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有多少只脚?(例如:狗是四只)

一般是18对即36只

蜈蚣成体体长为11—14厘米,体宽0.5—1.1厘米。整个身体背腹稍扁,前后部宽度几乎相等,共有22个体节构成。头节和躯干的第一体节为深红褐色,其余体节背部为深暗绿色,近似黑色。腹面浅黄褐色。头端有触角一对,呈丝状。触角基部有单眼四对。头下面有一对巨大的颚肢,颚肢顶端有小孔,内通毒腺。躯干部有步足21对,深红色或浅黄褐色。最后一对特大,伸向后方,称尾足,其上有小棘。
蜈蚣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栖息于阴暗潮湿的杂草丛中、乱石堆下、朽木落叶和石块缝隙之下,不喜欢松土和朝南干燥的地方。白天蛰伏,黑晚觅食。分散活动。视觉迟钝,听觉灵敏。秋、冬气温低于15℃以下,蜈蚣的活动缓慢,并逐渐到完全蛰伏进入冬眠。冬眠期间不食不动,蛰伏在土、石下10—50厘米深处的向阳、避风处。惊蛰以后,向浅层移动。清明以后,当气温上升到15℃以上,才开始复苏活动。以昆虫的成虫、幼虫、蛹为食,也吃其他动物。注入毒液将猎物杀死,然后吃掉软嫩组织和汁液。进食后可十余天不再吃东西。
饲养管理:当养殖密度过大时,就随时会引起自相残杀的现象,但如果能提供足够的食物和饮水,保持环境安静,也可适当增加密度。特别是同一母体孵化出来的蜈蚣,二三十条卷曲在一起也能共居。
饲养的蜈蚣需要供给清洁饮水。在夏天,除放置饮水器具外,还应每天洒水,以补充水分的散失。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
温度的变化对娱蚣的活动影响极大,冬眠期间,只要保持10—20%的土壤湿度,0—10℃的温度,就能顺利越冬。气温20℃时,开始捕捉食物,随着气温的升高,活动加强,25—32℃之间是它生长发育的旺盛期。
交配一般在5—9月。雌性每年产一次卵,每次产卵20—60枚。由雌性抱卵孵化,孵化期为35—45天。幼体经过两次蜕皮,才能独立生活。以后每年蜕皮一次。寿命为5—6年。
蜈蚣是传统的重要,临床实践证明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用途很广。蜈蚣入药有熄风解痉、消肿解毒的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破伤风、抽搐、口眼歪斜、淋巴结结核、肿毒疮疡等。现在,蜈蚣作为药材消费量倍增,成为药业上较为紧缺的药材之一,因此人工养殖蜈蚣的产业也在迅猛发展。
饲养蜈蚣可用木屑板外加1.5厘米厚的板条钉合的木箱,大小以宽40厘米、长60厘米、高30厘米较便于搬动。箱口上面配置一个铁纱箱盖,箱内贴一层无毒的塑料薄膜。也可用现成的木箱代替,主要是必须注意防逃,以及避免木箱受潮变形。选四五十张瓦片,在瓦片的四角用水泥做上1.5厘米高的小垫脚,这样瓦片堆叠时就有1.5厘米的空隙,可供蜈蚣栖息。一只木箱配20块瓦片,以五片为一叠,放在木箱内。瓦片放入前,要用水洗干净,并吸足水分,以便给蜈蚣一个潮湿的环境。一段时间后,再更换一批瓦片,要勤洗勤换,保持清洁卫生。如果是五层瓦片结构的箱(池),饲养密度为:中蜈蚣每平方米200—300条,大蜈蚣为150—200条。
蜈蚣食性广,肉食为主,选择性小。但养殖蜈蚣饲料是一项主要的经济开支,应该因地制宜,开发饲料资源,降低成本,可在养蜈蚣的同时,饲养地鳖虫、蚯蚓等,供蜈蚣食用。蜈蚣的饲料要求新鲜,它拒绝吃变质的伺料。考虑到蜈蚣的捕捉能力不强,所以以喂死食为宜。可把食物切碎,最好呈糊伏,以免把食物拖散,造成浪费和不卫生。蜈蚣夜里行动,所以要在傍晚投食,晚间9时至凌晨1时是它主要摄食时间。投食时把食物放在固定的食物盘内,次日早上取出食盘,清除残食。蜈蚣饥饿时,一次可进食相当于自己体重的1/5—3/5的食物,一次饱餐后可停食半个月,但在大量密集饲养时,应每3—5天给食一欢。并要在实践中观察,以确定一个饲养池内的投喂量。
44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2
22对44只

蜈蚣成体体长为11—14厘米,体宽0.5—1.1厘米。整个身体背腹稍扁,前后部宽度几乎相等,共有22个体节构成。头节和躯干的第一体节为深红褐色,其余体节背部为深暗绿色,近似黑色。腹面浅黄褐色。头端有触角一对,呈丝状。触角基部有单眼四对。头下面有一对巨大的颚肢,颚肢顶端有小孔,内通毒腺。躯干部有步足21对,深红色或浅黄褐色。最后一对特大,伸向后方,称尾足,其上有小棘。
第2个回答  2006-12-02
蜈蚣,多足纲,大蜈蚣科。体扁长,躯干分21节,每节有足一对,共42只脚。头后一对称“颚足”,有发达的爪和毒腺;最末一对向后延伸呈尾状。
参考资料:《辞海》生物分册
第3个回答  2006-12-02
看上去辞海里的信息需要更新了。

蜈蚣脚的数量是不定的,而且不同种的也不一样(从上面给的不同答案就可以看出来没有定论)。一个研究说是15到191对之间,其他研究给的数字也不尽相同。通常见到的种类大约为15到25对之间。
第4个回答  2006-12-02
42只脚
相似回答