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巴西会成为超级大国吗?

如题所述

巴西大部分领土不位于南锥体地区。相反,巴西850万平方公里面积中大致有三分之一是大面积的丛林,其中最棘手的部分位于亚马孙河流域。尽管那里有许多开采矿产的机会,但由于基建代价高昂让人望而却步。

亚马孙流域南部有一个独特地区叫塞拉多(cerrado),这是一片广阔的热带稀树草原地区,土壤酸性很高。不过,与丛林地区相比,这里的湿热程度有所缓解,所以塞拉多能够通过强权发展经济。然而,代价巨大。除了要克服大量的基建困难——塞拉多缺少通航河流——这片土地还必须经过完全改造才能使用:清理、平整、变肥沃,付出大量劳力才将其改造得适宜种植传统农作物。还有就是距离问题。塞拉多地处内陆,所以往这运送任何补给或往外运送农产品都运费高昂。巴西过去三代人基本都在参与这种宏伟工程。

幸运的是,并非所有的巴西领土都如此难以开发。巴西大约有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传统意义的可耕地。尽管这只占巴西领土的7%,但这片可耕地面积却相当于得克萨斯州或法国的面积。这部分土地都位于巴西南部。但是大部分都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巴西的核心区只占了这片可耕地的四分之一,相当于突尼斯的大小,位于热带地区边缘,一直绵延至温带南锥体地区。这部分地区在早期殖民时代就是巴西的传统定居点,也是巴西存在三百多年来人口集中所在地。正因为如此,此处地形几乎对巴西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理解该地地形及其演化有利于理解未来几年巴西发展成大国的动力是什么——阻碍是什么。

这块巴西核心区有两大明显特点。首先,气候是亚热带气候,所以该地发展遇到的困难小于前面提到的热带区。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巴西内部是个隆升高原——叫巴西地盾——紧邻大西洋海岸,几乎巴西的全部东南陆地边界。从地盾到大西洋地势骤降,从大西洋远看,好像铜墙铁壁屹立在海岸——形成巴西沿海城市引人注目的背景。这堵铜墙铁壁被称作大峭壁(Grand Escarpment),巴西核心区的大多数城市——里约热内卢、维多利亚、桑托斯和阿雷格里港——都位于大峭壁与海洋之间的孤立、平坦的小块地带。

这种孤立地形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建成“规模经济”。标准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城市围绕某种核心经济优势建立,典型情况是河流通航终点(一定吨位货轮能最远到达的内陆地点),或是一个港口,又或是一个其它运输交叉点。随后城市可以以此扩展,主要是沿着运输通道发展,因为运输通道通往何方,意味着那里存在更大的经济机会和低廉的经济成本。只要沿线土地还算平坦,城市就能一直以较低成本延展下去。附近城市会逐渐合并,相互间共享劳动力、资本、基础设施和服务。由于协同效应,规模经济激增,这种大都市会逐渐创造更多资本和技术工人。

大都市——诸如纽约、洛杉矶、伦敦、巴黎、东京、布宜诺斯艾利斯、伊斯坦布尔和上海——构成了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这种“标准”发展模式在全世界被复制。最初的美国模式是美国东海岸从华盛顿到波士顿的巨大城市带,主要有巴尔的摩、费城、纽约、哈特福德和普罗维登斯。欧洲的类似城市群囊括了德国莱茵河谷的许多城市。这两个例子中,大小城市组合为城市/郊区群,共享资源互相支持。所有案例共同特点是城市扩展依靠的土地。

