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套木卡姆的表演形式

如题所述

十二套木卡姆的表演形式如下:

1、表演内容

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古典音乐大曲。

这十二套大曲分别是:拉克、且比亚特、木夏维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介姆、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每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

每一个部分又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萨塔尔、弹布尔、热瓦普、达普、都塔尔等。

2、每部"木卡姆"的构成

现代维吾尔语中,"木卡姆"除"古典音乐"意思外,还具有"法则"、"规范"、"曲调"等多种含义。

它由十二部木卡姆组成,每一部又由大乃格曼(大曲naghma)、达斯坦(叙事诗dastan)和麦西热甫(民间歌舞mashrap)三大部分组成,含歌、乐曲20至30首,长度2小时左右。

全部演唱完十二木卡姆需20多个小时。木卡姆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语言,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音乐,流畅优美的叙事组歌,在艺术成就上是无与伦比的。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音乐的脊梁,是打开维吾尔族文化的金钥匙,是中国、印度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的融合体。

木卡姆的主奏乐器简介:

1、萨它尔

又称“塞他尔”,波斯语“萨”为“三”、“它尔”是“弦”,意思是3根弦的乐器。其历史悠久,外形与弹布尔相似,音色明亮,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演唱“十二木卡姆”伴奏。

2、艾捷克

又名哈尔扎克。起源于维吾尔族民间。流行于新疆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车和库车等地。

3、弹布尔

历史悠久,形制古朴,音色优美,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常用于独奏。汉文史籍中,有“丹不尔”、“弹拨尔”和“丹布尔”等译名。

4、都它尔

琴声浑厚、悠扬,是新疆维吾尔族钟情的传统弹弦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波斯语“dutar”,“都”意为“二”,“塔尔”是“琴弦”之意,即两条弦的乐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