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暗示叫什么效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0
积极心理暗示叫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扩展资料: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5-31
心态像钱币一样,它有两个面,一面是积极的,一面是消极的,选择哪一个面,取决于你自己。
如果你一直以消极的心态做事,将会事事不顺,最后落得个失败的下场;如果保持积极的心态,成功终会降临在你身上。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越是认为自己行,你就会变得越高明,积极的心态会创造成功。
积极的3大心理暗积极的3大心理暗示效应:巴纳姆效应、霍桑效应、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为你带来积极的人生。

01:巴纳姆效应
关于星座,你可能听到过这样一些言论:
处女座爱干净,做事认真;天蝎座倔强而深沉,深情且多情;狮子座热情自信、大方阳光;
每一种星座,都有和它相对应的性格分析。

可星座真的有那么准吗?
法国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测试,他们先后将臭名昭著的杀人狂魔马塞尔.贝迪德,以及二战的发起者希特勒的出生日期(星座测试公司并不知道)等资料,寄给了一家自称能借助高科技软件得出精准星座报告的公司,并支付了一笔测试费用。
结果,星座公司对两个人的性格测试一点不准。
比如,他们测试希特勒得出的结论是:“非常喜欢动物,富有爱心,热爱和平”。

是不是很搞笑?

星座并不能准确预测人的性格,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相信星座理论呢?
1948年,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实验解答了这个问题。
他给一群人做完人格检查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
事实上,一份是参与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赛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它证明了:每个人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这便是巴纳姆效应。
实际上,这些用来判断自己性格行为及命运的星座学说,或者是血型性格分析理论都属于伪科学范畴,被说中纯属巧合而已,没有什么可信度。
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在情绪低落,或者缺乏安全感时,心理的依赖性也就大大增强,受暗示性比平时更强,因此会对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产生信任感。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
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人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合理地利用巴纳姆效应,可以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某位秀才进京赶考,梦到白菜种在墙上,被算命的说成是“白费劲儿”,于是他收拾行李准备返乡。
结果又听寄宿的房东说了句“这不是“高中”的意思吗?”
于是,秀才下定决心走进考场,果然考取了功名。
《阿甘正传》里,主人公阿甘之所以取得那些成就,跟他母亲的正面评价密不可分。

“你不要让他说他比你强”。
“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命运”。

要想避免受到巴纳姆效应的误导,首先要从自己下手,要学会面对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有敏锐的判断力。
相信一些积极的预测,其实是给了我们极大信心,如果人们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做某件事,效果会变得十分显著。
巴纳姆效应的积极作用是:说你优秀,你就会越来越优秀。

02:霍桑效应
什么是霍桑效应呢?
霍桑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坐落在芝加哥的一间进行实验研究的工厂。
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人员进驻霍桑工厂,选对了6名女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外在因素,来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但是令研究人员奇怪的是,无论怎样改变外在因素,六名女工的生产效率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后来研究人员便发现,问题的根源在被研究的这6名女工身上。
于是试验中的这6名女工被单独抽出作为实验对象,她们自身意识到自己是被关注的群体,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试验对象。

这种被关注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地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
霍桑效应由此而出,它指的是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时,而改变自己行为倾向的效应。
人在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会不自觉地努力奋进,从而不断地进步。
客观来讲,善意的谎言和夸奖可以造就一个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乐于夸赞别人。
曾有篇关于小偷的报道,他手法高超,作案多起,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上。
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取得一定成就吧!”
写这篇报道的是林清玄,当年的小偷,如今是一家羊肉馆的老板。

一句话的力量,大到你无法想象,它能让小偷成老板,也能让最淘气的坏孩子,成为大作家,它能让你的人生从山重水尽,到柳暗花明。
从自我的角度来讲,当你具有足够的自信心,不妄自菲薄,自己对自己有足够的重视度,暗示自己不懈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
那么,你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合理利用霍桑效应,适当地自我暗示,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以便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暗示加重视,从而逆袭自己的人生。

03:期待效应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希腊神话故事。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独居,没有妻室。

他有一手非凡的雕刻技艺。
有一天,他在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能完美表现他理想中的伴侣的女性大理石石像。
久而久之,皮格马利翁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向爱神阿佛罗狄忒乞求赋予雕像以生命。
阿佛罗狄忒为他的真诚所感动,就施法让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
皮格马利翁遂称她为伽拉忒亚,并娶她为妻,两人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后来,人们就把由期望而产生的实际效果的现象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之为期待效应。

