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字的寓意和含义

如题所述

法的含义:表示法律、法度公平。

法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者,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一切规范的总称。2014年12月1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今揭晓, “法”被列年度国内字。该字形体上的演变也有简化和繁化、讹混三种情况。简化的情况又分两种:一是部件基本具备,而写法渐趋草率。

“法”所指的范围大,多侧重于法令、制度。“律”所指的范围小,多着重在具体的条文。所以“遵先王之法”不能说“遵先王之律”,变法不能说成“变律”。用作动词时“法”是效法、仿效,如“法先王”“法天地”;“律”是按一定的准则来要求,如“严于律己”。

刑法。(法律)像水一样平正,所以从水,“廌”是用来抵触不正直的一方的神兽,使不正直者离开它,所以从廌、去。

康熙字典:

〔古文〕佱、灋、《唐韵》方乏切。《集韵》《韵会》弗乏切,并翻入声。《尔雅·释诂》:法,常也。《释名》:法,逼也。逼而使有所限也。《礼·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注:法,八法也。

又制度也。《礼·曲礼》:谨修其法而审行之。

又礼法也。《孝经·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又刑法也。《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又象也。《文心雕龙·书记篇》:申宪述兵,则有律令法制。法者,象也。兵谋无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

又效法也。《易·系辞》:崇效天,卑法地。

又执法,星名。《史记·天官书注》:端门次东第一星为左执法,廷尉之象。端门西第一星为右执法,御史大夫之象。

又姓。《后汉·法雄传》:齐襄王法章之后。

又《韵补》叶敷弗切,音拂。扬子《太玄经》:阳气高县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则。

又叶芳未切,音废。欧阳修铭:奕奕明堂,万邦从祀,岂无臣工,为予执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2

法的含义:表示法律、法度公平。

法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者,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一切规范的总称。2014年12月1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今揭晓, “法”被列年度国内字。该字形体上的演变也有简化和繁化、讹混三种情况。简化的情况又分两种:一是部件基本具备,而写法渐趋草率。

“法”所指的范围大,多侧重于法令、制度。“律”所指的范围小,多着重在具体的条文。所以“遵先王之法”不能说“遵先王之律”,变法不能说成“变律”。用作动词时“法”是效法、仿效,如“法先王”“法天地”;“律”是按一定的准则来要求,如“严于律己”。

刑法。(法律)像水一样平正,所以从水,“廌”是用来抵触不正直的一方的神兽,使不正直者离开它,所以从廌、去。

康熙字典:

〔古文〕佱、灋、《唐韵》方乏切。《集韵》《韵会》弗乏切,并翻入声。《尔雅·释诂》:法,常也。《释名》:法,逼也。逼而使有所限也。《礼·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注:法,八法也。

又制度也。《礼·曲礼》:谨修其法而审行之。

又礼法也。《孝经·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又刑法也。《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又象也。《文心雕龙·书记篇》:申宪述兵,则有律令法制。法者,象也。兵谋无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

又效法也。《易·系辞》:崇效天,卑法地。

又执法,星名。《史记·天官书注》:端门次东第一星为左执法,廷尉之象。端门西第一星为右执法,御史大夫之象。

又姓。《后汉·法雄传》:齐襄王法章之后。

又《韵补》叶敷弗切,音拂。扬子《太玄经》:阳气高县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则。

又叶芳未切,音废。欧阳修铭:奕奕明堂,万邦从祀,岂无臣工,为予执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