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坂坡赵云势不可当,为何凤鸣山之战赵云被困卸甲而坐?最后是谁救了赵云?

如题所述

事实上,三国演义中导致赵云陷入凤鸣山劫难的人是诸葛亮,而帮助赵云逃过此劫难的背后功臣也是诸葛亮,可以说,整件事情是成也诸葛亮,败也诸葛亮!

诸葛亮的怀疑导致赵云陷入危难

演义中,赵云原本是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很少看到他有非常窘迫的时候,即便是长坂坡如此险境,赵云仍然是势不可挡,如入无人之境。然而在凤鸣山一战,赵云却陷入重围,无法冲出,最终只能卸甲而坐,发出我将死于此地的悲叹,可谓把一代名将的英雄迟暮演绎的淋漓尽致!

原文:却才卸甲而坐,月光方出,忽四下火光冲天,鼓声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杀到,皆叫曰:“赵云早降!”云急上马迎敌。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云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从当时的情况可以看到,赵云是真的陷入了绝境,如果没有外部救援,赵云最终肯定是无法冲出来的,只能战死于乱军之中!那么赵云为何会陷入如此险境呢?

从表面上来看,赵云之所以陷入重围,乃是因为他中了夏侯楙的计谋,赵云技不如人!但事实上,赵云之所以身陷重围乃是因为想在诸葛亮面前证明自己!

当时诸葛亮派赵云和邓芝进兵凤鸣山,正好碰到了夏侯楙的先锋韩德。韩德原本是西凉大将,此时投降了夏侯楙,被派来打头阵,当碰到赵云时,韩德其实是一点也不惧怕的,虽然赵云勇武的名声早已传遍了天下,但此时赵云已然年老了,而韩德本就有万夫不当之勇,所以他根本不惧,直接让手下四子前去挑战赵云!韩德的算盘打得非常好,摆明了就是欺负赵云年老,结果赵云的武力并不比当年差多少,交战不久,韩德的四个儿子就几乎全部命丧于赵云之手!

韩德的长子韩瑛率先发动了对赵云的进攻,结果三回合不到,韩瑛就被赵云刺于马下了,可见两人的武功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韩瑛死后,韩德次子韩瑶又纵马来战,结果没打多久,韩瑶就显出了颓势,于是韩德的三子韩琼又挺着方天画戟前来夹攻赵云。韩琼使用的武器乃是方天画戟,貌似他的功夫很不错,因为当年的吕布也是使用的方天画戟,不过事实上,韩琼并没有吕布的那种战斗力,即便他加入了围攻赵云的战团,仍然没能击败赵云。

眼见两位兄长合力都拿不下赵云,韩德的四子韩琪也冲了上来,一起围攻赵云,想要复制当年“三英战吕布”的盛况。

原文: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云不下,也纵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赵云。云在中央独战三将。

很明显,赵云并非吕布,而韩德三子也并非刘关张,最终的战果是韩琪率先被赵云刺落战马,之后韩琼被赵云射死,韩瑶则被生擒,三人败得可谓是非常惨!就这样,韩德四子全部命丧于赵云之手,而面对武力强悍的赵云,韩德也失了方寸,只能无奈撤退,前去找夏侯楙搬救兵。

得知韩德四子被赵云一人斩杀后,夏侯楙其实并不以为然,他是知道赵云的长坂坡之威的,但是他根本不相信此时的赵云还有此能耐,所以他直接带着大军前去挑衅赵云了,打算跟赵云硬碰硬。结果赵云轻松斩杀韩德的表现,直接给了夏侯楙当头一棒,使得夏侯楙相信那个可怕的事实,赵云之威不减当年!

原文:战不三合,枪起处,刺死韩德于马下,急拨马直取夏侯楙。楙慌忙闪入本阵。

这一次正面碰撞,赵云再一次大展神威,成功击败了夏侯楙大军。而夏侯楙在逃走后,也心有余悸,不知道该如何击败赵云,于是手下参军程武给他提了一个诱敌深入的计谋!

原文:参军程武,乃程昱之子也,进言曰:“某料赵云有勇无谋,不足为虑。来日都督再引兵出,先伏两军于左右;都督临阵先退,诱赵云到伏兵处;都督却登山指挥四面军马,重叠围住,云可擒矣。”楙从其言。

程武的这个计谋很简单,就是正面假装溃败,将赵云引入伏击圈,然后群起攻之。可以说,程武的这个计谋算不上有多厉害,毕竟连我们普通人都能看穿这种计谋,赵云身经百战,怎么可能不知道?况且程武说赵云乃是有勇无谋之辈,很明显这是瞎说!要知道赵云在攻略荆州、益州、汉中之间,军事表现可是非常突出的。

就拿汉水之战来说,当时面对曹操大军的追击,众人都认为应该关闭寨门,全力阻挡,然而赵云却力排众议,大开寨门,摆出了“空城计”,直接把一向睿智的曹操给忽悠得不敢进攻了,最终大败曹操。就赵云的这种军事表现,怎么能说他是有勇无谋呢?那么既然赵云乃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名将,他又为何会中了程武这么简单的计谋呢?为何会陷入凤鸣山险境呢?

