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最重要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摄影就是在不断地寻找秩序,

可秩序是什么呢?

很多人可能就不清楚啦。

也有知道的人说是关系,

可关系在哪里体现?

怎样发现和确定关系呢?

很多人就糊涂了。

房地产最重要的是地段,地段,地段,

摄影最重要的就是主体,主体,主体!

有了主体才有陪体,

有了陪体才有关系,

有了关系才有摄影的秩序!

下面八点让您全面了解主体:

第一,重中之重,主体明确!

此主体非彼主体!

要想拍摄一组场景相似的图,

拍摄主体和场景

应该是离你比较近可以

时不时过去踩个点、蹭顿饭啥的。

比如一栋建筑、支柱、

人或者你喜欢的任何东西。

可能你是个宅男OR宅女,

但摄影让你重新捡起自己,

把自己丢到外面的世界。

那么要好好想一想,

有没有见过的哪个地方

特别适合摄影,比如自然光很足,

或者地面光滑的让你随时都要摔倒...

当时不时回到这个地方缅怀人生、青春,

就会发现这个地方的最佳拍摄点,

以及预测可能发生的状况。

熟悉的地方有预测感。

可能用脑海里所知道的

完美角度进行拍摄取景,

直到筋疲力竭忘乎所以。

换个角度,

可能真的就是换一个度数。

如果人缘好,或者

有一群小模特排着队等你宠幸,

千万别犹豫,一个个带过来试点。

尽管场景都一样,

但保证出片的效果是不一样滴。

信不信,试试就知道!

第二,主体有型,那就更好了!

人是个容易厌倦的物种,所以咯,

当很烦经常去某个地方取景,

那就找一个类似的场景取而代之。

拍摄一系列相关的事物,

就能轻而易举地发现

其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就好像写论文,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选题,

然后就是疯狂地查找

各种类别的文献来支撑你的观点。

是不是感觉棒呆了

拍摄主体可以是一系列相似的地点,

或者一根根看似独立而又形态相近的柱子。

有句话叫,一枚硬币有两个面,

我们总在强调这两面的差异,

却忘了,它们共生在一枚硬币上。

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

成为一个系列,只要善于发现。

第三,主体要有一定的意义

建议找一些身边的拍摄主体。

但不管是什么,都要有一个概念,

拍摄的意义或者说目的是什么。

举个例子,大家都喜欢秋天的落叶,

但就不能换个方式欣赏吗?

给自己定个规矩,比如,只拍一片树叶?

一旦给自己限制条件,

就能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一树落叶,

因为在这一堆里,

可能只有那么一片,

才是你的眼中的珍宝~

可能发现自己想要给照片更多的留白,

或者只是让某片干净的风景成为叶子的背景。

所谓自律才有自由,

给自己某些限制,

才能让大脑快速运转,

寻找限制之内的无限可能!

第四,你的主体,应该是360°无死角

如果一组照片的主体

是某个确定的固定事物,

比如一栋建筑物或者指示牌,

请充分发挥想象,

换个角度就不一样。

当各种角度都拍了一遍之后,

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拍摄方式。

总之,不要停止思考!

直接90°上下?够近了吗?

太远了吗?打个边框会不会不一样?

多角度探索可以提升构图能力,

并促使产生更多的创意。

第五,把主体安置在不同的背景下

如果主体很方便携带,

比如下面这把椅子,就可以

把它放置在各种背景下拍摄。
或者你的对象小巧到

可以放在口袋里,随身携带。

这样每到一个系的地方,

都可以拿出来取景拍摄。
让主体处在不同环境下拍摄系列照,

将激发寻找更多意想不到的地方。

千万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

你看我都带着这把红色的小椅子

跑遍了各个地方。

请记住,拍好照片,能屈能伸!
第六,带着主体体验一年四季

另一种非常棒的方式是一年中

重复拜访某个拍摄场景或者主体。

没有创作灵感时,

回到之前的拍摄地,

就像重新拜访一位老朋友。

可能会发现这个老朋友家正在制作腊肉...

