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语言文字有三个特质,一是独体单音,二是单音四声,三是一字多音。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9


中国语言文字有三个特质,一是独体单音,二是单音四声,三是一字多音。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第2个回答  2022-12-23

1、具有独体单音的特点即一个字有且只有一个空间并占一个音节,所以中国自古就有韵对、对偶,形成整体的句式和诵读节奏的美感。因而便有了中国的古诗,即使是在古文中也离不开对仗工整。

2、具有单音四声的特点,即在古代就是平上去入,在现代就是阴阳上去四个音调。在英语里,单词有重音,句子有升降调,这些在汉语中也有,但汉语的音调是英语中所没有的。

3、具有一字多音的特点,即多音字,一个字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几种事物或意思。因而汉字虽然比英语单词少,但是汉字所表达的意境更开阔。一方面,一个字可以不同的意思;另一方面,同一个意思能用不同的字词来表达。

4、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分为汉语和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

属于藏缅语族的有藏、嘉戎、门巴、仓拉、珞巴、羌、普米、独龙、景颇、彝、僳僳、哈尼、拉祜、白、纳西、基诺、怒苏、阿侬、柔若、土家、载瓦、阿昌等语言。

属于苗瑶语族的有苗、布努、勉、畲等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有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拉珈、黎、仡佬等语言。阿尔泰语系分为蒙古、突厥、满-通古斯三个语族。

扩展资料

中国最早的文字可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甲骨文”(不过这是个现代词汇)。些许零星分散的陶器标记和其他人造器皿上的符号可以追溯到三千到四千年前,不过它们构不成可以记录一种句法清晰的语言的书写体系,而且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后来中国文字有什么关联。

这样,基于现存记录,中国的书写体系首先出现于将近两千年前,比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二者都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明显略先于埃及)要晚。

一、汉字看起来是在一夜之间羽翼丰满,没有经历过长期的逐渐演化过程,而在西南亚,文字产生中的这些演化有案可稽;

二、汉字被证明是紧接着炼铜术产生的,并和马车的出现几乎同时,而考古学家和科学史专家已经确认炼铜术和马车都源出于西亚;

三、中国文字体系的特性(基本上是具有语义量词和听觉元素的语素音节,同时也包括象形成分和表意成分等等);

四、许多学者多次独立发现最早汉字的一些字符群在视觉上和对应的西亚字符群很相像(在中国用于计数和历法的二十二个天干地支,可比之于在它之前的腓尼基人和乌干特人呈现各种变体的二十二个字母。

并且就人所知的三千多年前它们的发音而言,它们似乎有共同的语音对应(这不必然需要黎凡特地区和中国之间有直接联系,而是某种间接传播,或者刺激物最早产生于东西方之间的某地,同时向两个方向传播);

五、大量个体汉字在形状上、意思上以及有时甚至发音上很像其西亚对应字;

六、已经高度发展的汉字在最初的几百年间只服务于一种高度专门化的用途(王朝卜筮的记录),而在接下来的几百年中又用于另一个高度专门化的用途(贵族青铜钟鼎上的铭文),这暗示着汉字为贵族或者神职人员及其后继者这一小团体所垄断,他们小心翼翼地护卫着自己书写汉字的技能。

以上没有哪个单独证据能够充分质疑汉字的本土原生性,但是这些证据加在一起就足以说明,不能轻易打消外来影响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语言文字

第3个回答  2022-05-26



中国语言文字有三个特质,一是独体单音,二是单音四声,三是一字多音。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