事实上,赵云之所以会轻易中计陷入险境,“罪魁祸首”乃是诸葛亮!

原来诸葛亮最开始决定北伐人选时,并没有想要重要赵云,这引起了赵云的极大不满,让赵云误以为诸葛亮看不起他,认为他年老不中用了。当年黄忠就因为年老,被蜀汉众人看不起,赵云这等猛将,怎么能允许别人这么看不起他呢?所以他坚持要出战,要立下功劳让诸葛亮刮目相看!事实上,诸葛亮根本就没有看不起赵云的想法,他跟赵云也认识这么多年了,知道赵云的勇猛和智谋,他之所以不安排赵云上一线战场,主要是因为五虎上将就剩赵云一个了,赵云要是有个好歹,对蜀汉众人的心理打击太大了!

原文:孔明曰:“吾自平南回都,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为折一臂也。今将军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

可以说,诸葛亮乃是一片好心,可他却好心办坏事了!因为作为一个武将,最高的荣耀其实是沙场建功,而不是蜗居后方!赵云可不怕死,他怕的是诸葛亮嫌弃他老了没用了,不能再为蜀汉建功了。这一点,从击败韩德后赵云说的一番话可以看出来。

原文:云曰:“丞相以吾年迈,不肯见用,吾故聊以自表耳。”遂差人解韩瑶,申报捷书,以达孔明。

可以看到,赵云对于诸葛亮不愿意重用他一直是心有芥蒂的,他想以功绩证明自己并没有老而无用!当夏侯楙摆出诱敌深入的计谋后,邓芝察觉出了事情的不对劲,劝谏赵云不要动手,但是赵云仍然选择了进攻,这并不是赵云没有看出不对劲,而是他不得不这么做!

原文:赵云、邓芝出迎。芝在马上谓赵云曰:“昨夜魏兵大败而走,今日复来,必有诈也。老将军防之。”子龙曰:“量此乳臭小儿,何足道哉!吾今日必当擒之!”便跃马而出。

连邓芝这个副将都看出了不对劲,赵云一世名将,他能看不出夏侯楙的这等计谋?非也!赵云知道事情不对劲,但是他不得不进攻,因为他必须要击败夏侯楙,要以此战功来向诸葛亮证明,他赵云还没有老,还能够上阵打仗,还能够为蜀汉建功!从这个角度来说,赵云之所以不顾现实情况,贸然追击夏侯楙,最终陷入凤鸣山险境,其实都是因为诸葛亮质疑赵云年老,害怕赵云在战场出现闪失,虽然这是好心,但在赵云看来,这却是一种耻辱!

赵云逃过一劫的背后功臣

所谓成也诸葛亮,败也诸葛亮!使赵云陷入险境的是诸葛亮,而将赵云救出凤鸣山的人也是诸葛亮。至于诸葛亮为何会知道赵云身陷险境,会派人前来救援,其原因还是他对赵云的关心与担忧!

原文:云视之,乃张苞也。苞见了赵云,言曰:丞相恐老将军有夫,特遣某引五千兵接应……云视之,乃关兴也。兴曰:奉丞相之命,恐老将军有失,特引五千兵前来接应……

结语

综合来看,三国演义中卸甲而坐的赵云,能在凤鸣山逃过一劫,其背后的功臣是诸葛亮!是诸葛亮担心老兄弟的安全,不愿意老兄弟战死沙场,所以偷偷的派张苞和关兴统兵支援赵云,以防不测。可以说,要是没有诸葛亮的这份安排,赵云很可能会阵亡于凤鸣山,留下一世遗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9

长坂坡之战时,刘备被吓得抛妻弃子,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曹营,如入无人之境,真可谓势不可当。可到了凤鸣山之战时,虽说赵云仍然可以单挑韩德一家五口,但在被围后,认命的叹息说:“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要不是诸葛亮派张苞和关兴二人救援,一代名将赵云,很有可能交代在那。

那么此情此景和当年长坂坡很类似,为何赵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转变呢?

