成瘾的,如果你有时特别想吃咸的时候,代表你体内缺盐,就像你缺水会口渴一样。

2.如果一定要给量化指标,那么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一般推荐每日摄入盐的量,大概是3000-6000毫克,就是喝汤的汤勺,大概一勺半到两勺的量。(不过话说回来了,汤勺也有大有小啊?)

还有,特殊人群比如患有高醛固酮血症,和库欣综合征(一个都没听说过)的人要控盐。

3. 书的作者提出以下几类人群需要适当地多摄入一些盐。

首先是热爱运动健身的运动达人。因为人体运动后会大量排汗,所以特别爱运动又容易出汗的人,需要适当补充盐分。

其次是爱喝咖啡的人,因为咖啡会促进盐的排出。

然后是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可以适当多补充一些盐。通过动物实验,他们发现,如果给怀孕的动物限盐的话,他们的后代成年后,会出现脂肪的异常增加,甚至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的风险也会大大提高。

最后,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要少吃糖,吃够盐!

这本书的确有点颠覆我之前的一些观点啊,所以我觉得还是蛮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