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发展的作文。

如题所述

地理位置是某地理事物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两方面。自然地理位置是相对于自然地理事物而言,例如经纬度位置、河口位置、沿海位置、山阴山阳等。经济地理位置是相对于经济以及其他人文地理事物而言的,例如,徐州位于两条铁路交叉口,上海位于长三角,日本位于东北亚等。当然,很多自然地理事物本身也具有经济地理方面的意义,这时候自然地理位置也是经济地理位置。比如前面说的河口位置,上海就位于长江口,长江口是自然地理位置,但是长江口又是水运的交通枢纽,此时自然的和经济的地理位置就是统一的了。
地理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方面自然事物本身有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比较缓慢;另一方面科技、交通、经济格局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则是经常的,这也会引起地理位置的变动。也就是说,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都是变化的。但是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动更为频繁,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更大。下面就以合肥为例,做个简要分析。
《水经注》里面记载“施合于肥,故曰合肥”,就是说合肥因为位于施水和肥水这样两条河流的交合位置,故名合肥。施水就是今天的南淝河(南淝河入巢湖的河口,今天还叫施口),肥水据说是今天的北淝河。这个交合之处可能就位于今天董铺水库的西北面不远的地方。南淝河注入巢湖后入长江,属长江水系;北淝河向北经瓦埠湖入淮河,属淮河水系,所以合肥就处于沟通两大水系的水运枢纽的位置。史记中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就是说合肥是南北物产交汇的商业中心,据说是当时全国18个商业都市之一。
由此看来,自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常常给经济带来繁荣。但是到了三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变化使得合肥在经济位置的重要性降低了,而军事地位却凸现了出来。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曹操麾下名将张辽在合肥以少胜多大败孙权。合肥是当时魏和吴两国交界之处,魏国控制了合肥就可以南下威胁东吴健康,吴国控制了合肥则可以北袭魏国许昌,合肥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军事上的枢纽。军事枢纽因为战事不断,经济必遭破坏,合肥在三国以后元气大伤。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北方战乱,大批中原居民南迁,带动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导致江淮地区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其结果,南北淝河的水量不断减少,特别是北淝河的源头距离合肥越来越远。合肥“施合于肥”的位置已经名不副实,作为商业中心的交通条件不复存在。这就是合肥在三国以后再也没有恢复到汉代那样繁荣的原因。
到了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海洋运输越来越重要,沿海的位置凸显了出来。澳门、广州、上海等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开始,海洋运输靠帆船,后来则靠轮船。帆船的吃水浅,轮船的吃水深,对港口条件的要求是不同的。明清时期,澳门曾经是远东第一大港,是欧洲和中国贸易的中心。但是轮船出现后,澳门港口海水太浅,不能满足轮船停靠的需要,所以澳门的地位便被香港取代。在海洋运输的时代,因为不靠海也不靠长江,轮船也无法在淝河通行,所以合肥的地位是不断下降的。
近代陆上交通的巨大变革是铁路取代了马车。铁轮因为速度快,运量大,往往成为一个国家的交通干线,铁路枢纽常常成为商业中心,带动经济的繁荣。郑州、株洲等城市就是这样形成的。合肥在这个时期运气依然不好,经过的合肥的铁路不仅少,而且不是国家干线铁路。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合肥给人的感觉就是闭塞,交通不便。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干线铁路。所谓干线铁路是链接大的城市或者大经济区之间的铁路线,例如京沪线因为链接北京和上海两个最大城市成为干线铁路;京广线因为链接京津塘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成为干线铁路。而合肥呢?只有一条淮南铁路线经过,后来又增加了合九铁路,都是支线铁路,所以合肥的交通地理条件并没有根本改变。
21世纪,合肥正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合肥的交通地理位置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国家规划的高铁建设将彻底改变合肥的交通面貌。合肥位于建设中的京福高铁和沪蓉高铁的交汇处,合肥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铁道部规划的全国40个铁路交通枢纽之一。除了铁路以外,合肥还启动了合肥港的建设,建成后相当于把合肥搬到了长江之滨。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联系南北,合肥的交通可谓四通八达。
其次,中国经济格局的调整,也使合肥的经济地理位置焕然一新。改革开放后很长时间,沿海是经济发展的中心,沿海和内地的差距越拉越大。但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沿海经济遭受重创,沿海的企业纷纷内迁,合肥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正如谢国忠所说,“明天的太阳将从安徽升起”。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在武汉、郑州、西安、重庆和成都等地逐步形成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经济区域,这使经过合肥的东西铁路的重要性提高了。京福铁路虽然不是国家规划的“四纵四横”高铁干线,但是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海西经济圈必然崛起,京福铁路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因此,合肥将成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经济增长核心。
最后,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现代航空等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沿海地区的优势正在降低;内陆地区的因为更靠近人口分布的重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合肥就是最靠近中国人口重心的省会城市。
综上所述,同一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会带来城市的兴衰。交通枢纽、人口重心、产业布局的调整等多种优势条件集于一身的合肥,将迎来长期的高速发展。也许,这将会改写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