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劳动局投诉公司会不会有什么后果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去劳动局投诉是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利益的,劳动者去劳动局投诉不会有什么后果的。

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监察以日常巡视检查、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以及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

对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应急预案,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8

根据实际情况公司会有一定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九条 对劳动规章违法的处罚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 违法延长工时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侵权处理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九十二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保规定的处罚

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

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三条 违章事故处罚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四条 非法招用未成年工处罚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九十五条 侵害女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六条 人身侵权处罚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第九十七条 无效合同损害责任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八条 违法解除和拖延订立合同损害赔偿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九条 招用未解除合同者损害赔偿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一百条 不缴纳保险费处理

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第一百零一条 妨碍检查公务处罚

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 违法解除合同和违反保密事项损害赔偿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零三条 渎职处罚

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一百零四条 挪用社保基金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五条 处罚竞合处理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已规定处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扩展资料:

小林自2010年开始就在昆明的一家机械厂工作,前段时间因为工作琐事和同事发生争执,小林在冲动之下打了同事几拳,但对方并未受伤。

第二天,单位以小林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并造成恶劣影响为由,对小林处以1000元罚款并予以开除。

小林觉得疑惑,单位因为这样的事对员工罚款真的合法吗?

据昆明市劳动监察支队介绍,其实法律并未赋予用人单位经济处罚权。

最终,小林的原单位处罚并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需退还小林的1000元罚款,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据了解,不少用人单位为了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都会在规章中列明多项经济处罚条款。

但是,现行的《劳动法》并未赋予用人单位经济处罚权,所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中的经济处罚条款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无效。

不过用人单位也有方法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没有了经济处罚权,但现行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并未排斥用人单位通过与经济挂钩的方式行使管理权。

用人单位可以运用基础工资加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方式,将其对劳动纪律、工作质量、安全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纳入绩效考核。另外,如果劳动者的违规行为确实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用人单位仍然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员工犯错 企业不能私自罚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