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不得在非假日向未成年人提供,脚本需备案,为什么?

如题所述

因为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


《通知》规定,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

根据通知要求,各地管理部门对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开展相关的市场内容安全、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生产等检查,针对适龄提醒的环节查得比较严格,剧本娱乐经营场所需要注意:

划出年龄范围、制定提示标识,明确标识放置场景。

制定“12+”“18+”二类标识图片,根据店内客户实际情况,从消费者的年龄、成长规律、娱乐方式以及心理需求,明确二类标识分别对应的具体内容,并于经营场所内显著位置、剧本脚本上、宣传视频、海报等其他宣传场景中展示给顾客。

  

目前可以粘贴适龄提醒的剧本有:

1、通过内容自审备案公示的剧本,填写方式:

第一行:自审备案号:XXXXX  

第二行:复审机构: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   

第三行:适龄:XX+  适龄评测机构: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

2、未通过内容自审备案公示的剧本,门店向相关工作室提出内容自审及适龄建议的要求,填写方式为:

待创作机构提供内容安全及适龄评测(根据管理部门通知要求,剧本内容未自审,未进行适龄评测会产生较大风险)

3、未通过内容自审的剧本,工作室有意愿协助门店申请备案的,可让发行添加下面微信二维码,对往期内容进行提交备案,备案后,可按照第1种方式添加相关信息。

4、发行已经联系不上或无法提供适龄提醒的,不可私自粘贴适龄提醒标签。

注意:为保证政策过渡期后的合规经营,新采购剧本都需要询问发行提供自审备案信息。

     推理大师往期发行的剧本,均已通过剧本自审备案,可放心使用。

门店门口需要张贴“未成年人工作日内禁止进入”的提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9

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首次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

通知明确,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依法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登记为“剧本娱乐活动”。经营场所地址以及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名称、作者、简介、适龄范围等信息实行告知性备案。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专门提出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求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应当在显着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明确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

此外,通知严格内容管理,鼓励场所使用弘扬主镟律、传播正能量的剧本脚本,要求对剧本脚本以及表演、场景、道具、服饰等进行内容自审,剧本娱乐活动不得含有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通知设置了政策过渡期,引导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利用一年的政策过渡期,开展自查自纠、实现合规化经营。

剧本娱乐行业快速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是内容层面的合规问题,主要体现在内容健康层面,比如商家为吸引年轻人推出色情、暴力等方面的脚本情节。另一方面就是盗版问题,这是剧本娱乐行业普遍头疼的话题,如果继续野蛮发展必然扼杀创新。剧本杀脚本中色情、暴力、灵异等不良内容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内容三俗是泛娱乐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阶段。“为了吸引用户(流量),通过黄暴的内容来形成感官刺激,同时掩盖剧本自身设定上的相对粗糙和漏洞。”建议剧本杀市场由于社交属性和人群聚集属性,在行业加强自律的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全方位介入监管。

第2个回答  2022-06-29
这是因为现在很多剧本杀的剧本内容过于血腥,而且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育的剧本,未成年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没有成型,也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所以很可能他们会效仿剧本杀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对于孩子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发育是非常不好的。
第3个回答  2022-06-29
是由于剧本杀这种东西包含着很多案件,所以需要备案,不能够轻易给未成年人提供。
第4个回答  2022-06-29
因为类似于密室逃脱和剧本杀这种消费者扮演角色的剧本,他们会有一些不良内容,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安全隐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