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武松从柴进庄上回清河探亲,为何走到了景阳岗?

如题所述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当做饭后谈资来讨论一下,不必要较真。

我们知道,武松最早出场,是在柴进庄上。当时武松自我介绍时说,自己是清河县人,因为犯了事逃到了柴进庄上避难。

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两个地方。

柴进的庄园位于沧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沧州市附近。

清河县位于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

各位看出来了吧,沧州和清河,其实都位于现在的河北省境内,而且相距并不算远。我们从地图上看一下。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清河县位于沧州市的西南部约250公里处。

那我们再看看阳谷县在哪。

阳谷县,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境内。我们在地图上看一下。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阳谷县位于清河县南部约130公里处。

三个地方一起对比一下,清河县位于沧州市南部,而阳谷县又位于清河县的南部。也就是说,清河县位于沧州市和阳谷县的大约中间部位。我们从地图上看一下。

很显然,要是按照正常路线,从沧州去清河,其实是不需要路过阳谷县的。也就是说,武松绕了个大圈,多走了很多冤枉路。

这就是水浒中有名的地理错误。

相似的错误还挺多,比如,宋江从郓城县发配到江州,怎么会路过梁山?完全不在一条线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后人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南方人,他对北方并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出了很多地理位置上的错误。同时我们看到,在征方腊的相关章节里,作者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错误。因为作者就是江浙一带的人。

不过这种小错误无伤大雅,更给读者增加了很多讨论的话题。

一曰,武松从柴大官人庄园出来,要回清河县探望他的大哥一一武大朗,下午时分,武松来到一个小店“小二,拿酒来,两盘牛肉"。一不会店小二揣上酒菜:“客官大人,你的酒莱,外加一盘花生”。武松大碗酒大块肉吃了起来,。武松四肢发达,高大威猛,一碗酒哪里够喝。于是对店小二道“小二拿酒来。”店小二捧来一碗酒,,武松一饮而尽,“最拿碗酒来,”武松又喝干了,继续叫店小二拿酒来,这时,店小二站在武松身边,指了指门外的小旗,上面写着“三碗不过纲”“什么鸟三碗不过钢,你惊我没钱给你。”武松从搭链里拿出一绽银,放到桌面。对店小二道“你只管拿酒。”武松一下子连喝了八大碗酒。酒足饭饱的武松站起来有些踉跄,走了出去。“客官,这边不能走”“有什么不能走的”小二指了下小旗下的一行字。武松定睛一看:景阳县令示:近来,景阳冈发现一只老虎,不断伤及行人客商,派人捉获,君未见效,为行人商遐之安,有要过钢的,请于下午三五成群过。武松心里一怔:景阳县令看来不假。怎是好?刚才小二怨三碗不要过纲。如果此时退回去肯定被人笑,与其被人笑,不如自己亲自敞一敞,看看老虎长得什么样?于是,武松心里一横,拿起包伏,一晃一摇的朝阳冈走去。

水浒中武松景阳冈打虎这一桥段大快人心,原文说武松想家了要回清河县找他哥哥武大郎,那么他为什么绕远路到了阳谷县(景阳冈)地界?



武松为什么舍近求远?我认为原因可能是以下三点。

一、剧情需要,作者施耐庵的精心策划

《水浒传》毕竟是一部小说,所有情节安排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 施耐庵为了让武松这一角色更加鲜活,增加小说的观赏性,安排一场景阳冈打虎大戏也无可厚非了。

试想这场打虎戏安排在距离清河县较近的景阳冈,看起来又合情合理。



二、施耐庵是南方人,对北方地理位置不熟悉从

从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来看,施耐庵对于南方的描写可以说是精致!尤其是对杭州的地理山川,水榭楼台描绘得淋漓尽致,少有漏洞。



反而他对北方的描写经不起推敲,像林冲夜宿山神庙对北方寒冷天气的描写,读起来就觉得他不是北方人。

所以我认为是施耐庵地理概念失误的原因很大。

三、武松赶路没有做好规划

假如不是作者的安排或失误,那 原因可能就是主角武松是个路痴 ,他着急回家见到他哥哥,却忘记了如何以最快的路线到达清河县。

想起一句话跟大家分享分享,说:

既要低头用力拉车,也要抬头看清前路。 与大家共勉之。

武松从沧州出发,本可直奔清河,奈何误入阳谷,才有了景阳冈打虎一幕,自此扬名立万,树立了大英雄的称号也是机缘巧合吧!



还是那句话这只是小说,千万不可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趣味全无。 以上是我的拙见,欢迎互动交流。

END

平常之人亦有小道,关注平常小道,品读国学名著 。

武松没有走错路,因为,《水浒传》中的清河县写的就是山东的“清河”县,而不是河北的清河县。

但是, 历史 上山东是没有清河县的,清河县千真万确的是在现今河北邢台境内。即便如此,武松还是没有走错路,从柴进庄上回清河县探亲,必经山东阳谷县境内的景阳冈。

这是为什么呢?



