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陵近百年后被打开,同治只剩尸骨,为何陪葬的皇后依旧尸身不腐?

如题所述

惠陵是同治皇帝和皇后阿鲁特氏的陵墓。1945年,土匪王绍义率众盗掘了同治的惠陵当他打开惠陵后发现皇帝早已成为一堆枯骨而皇后的尸身竟然完好如初,就仿佛刚刚逝去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从同治皇帝开始说起。

对于同治皇帝可以说是清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也是最可怜的皇帝。6岁登基,先是八大臣辅政,再到两宫太后慈安和慈禧以“垂帘听政”的方式,代替同治帝来处理朝政,毕竟当时的同治年纪太小还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但是由于慈禧和慈安面和心不和,两人在咸丰帝活着时就开始争宠,守寡以后钩心斗角争权力,傀儡皇帝同治帝只能在两位太后之间充当电灯泡,其可怜的之处可想而知。

到了同治16岁的时候,按照习俗皇帝要开始选皇后,这是皇家的大事,也是皇帝成人的标志之一,因为大婚之后,皇帝就可以亲政了。皇帝选秀自然要慎重选择,一般来说至少要皇帝喜欢才行,然而由于当时两宫斗争影响,慈禧和慈安自然就插手到选秀事件中,就这样慈安主张的阿鲁特氏和慈禧当主张的富察氏成为皇后的热门人选。这场暗斗以慈安的胜利告终,同治帝更喜欢阿鲁特氏,于是阿鲁特氏成了同治帝的皇后——孝哲皇后。

同治大婚后虽然名义上开始亲政,但实际上权力还是牢牢把握在两宫之手,这让年轻气盛的同治苦恼不已。而且当时的慈禧由于皇帝没有选自己推荐的富察氏就对孝哲皇后非常看不惯,处处压制,所以当时的同治皇帝对这种现状非常痛苦,想要亲政没有大权,自己喜欢的女人却得不到母亲的支持。

为此,同治帝开始自甘坠落,放纵起来,开始偷偷溜出皇宫流连青楼女子,光顾花街柳巷,最后终于得了花柳病,年仅19岁就一命呜呼了。根据《清代野记》中记载说当时的同治是:

久之毒发,始犹不觉,继而见于面盎于背,传太医院治之。太医院一见大惊,知为淫毒,而不敢言,反请命慈禧是何病症。慈禧传旨曰:“恐天花耳。”遂以治痘药治之,不效。帝躁怒,骂曰:“我非患天花,何得以天花治!”太医奏曰:“太后命也。”帝乃不言,恨恨而已。将死之前数日,下部溃烂,臭不可闻,至洞见腰贤而死。

可见当时同治还未死亡之前身体就已经有溃烂了,所以说在同治死后防腐除了已经不起任何作用了,这就是同治死后,身体只剩下一副枯骨的原因。

至于皇后阿鲁特氏本来在同治活着的时候就不受慈禧待见,同治死后自然被慈禧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在同治死后的2个多月阿鲁特氏于储秀宫中愤然吞金自杀。

光绪五年(1879)三月二十六日同治帝、孝哲皇后入葬惠陵地宫。

同治皇帝身体腐烂只剩下了一副枯骨的原因:同治皇帝身前就患有花柳病也就是梅毒,这种病也使人身体腐烂而后至死,所以说同治皇帝及时死后再用防腐剂也对身体不起太多作用。

皇后阿鲁特氏尸身不腐的原因:一是皇后尸吞金自杀的,金子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二是皇后死后做的防腐措施保护了皇后尸体不至腐烂;三是皇后的棺椁秘封完好,再加上地宫空气相对密封,能隔绝细菌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