这种土地恰好是巴西核心区所缺乏的。在整个巴西南海岸,大峭壁直插入海洋。所以巴西城市被迫建立在大峭壁没有延伸至海洋的相对平坦的几个小块孤地上。缺乏海岸平原意味着主要城市间无法形成小城市。一个城市无法分享另一城市的基础设施成果,若想连通这些城市需要先爬上峭壁登上地盾,然后穿越地盾,再爬下峭壁到达另一城市,这种方式极端困难,并且糜费时间和工程。巴西没有能直接到达拉普拉塔河的通航河流,所以不得不四处筹资用于建设这个资本密集型工程。土地的根本局限性也拉高了成本,一开始就要注入巨资,增加了开发成本。孤立地形并不是能“逐渐摆脱”或“改变”的东西。地形是恒定的,这些城市就是不能互相整合——现代的、低成本城市无法建在悬崖边上。而且,由于巴西与外界沟通的主要城市都位于孤地上,所以这对巴西的发展能力造成了永恒限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3

首先,巴西制造业根本没亮点,虽然很多人对于“超级大国需要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标准不以为然。但不可否认的是,庞大的工业和制造业可以保证国内收入、国民就业和国防自主、高科技项目自主研发。从这个角度讲,巴西欠缺很多。

然后我们可以看一看农业。农业是社会的基石,发达国家没有一个是农业崩溃、农业雇工吃不上饭的,不然早崩溃了。美国机械化农业非常高科技,产出水平也不错,这也得益于美国的地形。从科技、资金和政策方面,巴西要追赶美国农业估计很困难了。

而地理上,巴西很倒霉。巴西主要的平原都是热带雨林。这种区域一旦砍伐,土壤肥力会迅速被丰沛的雨水冲走,难以长久经营。而且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本来就对环境伤害巨大。

人口稠密地区都在沿海,稍微往内陆看就都是山地和低矮的高原。从地理上,巴西很不适合一个大国。

个人觉得,还是等哪一年南美国家组成一个邦联进而统一为一个国家的时候才会有戏吧。当然啦,巴西和南美国家有一个别的大洲不具备的优点———几乎没绿绿。要是等绿绿摧毁了五常,那么巴西有可能雄起。毕竟绿绿的特点就是异教徒杀完了就内部分裂为两派继续杀。

第2个回答  2017-11-23

地理条件的限制。巴西北部是热带雨林,南部是亚热带内陆腹地,而整个安第斯山脉的存在,使得南美的地理条件变得十分妖孽,使得除了圣保罗州以外,巴西几乎找不到一块同时满足气候适宜人口聚集,广泛平原适用于大城市建设的地理区域,而圣保罗的问题就在于他恰恰不靠海,离南部河岸区又有明显的距离。而且没有真正意义上能够形成大港或者说形成如深圳,上海般同时具备天然良港条件和优良腹地的超级城市条件。而大部分港口城市里约热内卢、维多利亚、桑托斯和阿雷格里港——都位于大峭壁与海洋之间的孤立、平坦的小块地带。
而后发国家最可能形成的后发优势就是全国资源整合下的规模经济,而事实上,巴西由于港口区域问题严重,大量亚马逊河流域的土地不好开发,安第斯谷地是传统农产区,但是从西部到东部的跨线交通非常麻烦。所以造成以下结果:
(1)唯一能够承载规模经济的圣保罗州,由于附近没有如同天津一般的同时具备内陆腹地和优良港口,还可以作为人口集中区的传统副中心,于是整个圣保罗州的产业经济是很容易陷入瓶颈的。
(2)国境内无法进行很好的交通整合,中国的公路建设和铁路建设所带来的人口迁移,和沿岸城市的交通红利,以及投资红利是有目共睹的,甚至说长期而言中国的交通系统的展开由于东部大平原和中原地区的广袤,以及传统人口聚集,同时带来了投资红利和基础设施整合,以及城市经济发展,而且还带来了消费市场的整合。而巴西根本没办法做这件事情,整个北部丛林地貌开展交通整合根本不现实,而由于巴西城市由于地理条件“孤立化”严重,互相之间的交通整合成本极高,几乎都是亏本买卖。以至于,规模经济的桥头堡产业--运输业至今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以至于无法形成较好的规模经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