《水浒传》中的景阳冈在哪里?

书中交代得很清楚,武松打虎的地点就在山东东平府阳谷县境内,这座冈子的名字就叫“景阳冈”。这一点应当是确信无疑的。但是,景阳冈能藏老虎吗?

很多读者质疑,景阳冈究竟能不能藏老虎,就现在这番景象,我看也是藏不住老虎的。莫非现在地质变化了,说不定当年的景阳冈就是一座高山呢。

景阳冈能不能藏老虎,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必要多做讨论。因为,施耐庵只是借用了这个地名,写另外的故事而已。那么,施耐庵的“武松打虎”究竟藏着哪样另外的故事呢?



“景阳”这两个字,在《水浒传》中除了标注武松打虎的景阳冈外,还在其他两段故事中出现过。这两段故事便是高俅、蔡京在早朝时向宋徽宗请求派兵征讨梁山。这两段故事中有一句描述分别是这样写的: 次日五更,在待漏院中,专等景阳钟响 次日五更景阳钟响,待漏院众集文武群臣

原来,《水浒传》的“景阳冈”却是在这里,是紫禁皇宫的隐喻。

既然景阳冈都只是借用的地名,那还计较什么清河县在山东还是在河北呢?清河县也应当是借用的一个地名,与“景阳冈”一样,隐藏的是另外的事情或者寓意。

我认为,仅以《水浒传》中隐藏的北宋 历史 来解读,“清河”就是海晏河清的意思。武松打死了“景阳冈”的老虎,当然就“天下太平,四方无事”了。



因为,同样写的是早朝,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的这次朝会,施耐庵却没写“景阳钟响”。宋仁宗朝虽然后来出了妖魔,但施耐庵却盛赞宋仁宗继位后的前二十七年是“三登之世”,天下丰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以三次朝会的不同写法,中间夹着一个“景阳冈”,清河县的寓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问题是,既然从山东阳谷县找到了一个与“景阳”一样的地名,为何又要虚构一个清河县呢?难道施耐庵不会写一个也可以隐喻“天下太平”的实名之地呢?

这事,还得从阳谷县说起。


《水浒传》中的清河县是东平府的邻郡

施耐庵一定是非常熟悉山东地理位置的,所以,书中有三处细节提到了清河县的所在。

武松在柴大官人庄上遇到了宋江,柴进当时给宋江介绍武松时,说道: 这人是清河县人氏 。此处,没有提到清河县在哪里。这是施耐庵的“狡猾”之处,为后来武松“迷路”,把读者引到景阳冈打虎的所隐藏的故事中去而故意伏写的一笔。

接下来,书中又不带州府的写了几次清河县,施耐庵似乎是在反复强调以提醒看官注意。而当武松“绕道”来到阳谷县境内时,恐怕就被施耐庵绕晕了。

既然来到了阳谷县,武松便不再“隐瞒”自己的籍贯,在三碗不过冈酒店就对店家说: 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

看看,武松就是山东人,回清河县探亲,必定要经过阳谷县的景阳冈。



打死了老虎,武松对山下的大户和猎人做了自我介绍,说道: 小人是此间邻郡清河县人氏……从沧州回乡来 。书中交代,阳谷县在山东东平府,清河县则是东平府邻郡的一个县。所以,“清河县”即便不在山东境内,也不是写的河北清河县。

阳谷县令喜欢这个打虎英雄,便以“ 虽你原是清河县人氏,与我这阳谷县只在咫尺 ”为由,留武松在阳谷县做都头。

如此反复的写清河县与阳谷县的关系,施耐庵其实就是在虚构一个“清河县”,说的还是上文所讲的寓意。而且,似乎生怕后来的读者不明其意,把虚构的“清河县”弄到河北去而枉费了一片心机。

但问题是施耐庵既然写了一个实名的阳谷县,却为何又要虚拟一个清河县呢?为何又虚拟一个别的县,把一个并不知名的景阳冈(或者也是虚拟的)放到这个虚构的地方不行吗?