其实这两场战争形势完全不同,赵云本身也不同了。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三国早期,那个时候的刘备虽然有了一定的实力,但经常被撵得到处跑,两个像样的根据地都没有,可一群人精气神很好。

尤其是赵云,年轻气盛,当然了,实力也不俗。但如果是正常情况,他完全没有必要冒险,因为他并没有被围,也不是为了逃命。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刘备。

当时刘备逃跑的时候,把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丢了,赵云这么做是为了寻找刘备妻小,可见其是一心为主,最通过血战,把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以及幼子刘禅救了出来。

客观说还有一点,曹操惜才,他希望能够生擒赵云,所以手底下在交战时自然是要吃亏的。这也给了赵云机会。

但是到了凤鸣山之战情形就不同了。

这个时候的赵云已经花甲之年了,岁月不饶人。五虎上将就生下他一个人了,可见这个时候也到了这一代人要谢幕的时候了。

本身他出征的时候,诸葛亮就不乐意,老将还是要保护的嘛,再说了年纪大了是否能够承担如此重任真的不好说。可赵云不服老,坚持率军出征了。

可这一次不同了,地方是铁了心的要置赵云于死地,一次次的冲锋早已让赵云疲惫不堪了。而且他还中了计,在他看来,很难逃出来了。

就像一个人突然没有了动力,精气神儿一下子就被掏空了一样,赵云本身就有放弃的心了。如果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提前安排了后手,这件事的结果还未可知。

第2个回答  2021-12-04

长坂坡一战,赵子龙单人单骑,怀中绑着阿斗,在五千曹军的阵营中一路冲杀,无人可挡,不仅砍断曹营两面大旗,夺取三条槊以及曹操的青釭剑,而且斩杀五十多员曹营将领,就连曹操也称赞赵云是: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凤鸣山一战,赵云为了向世人证明他宝刀未老,还能再战,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出战西凉名将韩德一门五将,凭一己之力,赵云诛杀韩德一门五将,不到三个回合刺死韩瑛,一箭射死韩琼,数个回合生擒韩瑶,数个回合刺死韩琪,不到三个回合就刺死韩德。

魏将夏侯楙见无法力敌,只能智取,听取了程昱之子程武的谋略,以诱敌深入之计,让魏将佯装失败,引诱赵云追击,然后数万大军把赵云包围起来,夏侯楙站在高处指挥,八员魏将围攻赵云,赵云从早上杀到晚上,仍然无法突围。

赵云想要攻打山上指挥的夏侯楙,也被山上滚落的擂木炮石打退,七十高龄的赵云体力不支,到了晚上就卸下盔甲,准备休息一晚,明天再战,结果魏军的进攻让其不能休息,这一次可能是赵云一生中唯一一次绝望,赵云曾经仰天长叹道: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为何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勇不可挡,却在凤鸣山之战中卸甲而坐,甚至绝望地喊道自己会死于此地呢?赵云的勇猛善战去了哪里?

长坂坡赵云脱身有三个理由,凤鸣山赵云不能脱身也有三个理由,先说长坂坡之战赵云勇不可挡的三个理由:

1、赵云武力正处于巅峰期。

如果凤鸣山之战赵云是七十多岁的话,那长坂坡之战赵云就只有五十多岁,虽然已经不年轻了,但是赵云的武力正处于巅峰期,赵云首次出战是在盤和之战,五六十回合战平了文丑,文丑的武艺是河北第二,三国前十。

在穰山之战时,赵云三十回合战平了许褚,然后于禁、李典联手许褚三人围攻赵云,赵云全身而退,毫发无损,同时赵云一个回合刺死高览,而高览可是战平过许褚的将领,同时也是河北排名前四的将领之一。

赵云还曾30回合大败张郃,这完全是实力地体现,一直到长坂坡之战时,赵云武力逐渐走向高峰,长坂坡之战,五千多曹军围攻赵云一人,赵云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还杀死曹营将领五十多人,这个战绩只怕是吕布也无法达到。

赵云的性格是忠勇、无畏,对刘备极其忠心,在长坂坡之战,赵云完全不顾自身安危,一心只想着把阿斗救出去,所以面对五千曹军,无畏无惧,死战不退,勇往直前,将挡杀将,兵挡诛兵,无人可挡,再加上武艺的高强,所以冲了出来。

2、托阿斗的福。

三国演义中明确记载了赵云冲出重围也有阿斗的功能,在冲杀过程中,赵云与张郃交手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赵云不想跟张颌纠缠,以赵云的武艺,三十回合必然打败张颌,但是两人交手十个回合,赵云就不想恋战,而且离开。

然后张郃追赶,赵云一不小心掉落土坑之中,张颌正准备挺枪来刺赵云,这个时候然后一道红光闪现,赵云骑的马忽然从坑中凭空一跃,直接跃出土坑,三国演义为此还写了一首诗来说明此事:

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

这说的就是阿斗显灵,救了赵云,虽然这事带了神话色彩,不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三国演义就是这么写的,因为三国演义是小说,不必计较真实性,所以赵云能冲出重围也有阿斗显灵的原因。

3、曹操的命令客观上促成了赵云的逃脱

当曹操在高处发现赵云的武艺如此高强时,对赵云赞不绝口,想把赵云收入自己麾下,还专门派出曹洪去问姓名,还对手下发出一个命令: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曹操想生擒赵云,可是整个三国演义中能生擒赵云的人还没有,哪怕是吕布也不行,更不用说曹营诸将了,曹营武艺最顶尖的将领,赵云一个人可以对付三个,所以当曹操的命令下达后,曹营诸将不敢用暗箭伤害赵云,而武艺上又打不过赵云,只能看着赵云逃脱了,所以说曹操的命令客观上促成了赵云的逃脱。

凤鸣山赵云不能脱身也有三个理由:

1、赵云七十高龄了,体力跟不上,武力也有所衰退。

人生七十古来稀,武艺再强大的将领也无法缓解衰老所带来的武艺、体力的下降,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黄忠武艺高强吧,六七十岁还能战平关羽,按说年轻时的武艺绝对不低,但是依然架不住年龄太大,仅仅中了一箭,就失血过多而死。

赵云同样如此,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而且凤鸣山一战从早上打到晚上,哪怕是年轮的将领遇到这样的战争强度,只怕体力也跟不上了,赵云打了一仗,所以到晚上累了,把盔甲卸下坐着休息,而当曹军再次攻来时,赵云已经处于绝望之中了,体力不支,再加上被包围,所以无法脱身了。

2、赵云极力向诸葛亮证明自己不老,还能上战场打仗,同时还轻敌了

诸葛亮北伐时,认为赵云年龄大了,不太敢让赵云上前线,而且赵云是硕果仅存的五虎上将之一,诸葛亮也有意保护,但赵云不这么想,越是上了年龄的人,越是怕别人说他老,就越是想用战绩来证明自己。

赵云的这个表现与老年黄忠简直是一模一样,都急于证明自己老当益壮,实际上也证明了,赵云首战夏侯楙就斩杀韩德一门五将,大败曹军,再加上曹军之中没有啥名将,这让赵云生了轻敌之心,所以当夏侯楙再次战赵云施展诈败诱敌之计时,赵云理所当然地轻敌了,中了敌人的计谋,当然逃脱不了。

3、凤鸣山之战赵云中了计谋。

长坂坡之战赵云可没有轻敌,也没有中曹军的计谋,完全靠武力冲杀一条血路,凤鸣山之战赵云中了夏侯楙的计谋,已经被团团包围,魏军知道赵云武艺高强,就不跟他单挑,而是采用围殴的方法,双拳难敌四手,夏侯楙找了8个将领轮流围殴赵云,赵云即使武艺再高强,也无法冲出重重包围。

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狗欺,用这话来形容赵云当时的处境再好不过,长坂之战赵云是一个人面对五千曹军,凤鸣山之战赵云、邓芝带领一千多人面对夏侯楙的8万大军,差距巨大,尤其是中了对方的计谋,对方不可能让你有逃身的机会,计谋本身就是计划好的。

即使是吕布,也有濮阳之战的失败,关羽也有土山之战的失败,张飞还有大意失徐州的失败,这都是中了敌人计谋,无法避免失败,所以凤鸣山之战,赵云光靠自己也是无法脱身的,只能外部有人救援才能脱身。

诸葛亮早就在暗中观察到这一切,当赵云被困在凤鸣山时,诸葛亮派出了张苞和关兴前来救援,关兴一刀斩了董禧,张苞则杀了薛则,两将各自率领一支军队冲击魏军,再加上赵云、邓芝的反攻,夏侯楙大败而逃,夏侯楙本来就是无勇无谋的人,只因为他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惇的儿子,才得以指挥大军。

虽然直接救援赵云的是张苞与关兴二将,但真正救援赵云的功臣却是诸葛亮,诸葛亮谋划了这一切,命令张苞与关兴救援赵云的

第3个回答  2021-12-07
因为当时赵云已经七十多岁,没有年轻时的年少轻狂。最后关兴和张苞救了赵云。
第4个回答  2021-12-07
因为凤鸣山之战中,赵云被其他的人包围了,并且赵云的年纪比较大,没有了任何的能力,所以只能卸甲而坐。在小说的描述中是阿斗显灵救了赵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