注意观察主体在不同季节下的状态,

又或者主体从未改变,

只有它周围的景象随着四季而变。

季节类主体可以是一棵树,

或者某个确定的地点。

无论如何,关注主体在四季里的

不同状态可以给你的创作提供灵感。

第七,和你的主体发生点故事

如果长时间跟踪拍摄某个主体,

那么需要进行适当的描写

来叙述一个故事。

尤其当主体是人的情况下。

可能需要考虑拍摄

这个人的不同方法,甚至是拍摄地点。

举个例子,可以固定对象的动作,

比如背对的姿势。

那么他背对的任何一个景点

都会成为一张有故事的照片。

更火爆的可以看看INS上面的牵手夫妇。

上传到社交网络时,可以添加

一系列的标签来整理编辑这组照片。

第八,来聊聊远方

讲故事也可以不要人,

烘托景物,

让它充满故事性。

可能这个地方大的出乎想象,

所以使用一组照片

来讲故事就非常有必要。

拍摄某个地点的一组照片

会让观者产生一种完整感,

而且也会产生更多有创意的拍摄方式。

如果想要捕捉当下的感觉,

尝试让画面表达不通的情绪。

试着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

进行有对象或者无对象的拍摄,

并观察不同的自然光所带来的效果。

无论选择怎样的拍摄地点,
一定要记得从不同的角度来拍摄主体,

这样才能捕捉到这个场景的真实情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光线很重要
08095707c05a32f875a944160e50.jpg

这是一个前提,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前提,因为如果没有光,我们每个人都是瞎子。而且在摄影领域走的越深越远,就不得不深究光线的运用。一个出色的摄影师,一定是一个控制光线的高手,在不同的条件下总能通过他的安排达到理想拍摄效果。光线的运用不论是那种摄影类型,都无法回避,是一门必修课。

2、设备很重要

20545707c0686ac7257948145141.jpg

很多人告诉你摄影不要在意设备,什么样的设备都能拍摄出好照片,这话没错,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一个设备是开始摄影的前提,否则你顶多算画画。学习什么类型的摄影就得对相应的设备有所了解,商业摄影你需要了解足够的布光知识,影棚闪光灯如果说不重要那就无从谈起。只是在能力范围之内选购或者租赁相应的设备即可。

3、技术很重要

摄影被称作艺术,可艺术的基础实际上有很多技术成分,只有你拥有了足够扎实的技术,才有可能谈“艺术”,否则你只能扯扯犊子。摄影师的技术不仅仅是相机怎样使用,还需要具备很强的策划能力,将拍摄主题分解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做到位主题服务,在预判拍摄效果的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可行性。在拍摄过程中又会有很多突发情况,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现场的应变能力和掌控能力体现了一个摄影师的专业技术。上面的动图很好地展示了人像摄影师的某方面技术……

4、感觉很重要

84af5707c1216ac7257948208374.jpg

感觉或许体现了我们的艺术内涵和天赋,这种东西很难加以量化和规范,应为它本身就是很随机和发散的。不同人对待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感觉,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地点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感觉。也因为如此,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才会有无限的可能,才具备可创作性。有些人没有学习过什么太多的美术知识,拿起手机就知道怎么拍,构图、色彩都看起来像模像样的,这说明他的感觉就不错。而另外一部分人即使学习了不少东西,拿起相机反而变得束手束脚,无从拍起。当然无论你有没有那种摄影的感觉,你都有权利去学习摄影,只是找到自己欠缺的部分才能有的放矢,从而有所突破。感觉这种东西,是可以培养的,多看优秀的作品并勤于模仿,一定会有所帮助。看上面这张图,你会有什么感觉?摄影师一定没经过什么数据测量,只是感觉想要这么拍而已。你的感觉就是你的想法,随心而摄摄摄吧~

5、条件很重要

这里所说的条件包含很多元素,比如人像摄影中的模特、造型、化妆、场景、道具等;风光摄影中的天气、时间、地形等;纪实摄影……那就更是有太多可能性。通常越偏向商业方向的摄影,各方面的因素越可控。拿人像作品来说,模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比如:你想拍一组主题为“肥胖有害”的公益广告作品,却来了一大波性感美女模特,你是不是得气的拍桌子骂娘?你想拍一组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公益片,又来了一大波性感美女模特,你是不是还是得稍微有点不太愉快?你想拍一组儿童欢乐成长画面的片子,又来了一大波性感美女模特……索性你就改改主题凑合拍吧,就这条件,没办法……
第2个回答  2020-10-30
我们常说某某照片耐看

什么是耐看?

你每次按快门是否心动过?

你是否带着想法去拍?

如果是,你的照片一定耐看

好看与耐看有何差别?