恐怕还真的不行,武松打虎的故事,远远不止要写北宋的“景阳钟响”。


“景阳冈”实则在大明紫荆城

我在很多文章中解读了《水浒传》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隐喻了明朝的 历史 ,隐藏着“靖难之役”以及建文帝迷案。这其中,“武松杀嫂”故事中又暗写了徐达之死,以及建文帝削藩。由此,武松打虎的故事就必须要发生在阳谷县了。

先说说“景阳冈”的事。明南京紫荆城附近有一座鸡鸣寺,在鸡鸣寺的山巅有一座景阳楼。这座楼是南朝宋所建,现在是鸡鸣寺的一部分。朱棣夺位成功后,挑动发起靖难之役的缁衣宰相姚广孝就居住在鸡鸣寺。

《水浒传》中,施耐庵以鲁智深、武松等人的一些特征,隐喻了姚广孝。其中,武松是以皂布直裰、虎面行者这两点信息,对应了缁衣宰相与“形如病虎”的姚广孝。



而“鸡鸣寺”这三个字同样在《水浒传》中出现过,施耐庵非常奇妙的以时迁投祝家庄的报晓公鸡,隐写了靖难之役发生在朱棣进城时的故事,在“三打祝家庄”中暗藏了建文帝的去向之谜。

“祝家庄”故事的隐喻,我已经反复做了解读,此处略微提一提。

景阳冈打虎,实则“降龙伏虎”,暗指了靖难之役的发起。与阳谷县发生的故事形成连锁关系,紧接着就是隐写“削藩”了。

武松杀嫂隐写建文帝削藩,我也以王婆说潘金莲“新年恰好九十三岁”这句话予以了解读,此处不再重复。但是,涉及到施耐庵为何把“景阳冈”写在阳谷县这个疑问,还得提到武松杀嫂故事中的西门庆。



公元1402年,朱棣从镇江(“江州”)龙潭金兵,打到了南京城下。镇守在金川门的朱橞、李景隆望见城外朱棣的伞盖,便打开城门,迎接燕军进城。

当朱棣进入南京城时,守城将士早就跪在道边,高呼“万岁”。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反叛建文帝的行动,打开金川门的朱橞,于1391年被朱元璋封为谷王。

“谷”王,李“景”隆,这大概就是施耐庵的阳谷县与景阳冈。而金川门就是南京城的西北门,朱棣由此门进城,夺位之战宣告成功,是不是很值得庆贺呢?

这个回答只能如此简洁的解读阳谷县与景阳冈,书中还在其他故事中,隐藏了这些 历史 隐秘。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天下失去太平,百姓不得快乐。《水浒传》“引首”中写了一个“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的清平世道,而靖难之役的结束,便又回到了“海晏河清”的太平时代。

从武松与鲁智深、鲁智深与林冲的故事关系看,这三人都将因为“京国显英雄”这句预言诗,同时出现在汴京保卫战中抗击金兵,呈现武松“景阳冈打虎”的真故事。

武松准备回家去见自己的哥哥武大郎的路上正好碰见一家卖酒的店。好汉数来喜好饮酒,又恰巧这酒家的招牌上写着三碗不过冈的大字,这就激起了武松的好胜心理。索性武松就进了店铺,连喝三碗,不但没醉,反而继续向酒家索要酒。店家无奈,将酒全都搬到了武二郎面前,他竟然连喝了十八碗,依然意志清醒。不得不让人佩服。喝完酒后,夜色已黑,武松回家心切,准备动身出发。此时店小二却执意拦着武松不让他上冈,告诉他景阳冈上有大虫,专门吃人。武松才不信这一套,以为店小二是嫌他吃了店里很多酒,故意讲故事吓唬自己。所以毫不犹豫的拿上行李上了景阳冈。武松就这样歪歪扭扭的走向了景阳冈,半路有些累了,竟然就瘫在石头上睡着了,全然没把店小二的话挂在心上。就这他熟睡时,一只大虫出现了,可能英雄老天是会眷顾的。武松突然间有了意识,立即冷静下来投身与大虫的战斗中。最终成功将大虫打死,在阳谷县巧遇了哥哥武大郎。

这其实是施耐庵当时的条件限制,在地理上可能有些偏差,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无论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吴承恩,他们都只是一个文人,而不是地理学家,对地理位置不熟悉也是正常的。



实际上在《三国演义》中也犯这地理位置上的错误,如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的路线,如果根据现代地理的位置完全是不太符合逻辑。


庞统死于落凤坡,而实际上并没有落凤坡这个地点,如是读者要去较真,就麻烦大了,你能说是罗老考虑不周,穿帮了?



同样的道理,施老爷子也没有刻意去研究地理位置,加上《水浒传》大多数情节,可能来自于民间故事、和杜撰,或者一点点史实加以夸张、演义而成。武松、武大、潘金莲的故事虚虚实实,因此在地理上出现这样的不合实际,也是可以理解,一定都不影响小说的精彩。


加上那个时候,看个地图也没有像现在这么方便,现在的网上有电子地图,可以非常方便的查询出来。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地名是不是有变更?或者都有几个同名的地方?

以上可能都不排除!


哪里有那么多的理由啊,要是问理由也应该问作者去,就好像我们写作文一样,为什么那么写,就因为那么写,感觉作文得分能高些就这么简单。

小说而已,写对写错没什么问题。哈利波特里面,能穿墙而过,旁边路过的人为什么不惊讶?看看就好了,别当正书去研究了。

喝多了,没导航走错路了呗

一是迷路了二是问路没问路费指错方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