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中国高考报告蓝皮书》有没有参考价值啊?

如题所述

有一些参考价值。

“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

高考关注主干内容,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要求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扎实牢靠,只有根深方能叶茂。

综合性:高考强调融会贯通

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的、纵向的融会贯通。

以必备知识为例,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处于整个知识网络之中。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网络。

应用性:高考强调学以致用

高考命题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避免考试和生活学习脱节,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性:高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高考关注与创新相关度高的能力和素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

考查学生敏锐发觉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

考查学生进行新颖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

考查学生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0
这套书发挥的作用不太一样,蓝皮书的试题分析主要还是剖析高考命题策略以及考查要点的讲解,将高考改革的各项规则分析的细致入微,而《优化设计》则是偏重刷题训练,利用大量的做题,熟悉更多的题型和考法。
书本数量上来看,文科和理科都有5本必修书,而文科的选修是4本,理科的选修是5本,理科要比文科多学一本数学书。
从难易程度上来说,不管是平时的学习还是高考,文科的内容都比理科的略微简单一些。有的知识理科要求掌握,而文科只要求了解。就比如抛物线。文科不学的知识有:空间向量、微积分、数学归纳法、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随机变量从考试内容来看,高考文科数学高考没有理科全面,理科几乎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能涉及到,而文科有的部分不考。推荐一套高考备考资料《中国高考报告蓝皮书》,这是契合高考评价体系的一套高考备考资料,其中的高考蓝皮书的《试题分析》数学就分了文理科,非常详细
第2个回答  2021-03-10
这套书发挥的作用不太一样,蓝皮书的试题分析主要还是剖析高考命题策略以及考查要点的讲解,将高考改革的各项规则分析的细致入微,而《优化设计》则是偏重刷题训练,利用大量的做题,熟悉更多的题型和考法。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系列蓝皮书之一,该书系统解读高考政策、剖析高考要点、反映高考改革趋势,通过科学研究与政策分析,力图为社会提供一份权威、专业、前沿的高考改革研究报告,成为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应对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指南。

据悉,本次出版的高考蓝皮书围绕“招——考——教——学”整链条的深层运作机制,系统分析和深度阐释高考改革的政策导向、考试经验、教学变革、升学要求和社会影响,为高考的再设计、再出发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此次发布会同时还发布了《中国高考报告(学生/家长单行本)》(以下简称单行本),单行本由“政策解读”、“命题分析”及“升学指南”三个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内容构成。单行本的主要目标读者是全国2700万左右的高中学生、特别是近1000万的高三考生及家长,《中国高考报告》课题组希望通过单行本的发行,在考核要点、关键能力、志愿填报等方面给广大学生提供实用性的指导。

掌门1对1教育研究院作为在线教育领域唯一一家联合研究单位受邀出席。据悉,掌门1对1教育研究院以其多年从事学科教育及各地各学科教学研究的专业经验参与此次报告的联合研究。创始人兼CEO张翼成为《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

掌门1对1作为K12领域在线学科辅导机构,长期关注孩子教育问题,始终把前端教学与后端教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其在教研方面投入巨大,且坚持优化教研品质。教育团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是贯穿始终。去年,掌门教研院完成重大升级,旗下设置了本地化课程研究院、个性化教育研究院、在线素质教育研究院三个子研究院,从本地化教研、个性化适配和素质教育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深度挖掘,研发个性化的教学产品,提升孩子综合能力。掌门教研院的成员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教育资深专家,他们在教研领域深耕多年,有着丰富的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储备和教学实践经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10
蓝皮书可以说是高考评价体系出台之后,高考备考最有价值的资料了,原先的考试大纲取消了,高考命题的依据变成了高考评价体系,而蓝皮书既有对政策的解读分析,又用例题揭示了高考命题的考查点,还有对这一届高考的最新典题预测,简直太强大了
第4个回答  2021-03-11
蓝皮书可以说是高考评价体系出台之后,高考备考最有价值的资料了,原先的考试大纲取消了,高考命题的依据变成了高考评价体系,而蓝皮书既有对政策的解读分析,又用例题揭示了高考命题的考查点,还有对这一届高考的最新典题预测,简直太强大了

12月19日,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会上《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发布。本次发布会提供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详细解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这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一是全新的评价理念。对学生思维的考查远大于知识的考查,不仅考查知识的记忆、储存、理解,更考查知识的迁移,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贴近生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将成为新的评价理念,直接瞄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

二是独立的学科化操作,建立新的单科评价体系,根据学科特色,建立符合自身学科素养培育的评价体系。

三是标准化测量。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考试内容不再简单框定,高考评价体系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明确界定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和测量标准。

2019年11月底12月初,山东、海南等省市举行了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主要就是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指标来命制的,试题结构和内容等变化很大,向全国传递了一个信号,即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