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亨德尔的复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历史瞬间:1741年,音乐家亨德尔从偏瘫中奇迹般康复创作经典圣歌《弥赛亚》

亨德尔——

一个和贝多芬一样倔强的老单身汉。

凡是结了婚的音乐家,愿意同世俗欢好,往往衣冠楚楚,举止文雅。比如海顿和莫扎特。

对贝多芬最好的描写是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

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他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

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似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从这里我们可以类推出亨德尔的形象。就独立意识而言,海顿和莫扎特这样的艺术家可能更容易屈服,而亨德尔和贝多芬这样的艺术家则不易妥协。

1737年,内外交困之下的亨德尔中风了,年已52岁,中风偏瘫,音乐生涯几乎终结。经过几个月的温泉疗养,他奇迹般地重新站立起来。1742年完成经典清唱剧《弥赛亚》。

即使被困,犹如被投入无形的坟墓,内心也有不可捉摸的力量,这神秘滚烫的泉水就是他生命中的原动力。

管风琴声,犹如无形的方石,垒起层层高塔,奇妙地直耸到无形的顶峰。只有在音乐中,亨德尔才能找到自己的圣殿。

从冥界回来的亨德尔又毫不迟疑地全力投身到工作中去了,他怀着如痴如狂的工作热情和双倍的创作欲望。灵感如同长期积蓄的泉水汩汩喷涌,永不枯竭。接连创作了四部歌剧。然而,王后的逝世和战争让剧场债台高筑。经济上的因素令这位勇士走投无路,渐渐崩溃。他离群索居,心情也越发抑郁。相比于灵魂麻木,还不如半身不遂。1740年,亨德尔越发感到自己是个饱受打击的失败者,昔日的荣誉已成炉渣和灰尘。他对一切都感到厌倦,像重病缠身,他懒得说话,懒得写作,懒得弹奏和思考,甚至厌倦了感觉,厌倦了生活。

“你要极力扬声。”紧紧抓住这句话,将它托持、高举、挥舞、延伸、拉展、充满整个世界。让所有这些声音充盈、升高、转换,然后在有节奏的合唱中聚合并分散,让他们顺应着声响的天梯上上下下。歌声将随着小提琴的甜美弓法而悠扬,随着长号清亮的吹奏而热烈,在管风琴雷鸣般的声音中咆哮。

赞美之声已然充满他的心胸,在弥漫,在扩大,就像滚滚火焰喷涌而出,使人感到灼痛。这声音,在拥挤,在攒动,要从他心里迸发出来,向上飞升,回到天空。他无法停住,就像一艘被暴风雨鼓起了风帆的船,一往直前。四周是万籁俱寂的黑夜,潮湿的夜空静静笼罩着这座城市。他的心中却一片光明,别人听不见乐音,在他的房间里所有的音乐声都在齐鸣。

这个人着魔一般投入创作,不知道时间和钟点,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他完全生活在一个只用旋律和节怕器来计量时间的环境里。他的身心完全被从心灵深处涌出来的奔腾激流席卷而去。神圣的激流愈湍急,愈奔放,作品也愈渐尾声。他被囚禁在自己的心灵中,只是踩着有节拍的步伐。不久前还是贫乏枯燥的言辞现在已成了生气勃勃,永不凋谢的声音。

宽敞的大厅显得阴暗、寒冷、潮湿。但是,一件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当宛若激流奔腾的多声部合唱刚刚转入低鸣,坐在长椅上七零八落的人就不由自主地聚拢在一起,渐渐形成他们每一个人都从未听到过如此雄浑有力的音乐。他们仿佛觉得,如果单独一个人听,简直无法承受这千钧之势;如此强有力的音乐会把他冲走、拽跑。他们愈来愈紧地挤在一起,好像要用一颗心听,恰似一群聚集在教堂里的虔诚教徒,要从这气势磅礴的混声合唱中获取信心。那交织着各种声音的合唱不时变换着形式。在这粗犷、猛烈的强大力量面前,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的脆弱,然而他们却愿意被这种力量攫住并带走。一阵阵欢乐的情感向他们所有的人袭来,好像传遍一个人的全身似的。

闸门已经打开,声乐的激流又年复一年地奔腾不息,再也没有什么能使亨德尔屈服,再也没有什么能把这位复活了的人重新压下去。他抵住了一切逆风恶浪。

1759年4月6日,七十四岁的亨德尔身染重病,双目失明,硕大的身体一动不动地躺着,但正如一个空的贝壳能发出大海怒涛的声音一样,那听不见的音乐声还在他的心底轰鸣,这音乐比他以前听到过的所有音乐都更悦耳,更奇异。音乐的滚滚波浪缓慢地从这精力殆尽的躯体中带走灵魂,把它高高举起,送入飘渺的世界。汹涌奔流的音乐永远回荡在永恒的宇宙。

——茨威格的作品充满想象力。把非具体的情绪渲染的真切可感,贴近读者。语言千折百回,淋漓尽致,重注音节的和谐。原本是是简单的记载,到了茨威格手中立刻铺展成一副巨大的富有情感的画卷。形象,更形象,这就是茨威格。茨威格的写作有画面意识,前后的铺开与缀连过渡自然,描写饱满,句式多变化。是学习写作的良好范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