好看的照片,不一定耐看

耐看的照片,未必好看

又好看又耐看的照片一定很难

拍一张好看的照片并不难

比如你去风景秀丽的地方

随手拍都好看但不一定耐看

上面两张照片,只是一个人的差别。左边的照片很漂亮,可以做屏保。右边的照片加入人物的元素,比上张照片耐看。看到这张照片我们会思考作者在拍摄这幅图片自己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同时画面更有意境。

孤独的漫步 @何藩

一条老街,一个老人与她的影子。画面很寻味,也很耐看。下面两张也是摄影大师何藩的作品,属于又好看又耐看的作品。

@何藩

如何让你的照片耐看?

要拍一张耐看的照片,的确很难

上周狼族分享一篇:《为何摄影师都爱拍树》

收到黄云华的一组树的照片

从这组照片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灵感

自由摄影师:黄云华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关于黄云华狼族介绍过很多次,她属于那种拍照带着想法和思维的创作型摄影人,因此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就拿拍树这个题材来说。很少有人去专注,并去思考怎么拍出不一样。但在下面这组照片中,可以看到作者在每张照片的用心。

一列骑士在堤坝迤逦而行

故乡的记忆

秋色把一双身影衬托得如许温暖

一群羊悠然穿过桦树,去向远方

牧羊人把孤独的背影留给了雪白的世界

老狼:你很喜欢拍树吗?你是怎么看待树的?

黄云华:我很喜欢拍树,也经常寻找树作为画面的前景或者拍摄的主体。我也经常思考,怎么看待树。我觉得没有哪个生命能比得上树占领世界的面积,它们或形单影只,或成林一片,它们站成了自己独特的姿态,有的似卑微,有的似傲立。就看你怎么去观察。

顶天立地般的胡杨

老狼:能说说你是怎么观察的吗?

黄云华:很多人都喜欢拍树,最通常的拍法就是把树作为前景。树有很好的形态,做前景不仅能增加画面的构成,同时也具有视觉引导的作用。

韩江广济桥晨雾初开,渔人早已忙碌开了

但对树的运用,不仅仅是前景的作用。有了好的前景,还需要好看的点,这个点就是常说的视觉点。如何去布局安排我们的视觉点,这里就很多的技巧了。

木兰花开

两只春燕掠过柳墙

1.一张好的照片,需要耐心去等。很多时候,在我们拍摄的时候有一个好的画面,这个画面就是一个框,但这个框怎么去装你所想要的画面,就是想要耐心去等待,直到你想要的画面出现。

这点是现在很多人难做到的,没有时间去等,常常错过一些可以成为作品的照片,最终只能是照片。

2.用技术的手段增加陌生感。如果没有时间去等,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技术方法,让画面看起来不一样。比如使用多重曝光、对比的方式。正经视觉的陌生感。

红山楂让雪显得无比苍白

通过多重曝光在展现树枝干的线条。体现一种装饰风格。

新绿

突出单一的颜色,让绿色更纯粹。

3.发现一些有趣的画面。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有趣的画面瞬间。如果你善于观察,不难发现,拍一些有趣的画面,也是突破常规思路的一个方法。

谁说猴哥就不能高瞻远瞩?

荔熟鸡鸣,惬意莫过于此



4.走进你的内心,表达情感。这点是拍照最难的,拍照最重要的是,我们对画面想表达什么?这就是你内心所想的。好照片是有情感的表达,如何表达情感很难。它与技术无关,与你的内心有关,与你的观察方式有关,与你对事物的认知有关。

密林深处听私语

温暖的一家子情满人间

乡愁是不可磨灭的记忆

就拿树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棵树,也可能是你小时候的记忆。它们甚至有很多很多都呼吸过历史风云,阅尽人世沧桑。

独秀如我,孤独何妨

我独爱那种孑然茕立之树,它们自带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架势,静观世界,气定神闲。只要你愿意,你总能在它们身上悟出点什么。摄影就是这样,最终拍摄的还是自己的内心所想的,相机只是帮你呈现出来而已。

老狼:感谢黄云华的分享,有三点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1.愿意花时间去等一个你想要的画面;2.带着想法去拍;3.表达内心的情感。其实这三点与技术没有多大关系,却很难去做到。做到了,你的照片一定是耐看的。
第3个回答  2020-10-30
摄影最重要的是采光,还有就是手要平稳,还有就是玄境最重要。
第4个回答  2020-10-30
摄影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焦距还有这个 角度还有这个 反正一些特别重要的东西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