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却大败而归,秦始皇是怎么处理李信的?

如题所述

还记得那个“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这件事的指使者就是使者燕太子丹,也是嬴政年少时的好朋友,结果却被李信一路追杀,最终迫于无奈逼得燕王喜砍了他的头献给了秦王。再后来秦国把六国打的自闭,先是把韩、赵、魏收入囊中,而在于楚国的交战中,秦国凭借自己的实力成功的击退楚国数次,而当时的秦始皇下一步的计划就是要消灭楚国了,要赶紧完成统一的霸业,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李信和王翦两个人其中一个的头上。





后来秦王召见了李信和王翦,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并且问李信自己要消灭楚国的话,李信需要多少人马,而当时的李信也是很自信的说:“20万足矣”。而王翦的回答则是需要60万人马。当时秦始皇就看着王翦说,老王不行呀,消灭一个楚国还需要60万人马,胆子不够大呀,还是人家小李能力比较强。




于是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李信,就这样李信和蒙恬带着2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主要还是当时秦始皇不支持王翦带着60万兵马前去攻打楚国,主要是怕消耗大量的国力,另一方面也是怕王翦带着这么多人马造反。而王翦自然是不满意啊,他认为秦王就是看不起自己,不是说我老了不行了吗?那我干脆告老还乡算了,于是就开始找借口宣称自己有病,所以就回到自己的老家修身养性去了。当时的李信面对的是项燕,项燕是楚霸王项羽的祖父,项家世代都是将军,对各种兵法都有自己的见解,而当时李信盲目自信,最后却证明了自己的20万的大军确实打不过楚国的40万大军。




战争一开始李信就进攻平舆,在攻打鄢郢,都是取得了胜利,而另一方面的蒙恬也是大获全胜,而李信当时采用的政策是速战速决,他率领的大军前去与蒙恬会师。而当时的项燕假装不敌李信,节节败退,保留了最精锐的部队目的就是伺机偷袭李信。而项燕这样的做法,让李信认为楚国真的就不怎么样,所以也就没怎么做防守,然后就在之后的某一天,楚国的军队杀入秦国的军营,不费吹灰之力就杀死了秦国七个都尉,李信腹背受敌,没两天,秦军大败,李信人傻了,他没想到自己那么快就败了,所以只好带着自己所剩余的部队逃回秦国,这次秦国少有的败战之一。





主要还是因为李信此人太过于自信,小瞧了楚国的实力,楚国领域广阔,春秋时期楚霸王就曾经称霸中原,也是在称霸的路上消灭国家最多的一个国家,吞并了四十多个诸侯国,一度成为了大江南北的的强国,而这次又是抗击秦朝的一个主要的国家,就连王翦这样的大将都不敢小瞧楚国。而这次李信输得心服口服,就这样打压了李信的锐气。




李信的自信有点类似那个燕国的将军剧辛,当时赵王逼走廉颇改用庞暖的时候,燕王喜也问剧辛能否拿下赵国,剧辛也是很自信的回答,庞暖此人不足为惧,结果还是大败,输的一败涂地,最终还被庞暖斩杀。虽然李信没有战死,但是也太狼狈了,还让秦始皇丢了面子,而这次的失利李信必须要为自己的自信而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幸运的是,秦始皇也没有处死李信,只是将其革职,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天下动荡,正是用人之际,秦王是绝不可能将其处死的,最好的方式无非就是让他戴罪立功。





最后就来说说秦始皇是怎么处置李信的,李信当时是被撤掉了统帅的职务,但是秦始皇没有处死他,而是给他机会继续上战场立功,主要是李信太年轻,性子还需要磨炼。秦始皇还派他前去南越,王翦也跟着去了,那也就不难得出了,李信应该在王翦下磨炼,而后李信还跟着王翦的儿子继续征战沙场,在李信失败的第三年,李信就跟随王翦的儿子攻打了辽东,俘虏了燕王,灭了燕国。



次年,李信与王翦的儿子进攻齐国,他们由燕国的南部向南继续推进,避开了西部齐王设置的40万大军,不费一兵一卒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拿下了临淄。就这样齐国灭亡。而李信在这其中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到后来史书就没有记载了,就连李信什么时候去世都没有写。但不管怎么说,李信应该还是感谢秦王的不杀之恩的,毕竟自己带着20万人马讨伐楚国失利,自己是要付出很大的责任的。所以他对秦王应该是忠心耿耿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4
最后秦始皇换了一位将领。也没有对他作出重大的处罚,之后还参加了灭齐之战。
第2个回答  2022-09-14
秦始皇虽然非常的生气,但是并没有重罚他,反而还得到了任用之后也参加了秦灭齐的大战。
第3个回答  2022-09-14
没有什么重大处罚,但是具体是什么处罚,史料也没有记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