自我期待效应可以用来自我鼓励。
《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阿里萨坚信乌尔比诺医生比他先死,他就可以和费尔明娜共度一生。
果不其然,乌尔比诺医生抓鹦鹉时,从树上摔下来,去世了。
阿里萨如愿以偿,和晚年的费尔明娜生活在一起。

顽童当州长的故事,就是自我期待效应的典型案例。
罗尔斯出生在纽约一个贫民窟,小时候的他顽皮、逃课、打架斗殴,无所事事,令人头疼。

幸运的是,罗尔斯读小学时遇到一位叫保罗的校长。
有一次,保罗校长对调皮的罗尔斯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
校长的话对罗尔斯的震动很大,“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念,指引他成长。”
他衣服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不再夹杂污言秽语,开始挺直了腰杆走路,很快成了班里的主席。
四十多年间,罗尔斯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终于在51岁那年,他当选纽约州州长,而且是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在已经结束的《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宁静经常说自己的目标是“超第一”。
“野心是有的,作为一个艺人,如果没有超第一的态度也是说不过去的。”

结果,在成团之夜,她果然获得第一名。
这就是自我期待效应。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说自己能行,你就行。
所以,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
相反,如果你相信你在某件事上会不断地受到挫折,那么这些挫折就会产生。
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这就是积极的3大心理暗示效应。
第3个回答  2022-05-31

罗塔尔效应:当你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暗示时,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反之,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每天早上对你说一句赞美的话,这一整天都是神采奕奕,精神愉悦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倡导以鼓励与赞扬为主。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语言或者暗示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我家孩子今年10岁,小时候我跟他说,妈妈最喜欢你读书的样子,认真又专注。从此以后他喜欢上了读书,而且读的速度特别快。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都越来越好。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


Robert Rosenthal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然而获得成功的人却太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要想成功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必须知道并灵活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68年,他到一所小学进行一项实验:从六个年级中共选了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一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老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8个月后,他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较大的进步,而且活泼开朗,求知欲强烈,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其实,当初那份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不过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在这8个月里,谎言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评价,老师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期望。


正是这种暗含的期待和信任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了信心,从而增强了进取心,也变得更加自尊、自强、奋发向上,故而出现了“奇迹”。这种因为暗示而产生的效应,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心理暗示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能激发无限潜能。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给留意观察学生,尤其对那些成绩暂时落后、表现不如人意的学生给予鼓励和积极的暗示,及时打消他们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念头。同时,还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学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在他们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对自己说:“我很棒,我不比别人差,我还能学得更好!”


效应原理

实验者认为,教师应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第4个回答  2021-03-29
“罗塔尔效应:当你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暗示时,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反之,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的更好。”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每天早上对你说一句赞美的话,这一整天都是神采奕奕,精神愉悦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倡导以鼓励与赞扬为主。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语言或者暗示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我家孩子今年10岁,小时候我跟他说,妈妈最喜欢你读书的样子,认真又专注。从此以后他喜欢上了读书,而且读的速度特别快。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都越来越好。

罗塔尔效应,会激发一个人潜藏的自信。
第5个回答  2022-06-09
一、语言暗示
心理暗示效应。好的,你做得很好,你的脖子现在很放松,呼吸很平稳,好的,继续放松,现在放松你的胳膊,好的,非常好的,你的胳膊很软,很好的,继续放松,很好的……。
这句话是用催眠治疗心理的暗示语。语言暗示,不仅在治疗心理疾病方面经常使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特别是在商品销售中,是销售员常用的销售技术。
二、动作暗示
音乐是看不见的抽象艺术,对于想学习音乐的人来说,理解音乐作品的感情、思想、内涵更难把握,动作暗示尤为重要。音乐老师在教学上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暗示,让学习音乐的人更快地了解音乐作品。
例如,在表现音乐感情方面,音乐教师可以用左右轻轻摇动身体来表现柔和的音乐,用小点头来表现快乐活泼的音乐。
三、表情暗示
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进入老师的办公室,看到老师笑着盯着他,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对学生来说是心理上的放松,老师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学生也从老师的眼睛看到了这种肯定和鼓励。对今后的学习老师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在谈话中,老师的表情总是微笑,对他今后的学习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老师的关注、肯定、希望和笑容,学生也找到了继续努力提高成绩的自信。
四、自我暗示
英语听力测试,一听不懂,学生就会悲惨真惨!太难了!等待自我暗示,这个暗示在学习上保持不安状态,妨碍了正常学习水平的发挥。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严重阻碍学习成绩的进步。
因此,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必须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可以!我一定能做到!任何事情都认为自己一定能做到。面对任何困难,不要做消极的心理暗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